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做准备
反正既然下乡了,这辈子能不能回得来都是个问题,没看那么多下乡的,很多都已经在农村结婚生子了。
一旦下了乡,想要回城谈何容易?
所以如果这个女儿下了乡,也就相当于他们舍弃了这个女儿,这一辈子还能不能再见到都很难说,她自然不会愿意家里的钱打了水漂。
现在见女儿同意考虑,她也松了口气,要不然她还真怕自己这个女儿一根筋到底,死活不同意,非要拉着自己的儿子一块下乡,若是事情闹大了,恐怕儿子难逃下乡的命运。
让儿子下乡去吃苦,她还真舍不得。
现在毕业后没有工作的孩子,都得下乡,而现在的工作又是那么难找,有钱都不一定买得到,更何况他们家没多少钱。
她现在也指望着丁小慧下乡补贴的钱和票,再加上这些年来的积蓄,也差不多够给儿子买一份工作了。
这样儿子留城也有了希望。
那个街道主任,看自己不顺眼也不是一天两天了,这一次更是话里话外的催着自己送儿子女儿一块去下乡,若是丁小慧闹腾起来,自己的儿子难免会被牵连到,现在能答应考虑,也算是一大进步。
而丁小慧尽管心里已经打定了主意,却没有没有一口答应,只说是要考虑考虑,是因为从原主的记忆里了解了杨玉香的为人。..
若是自己现在一口答应了,恐怕下乡补贴的钱和票就到不了自己手里了。
杨玉香以为自己不愿下乡,自己还不愿意留在城里过这一地鸡毛的日子呢。
自己现在占了这具身体,将来等杨玉香夫妻年龄大了,自己尽正常的赡养义务就好了,也算是全了杨玉香夫妻养育了这具身体15年的恩情。
自己这具身体的年龄还小,就是在乡下多耽搁上几年也无所谓,现在是1968年,自己也才刚满15岁,离着恢复高考也不过就是10年时间,到那时自己也才不过是25岁而已。
25岁放在她这个现代人眼里,还是一朵刚刚盛开的鲜花……
既然她已经决定了要下乡,那就等到杨玉香去上班的时候,一个人偷偷的去报名,先将补贴的钱和票攥进自己手里再说。
她冷眼看着杨玉香转身下楼去做饭了。
像这种筒子楼,厨房都设在楼下或过道里,毕竟家里的面积太小,人口又太多,家里除了床,有的地方走路都得侧着身子,又哪里有地方做饭?
丁小慧皱着眉头,扫视着家里的环境,心里有些嫌弃。
至于下乡应该准备什么东西,根据自己以往看小说的经验,似乎也就是被褥,衣服,钱,票,脸盆,毛巾,牙刷,针线,铝饭盒等物,哦,还有传说中的搪瓷缸子,搪瓷脸盆等。
至于肥皂,香皂,洗衣粉之类的,她空间里并不缺。
还得准备点容易保存的食物在路上吃,空间里的物资虽然多,但却不好在大庭广众之下拿出来。
特别是像火车上那种地方,人员混杂,若是被人盯上就不好了。
丁家的日子过得紧巴巴的,自己又不受宠,指望着杨玉香给自己置办这些东西,恐怕是不太现实。
不过有下乡补贴的钱和票,倒是可以置办点东西,从报名到离开,至少还有半个月到20天的时间,倒是可以利用这段时间把空间里的东西,拿到黑市上去倒卖,换点这个时代生活的必备物资。
下乡后也有安置费,虽然钱不多,但也聊胜于无。
中午吃过饭,杨玉香小睡了一会儿就去上班了。
丁小慧紧跟着出了门,先去知青办报了名,领到了下乡补贴的钱和票,第一时间就放到了空间里。
回到家,出门前进入空间,用水异能给那几棵果树浇了水。
空间里的果树也是需要水分的,而每天浇水一次,可以让果树快些生长。
她现在的空间已经到了6级,前5级空间给的都是苹果树,升到6级后给了一颗桃树。
不知道是不是每5级才会给新品种的果树,还是这个果树的品种真的是随机的,这个还要等到升到10级之后再去验证。
在升到6级的时候,还自动生成了一排半透明的大柜子,占地的面积大约有个十个平方,高两米左右,东西放在这个柜子里可以保鲜。
放进去什么样拿出来还是什么样,比冰箱还好用。
柜子分为三层,最上面的一层是保鲜,无论什么样的水果放进去,无论放进去多久,都不会腐烂变质。
中间一层是保温,热乎乎的饭菜放进去,再拿出来的时候还是热的,半点不会因为时间长了就失去热度。
最底下的一层类似于冰柜,但又比冰柜的冰冻效果更好一些,不管在里面放了多长时间,再拿出来解冻后还跟新鲜的一样,半点不会有脱水变色这种困扰。
这也是她升到6级后最大的收获。
如果每5级是一个台阶,不知道等她升到11级的时候,又会有什么样的惊喜。
怀里揣着钱和票,丁小慧出门了。
凭着原主的记忆,她很快就找到了几个疑似是黑市的地方,她手里的粮食不方便出手,毕竟无论是大米还是面粉,都跟这个时代有着差异,就算是人人称颂的富强粉,也没有后世的面粉分类那么细。
手中的水果可以出手的,尤其是现在的这个季节,卖苹果也算是比较应季,还有一些其他的东西,拆了包装也可以出手。
不过她也没打算一点点去零卖,主要是时间比较紧张,离着下乡的日子越来越近了,她还有许多东西需要准备。
在街上逛了一圈,很快就盯上了一个四十多岁的女人。
对于这个女人,丁小慧是有印象的,以前的时候原主也曾经偷偷来黑市逛过,还从这个女人手里买过东西。
丁小慧见她一直在这里转悠,就知道她做的是中间商赚差价的生意。
她快步走上前,朝着女人热情的招呼道:“婶子,我刚才去你家没找着你,原来你在这里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