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洛阳江氏
洛阳东市非常热闹,街道两侧商品琳琅满目。
时不时有富人家的夫人小姐行过,伴着好听的笑声,还有淡淡的香气。
酒楼门口的伙计嘴巴哒哒哒的一张一合,说着话。
偶尔有唾沫星子喷出。
武顺转开目光,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随后说道:“说吧,找我什么事?”
“妹妹,你现在的人家可是新封的随州县公?”
武顺一愣,随后明白了武元庆的意思。
她不置可否的嗯了一声。
“太好了,妹妹是县公的外室吗?”
外室?
武顺想到了江波,看着茶水升起的雾气,暗暗咬住了贝牙。
我倒是想当他的外室。
不过他根本不拿正眼看我。
可能是我太丑了吧?
武元庆见武顺脸色不好,还以为自己说错话了。
“妹妹,你莫要难过,以你的容貌,必然可以让县公对你宠爱有佳,来日成为后院主人。”
“有什么事就赶紧说吧?”
武元庆和武惟良相视一笑,随后讨好说道:“妹妹,你看这县公如此受陛下宠信,能不能让他帮我们谋一个职务。”
“呵呵,你能做什么?”
武元庆干笑一声,“这话说的,太见外了,妹妹,我有什么能力,你还不知道吗?”
“就是知道你肚子里没有墨水,所以我才要问问你,你能干什么?”
武元庆有心发怒,但一想到人家现在是县公的女人,一下就萎了。
武惟良打圆场,“大妹,不会可以学吧,这怎么说我们也算是县公的舅子了,是不是,我们两个人没有一点官职,这不是丢了县公的脸吗?”
武顺自家人知道自家事。
她哪里能够影响江波啊?
不过这件事总归是要抓紧。
她可不想给江波的岳母当丫鬟。
江波年轻又有钱,长得也好看,这样的夫君哪里找得到啊。
“妹妹!”
武顺回过神来,想了想说道:“你刚刚跟我说我阿娘,还有二妹三妹的事,你接着说啊。”
武元庆松了一口气,他觉得自己找到了武顺的把柄,“妹妹,只要县公大老爷帮我们搞到一个官身,我立即安排姨娘,还有二妹三妹来洛阳,让你们一家姐妹团聚如何?”
武顺摇摇头,“这不行,我说话老爷也不会听,你……我可以让老爷带你们发财,如何?”
武元庆正要答应,武惟良急忙插道:“大妹,我们不着急,你也不用那么早回复我们,我们可以慢慢来。”
“你也知道武家的情况,我们不缺钱,但是作为国公之后,我们得不到应有的尊重,我们得要有官身啊。”
武顺见此,只能点头同意,随后便离开了。
武元庆不解,“我们缺钱啊,这钱不是越多越好。”
“嗨,元庆,有了权利,还怕没有钱吗?我们又不着急,慢慢来。”
“这话倒也正确,行,听你的。”
……
上午十点左右,太阳不算很热,天空挂着白云。
江波送走了李大亮一行人。
“恩公,不用送了,留步,留步。”
“恩公去洛阳,一定要找我,我随时都有时间。”
李大亮满脸微笑,看起来慈眉善目,比菩萨还要亲切。
他这一次过来,是要给江波朝廷奖励的田地地契,还带了一些工匠过来。
以及一个非常好看的“随州县公”的牌匾。
根据朝廷规定,一般的奖励都是县公家居周围的田地。
江波也是如此,朝廷将桃源村旁边的高沙村,中沙村,下沙村,三个村子的那些无人耕种的均分田全部给了江波。
这些均分田也变成了永业田。
江波只要找人就能立即耕种。
而那些工匠则是洛阳有名的匠人,李大亮觉得江波或许要修缮一下府邸,所以带来了工匠。
不过江波觉得没有必要这么高调。
他觉得他的家已经足够大了。
当然既然是随州县公,那么这牌匾还是要挂上去的。
不过江波觉得没必要主动宣传,就挂在大门房檐下就行,一般人如果不仔细看,都不会发现。
江家这个房檐很高,而且江波以前修整过,为了可以避雨,外飘的部分很长,所以不容易发现。
江波等李大亮等人离开后,立即安排人把随州县公的牌匾挂了起来。
他随后便要去钓鱼,刚刚离开家门,却是遇到了一位六十岁左右的清瘦老者,还有一名十二三岁的少年。
这个老头叫江元,他是洛阳江姓的族长。
少年叫江绍林,是洛阳江姓有名的小神童,小小年纪,就熟读四书五经,而且他作画非常厉害,得到了洛阳本地一些大画师的赞善。
洛阳江姓一族很多族人都觉得江绍林会是洛阳江姓的振兴之人。
江姓的祖先叫江元仲,江姓的人称其为元仲公。
是颛顼大帝之后,曾经担任过大理正,也就是掌管刑事的官。
后来分封,建立了江国,也就是和淮河一代,不过江国弱小,数百年后被楚国灭亡了。
元仲公的子孙后代一开始是在淮河一代生活,不过淮河经常有水患,后来这些江姓之人就迁徙到了淮阳。
又从淮阳到了陈留,接着又从陈留迁徙到了齐阳。
在陈留时期,有一位江姓名人,叫江统。
距离此时大概是三百年前,那时候还是西晋时期,此人当过太子洗马,博士,尚书郎等等高官。
又过了一百年,这一次出的人才来自齐阳江氏,这个人叫江淹,是南朝有名的政治家,文学家。
在宋,齐,梁三朝都当过官,最风光的时候是吏部尚书,散骑常侍,左卫大将军。
然后又过了一百年,齐阳江氏又出了一个名人,这个人叫江总,是南朝大臣。
论官位他应该算是江姓最高的人。
他最后成为了南陈宰相,不过此人不务正业,啥事不干,整天吃喝玩乐。
杨广领兵南下的时候,他死于乱兵之中。
江波他们这些洛阳的江姓之人,也是从齐阳迁出的。
来到洛阳后,大多聚集在洛阳旁边的江家村,经过两百余年的繁衍,现在已经形成了上江和下江两个村子。
一共有一千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