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种牛痘
小女孩脸蛋白里透红,一双葡萄般的大眼睛,忽闪忽闪的好似会说话。
樱桃小口不点而赤,"咯咯"笑的时候,慢慢荡漾成一对浅浅的酒窝,十分可爱。
两支小辫朝天翘着,粉红色的发饰在头上一颠一颠的,像两只飞舞的蝴蝶。
陆景云端详着自家女儿,面容有六分像他,四分像自家媳妇。
"女儿像爹,儿子像妈",这话确实不假。
……
洪武十四年(1381年)
在与大明太子朱标巡视藩地途中,八岁的皇长孙朱雄英高热昏迷坠马。
朱元璋叫来太医诊治,发现皇长孙浑身长满了红痘。
"咱皇长孙怎么了,赶快医治!"
"皇上,皇长孙的得是痘疮,主要以预防为主,至于怎么治疗,自古以来…都没有办法。"
御医诊治完,如履薄冰,吞吞吐吐地说道:
"宋钱乙《小儿药证直诀》中记载:故疮疹之状,皆五脏之液……其疮出有五名,肝为水,以泪出如水,其色青小。肺为脓,如涕稠浊,色白而大。心为斑,主心血,色赤而小,次于水。脾为疹,小次斑疮,其主裹血,故赤色黄浅也。
涕、泪出多,故脓、水皆大;血营病者,涕泪俱少,譬胞中容水,水去则瘦故也……"
"染上痘疮的人,只有体热下去,才表明症状减轻,皇孙方可转危为安,可皇孙闭口药力不进,吾等没有办法啊……"
"你们这等庸医,一个病都治不好,要你们有何用…都拖下去砍了!"
一众御医战战兢兢,跪倒在地祈求饶命。
马皇后一脸急切地走过来,上去阻拦道:
"重八,雄英这病非御医之过,咱们也得为皇孙积德,不可胡乱杀生!"
"御医也不是神仙,还是让他们回去研究怎么医治皇孙。"
"那行,你们赶紧想办法看看怎么诊治咱皇孙,要是治不好,都得给我关进大牢里……"
暴躁的朱元璋见到马皇后,心情略微平复下来,朝着跪倒一地的御医呵斥道,随后挥手让这些人离去。
御医互相搀扶起来离去,脸上依旧愁苦。
虽然暂时逃过一劫,可要是治不好皇孙,脑袋都得离开自己的身体。
"重八,你都当爷爷的人了,脾气还那么暴躁,别动不动就杀人,你可是一国之君……"
朱元璋见自家妻子脸上隐含怒气,便笑脸相迎说:
"妹子,咱错了,别气坏了身子啊!"
"你说咱这不是担心么,这么多酒囊饭袋,一个痘毒都治不好,害得咱皇孙痛苦难耐,我担心啊……"
朱元璋看着床榻上昏迷不醒的朱雄英,眼眶通红。
作为太子朱标的嫡长子,也是皇长孙,更是明朝未来皇位的继承人。
他当初为其取名雄英,意为“出类拔萃”,足以见得对这孙儿的喜欢。
马皇后拿起湿巾,擦拭着发热中的皇孙,开口道:
"这里就留给我来照顾吧,你去休息吧,国家大事还要等着你处理呢!"
"还有,这段时间别过来了,这痘疮还会传染……"
朱元璋还想说什么,可是看到马皇后坚定执着的眼神,叹了口气。
"妹子,你也得注意点身体,咱可不能没有你啊!"
马皇后挥手让宫人离开,自己守在朱雄英身边,不停用冰水擦拭着发红的身体。
"我可怜的皇孙啊,你也才八岁啊!"
"老天爷,求求你了,赶紧让我孙儿好起来,我马秀英宁愿减寿十年……"
朱元璋处理完公务,看着略显冷清的环境,心里微微叹气。
想到正照顾着皇孙的马皇后,不禁为她担心。
正想着,身子微微一怔,脑海里浮现一道神秘的声音。
"上门做客?另一方世界?或许可以找到能治好皇孙的法子!"
看着眼前突兀出现的一道光门,朱元璋眼神坚定,径直有了进去。
……
"这什么地方,怎么感觉跟南京城没什么区别。"
朱元璋打量着周围的环境,建筑风格与大明没有太大的区别,街道上这些人的发饰、衣着有所不同。
"铃铃铃!"
想到脑海里出现的那些记忆,朱元璋按照路线朝着四合院走去。
与此同时,四合院里。
街道办的人正在给众人宣讲接种防疫政策。
"谁家孩子还没种痘,这几天赶紧去接种牛痘。"
"只要满周岁的孩子都得接种牛痘,可不能马虎错过了。"
50、60年代,国内进行了三次强制性全民种痘和两次接种行动,五亿多人口共发放了18亿剂牛痘疫苗。
每隔六年,国内都要普种一次天花疫苗,直到1981年。
种牛痘顾名思义就是把牛痘菌种进身体里,让身体小小感染一次病毒,这样就对天花病毒终身免疫了。
种牛痘的过程也真是“种”——用消过毒的缝衣针划一个十字口子,把牛痘液抹进伤口。
随后,伤口处会出现红色斑疹,后变为丘疹,2~3天后变为疱疹,再转为脓疱疹,逐渐干缩结成厚痂,大约1个月后痂皮开始脱落,留下疤痕。
60、70、80后胳膊上都有这样的一道疤痕。
开会结束,许大茂拉着自己的女儿往家走,看到陆景云开口道:
"陆景云,下午咱们两家一块去给孩子种牛痘吧?"
"行,我家来客人了,先不跟你说了。"
陆景云听到系统的提示音,心里微微发愣,感觉这次客人上门的好快。
……
"朱大爷,您过来了!"
"嗯~咱没想到主家竟然这么年轻,还没我老大的年纪大。"
年近六旬的朱元璋精神矍铄,腰杆挺直,除了两鬓微微斑白,完全看不出是个老人。
陆景云端详着眼前的这位老人,面貌端正祥和,隐约能感受到一丝威严,绝对不似某些人抹黑的样子。
若是他其丑无比,又怎能轻易打动马秀英的芳心呢?
作为大明帝国的缔造者,是历史上出身最低、最勤恳的一位皇帝。
然而,朱元璋执政31载,几乎做到了"事必躬亲"。
从登基到驾崩,他平均每天要处理400多件国事。
闲聊片刻,朱元璋想起刚才的事情,拍了拍对方的肩膀问道:
"大侄子,你们刚才说接种牛痘,这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