第 一七四章 交通
当然那种算是宏愿了,眼前最重要的还是发展好琼州,带领琼州群众过上吃的饱,穿的暖,这种共同富裕的日子。
至于钱财和权力,从短期来看是值得争取和努力获得的,从长期来看就是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也无法传承的东西。
因为没有哪个家族能永远昌盛,连王朝都会衰败,何况是家族,整个上年的历史,连孔家是不是正宗的都不敢保证,而别的家族早就消失在时间的长河之中了。
整个炎黄子孙经历了这么多的兴衰,为什么还能传承下来,不是因为家族,而是因为大家共同认可自己的身份。
总在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有人能站出来振臂一呼,必将应者云集,然后大家为了保护共同的家园,团结一致对外。
这才是保证传承的基础,需要整个国家的强大,为什么其他的文明古国都消失了?那么那些古国的贵族家族还在吗?
家族只是一时的,国家的强大才是一世的,家族即使衰败了,后代也能靠着劳动换取一点低保,不至于饿死。
还能保证传承的稳定,至少能保证后代在一个平稳安全的环境中,默默地积攒实力等待再次崛起的机会。
反过来就是家族显赫了,也只是一头待宰的肥猪,参考野猪皮入主中原,多少显赫一时的家族被屠戮。
就拿朱家的子孙来说,有多少被虐待后杀掉的,这个时候连子孙后代都没有了,还谈什么再度崛起?
所以一个人的气运和国家息息相关,国家强大了,哪怕你的气运再低,又能低到哪里去?照样比在那些战乱的国家生活的好百倍以上。
国将不国的话,你的气运再强,也只能保证一时的富贵,天天提心吊胆的过着朝不保夕的日子,具体参考汉奸,最后都被清算。
所以最大的自私就是无私,这样可以说很伟大,也可以说是自私,为了自己的后代能过得更好。
张云为什么一直在提高群众的生活水平,就是希望所有人习惯这样富裕的生活水平,要是哪天水平下降了,希望有人能站起来反抗。
因为从来没有指望过张家能千秋万代,只是希望自己的后代子孙哪怕落魄了,也可以靠着一份普通的工作养家糊口。
而且张家的落魄是可以预见的,张云的做法挡住了太多人的财路了,内陆的那些人恨不得张云立马死去。
然后好把张家现在所有的财富吞噬掉,要不然之前怎么会鼓动朝廷来对付张云,这么多先进的技术是所有势力渴望的。
所以张云才给琼州群众这么好的生活,争取治下民众得民心,这也是琼州不进入内陆的原因,也是琼州不使用内陆读书人的原因。
观看完水库工地以后,周国宁在黄光的安排下重新坐上火车,打道回府。
在火车上周国宁已经有点迫不及待的想要开始推广火车这种交通工具了,实在是运力太大了,而且造价成本也可以接受。
所以就了解一下现在琼州的包括铁路在内的交通修建情况,这是统一琼州之后,算是最大的工程了,也是官府最关注的事情。
要想富,先修路这是现在所有琼州人的共识了,要想经济再上一个台阶,除了对外掠夺之外,内功也要修炼好,而交通一定是最重要的条件之一。
远在秦朝时期,就开始修建高速公路了,那就是传说中的秦直道,在交通方面自然不能被秦朝打败不是。
从整个明朝来看,琼州是在交通方面花费最大的地区了,特别是最开始修建的普通水泥公路。
从开始的张家镇为中心,沿着张云的征服步伐路径,一直在修建道路,从来没有停过,现在一条环岛的普通水泥路,是联系整个琼州的大动脉。
也是觉得当初规划的这条普通的水泥路运力有限,才在这个基础上规划了一条铁路和高速公路的。
目前普通公路正在修建贯穿岛内的道路,因为岛内山区条件复杂,所以施工速度收到了很大的影响,只能慢慢的推进。
而新建的高速公路,沿着普通道路正在紧张的施工中,目前高速已经修到了儋州和崖州两个区,正在向万州延伸出来。
最后在万州接头,从而实现闭环的环岛高速,之所以进度这么快,也是因为安南和广南提供了大量的派遣工过来。
实行得是多段道路同时施工,加上又是沿着原有得普通道路施工,难度降低了很多了,而且车辆厂制造的主要工程机械都优先供应到这里了。
相比施工速度飞快的高速来说,铁路的施工速度就有点不及预期了,因为没有经过验证,加上没有施工经验。..
导致速度不及预期,不过随着这次的火车试运行,知道火车的庞大运力以后,肯定会加快铁路的修建速度。
铁路的修建成本比高速低很多,单位运输费用也比汽车低很多,这种种优点之下,铁路的大爆发即将到来。
再过个两三年的时间,整个琼州的道路规划将会全部完工,到时候琼州将会拥有一个巨大的经济杠杆——便捷的交通。
这种在交通方面的大规模投入,让一些的粤省官员看不懂,在他们看来只要当地风调雨顺,庄稼丰收农民安家乐业就行了。
花这么多钱搞这些交通道路,搞什么奇Yin技巧开工厂,特别是那种离经叛道的教育,都把淳朴的人心给搞散了。
还不如把钱给花在水利和开荒上,这样才能种更多的田,养的起更多的人,也能让治下更加繁荣。
还想让琼州放弃全民教育,还说什么“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话,大概意思是:对于老百姓,只能使他们按照我们的意志去做,不能使他们懂得为什么要这样做。
对于这种说法琼州向来是嗤之以鼻的,也不和人辩解和争论,就是老老实实的埋头苦干,发展自己。
他们不在乎经济的发展,也不在乎治下民众日子过的如何艰难,他们只在乎他们的花天酒地和吟诗作对。
认为这才是读书人应该做的事,而不是读了书之后去做工人,去做匠人,私底下还把琼州称为是一个流放的贱籍之地。
他们不知道基建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他们也不知道因为基建让多少之前在饥寒线挣扎的农民实现了温饱。
这么多的工程,虽然在一些危险性大的地方用了派遣工,用工最多的还是琼州群众,他们靠着基建养活了家人。
而接下来大规模开工的铁路修建,更是用工大户,很多的工作都需要人来参与,比如放置枕木,平整碎石等工作。
等最后经过学习转为合格的产业工人以后,那么琼州腾飞的基础也就牢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