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南宫大火
刘寿自隐退以后,交往的人渐渐多了起来。而赵忠之辈也不敢轻易伸手,毕竟刘寿名位虽免,仍是皇帝的爱子、近臣。因此上,刘寿的日子竟比前半年更自在了。
钟繇、桓阶任尚书郎,偶尔会来刘寿这里看望好友和兄弟。钟繇又常带着颍川老乡邯郸淳同来。邯郸淳“志行清洁,才学通敏,书则八体悉工,学尤善古文大篆。”一来二去,刘寿府上诸人都与之相熟了。
荀攸最终决定在刘寿这里一起隐居。刘寿问他时,他便说,因见刘寿数谏都不能匡弼,认为还不是出仕的时机。
----
光和二年二月初十,南宫大火。
火不知从何而起,很快,白日里整个京城都能看见南宫里燃起熊熊大火。
刘寿急忙入宫伴驾。只见得东排的灵台殿已经几乎被完全焚毁,乐成殿也开始燃烧。空气中的热浪扭曲着,看不清对面人脸。羽林郎和宫人纷纷跑去城外洛河打水,忙到晚上竟完全无法扑灭。南宫诸殿又挨得近,想隔离出一条防火带都不成。
数日之后,火势又蔓延到西排的嘉德殿、和驩殿…
皇帝日日哀叹,说不知道要多少钱才能修复宫室,又叹息桓帝不能置家业,致使如今无以修宫云云。
大火烧了半个月才熄灭,而皇帝想钱就想了有十天。
张让、赵忠等人提议给州郡加税,董太后又重提起多拍些卖官爵,皇帝便在暂时移居的安福殿里筹算起了纳财的数额。
西汉时亩产一石余,一;到了东汉亩产能至三石,又轻减税赋,三十税一。而粮价则上下浮动,每石在数十至数百钱,各地皆不相等。
按照三十税一,光和年间的一个关中农户种一田(即一百亩或七十公亩)每年需要交十石,取中折合约一千文钱。
此时张让、赵忠等人提出的加税之法名曰:
“税天下田,亩十钱。”
明面上看,一田多交一千钱,正是按照往年的算法将税加为一,东汉朝廷有需时,如此翻倍加税也有先例。
可是,去年黄巾起义导致冀州、兖州、豫州、南阳等产粮之地的农耕几乎荒废了一整年,百姓家财很多都被抄走;而自皇帝开始卖官之后,州郡官员又贪污横行。按此时的情况,这加税若施行下去,摊到百姓头上,岂止是翻倍?.
皇帝筹算税价时,刘寿正在伴驾,闻言劝说:“去岁黄巾初定,州郡寇抄、田亩荒芜,民无余财。此时加税,民实无可俸者也!不如依太后之法,先卖官爵以修宫,待今年秋收后再行一。如此,民皆感陛下仁恤之德,岂不两全?”
——刘寿根本不指望能劝阻皇帝蓄钱修宫,只想劝皇帝晚半年,待今年耕作收成了再加税。在春天就管去年刚刚饱经残害的农户索要千文钱,绝大多数人根本拿不出来。
皇帝听着刘寿分析刚有些意动,张让却又点了一把火:“陛下,此时海内安宁,无处用粮呀!若待秋时粮贱,虽行一,恐每亩所得不能到十钱了。”
刘寿再劝:“秋时再征十钱亦可。如今民经丧乱,几无所蓄,此时征发不易,恐怕又多致流民呀!而流民多则耕者少,来年益穷于今年。”
张让大声道:“迁延日久,难道陛下就屈居这殿中么?依臣看,当再征调太原、河东、狄道各郡美木和纹石,以充宫室。”
“如此甚妙。”皇帝一听张让此言,当即下了决定。又对刘寿道:“我儿不必忧心,如今天下既定,用民正当其时也。”
刘寿看了眼皇帝,这位聪慧清醒的皇帝,以民为畜、驭百官如狗的皇帝,只觉得一阵阵地发冷。
无法再劝了。
刘寿强撑着陪皇帝待了会,就出宫回府。
此时此刻,刘寿只想对光和、中平十数年间直谏而死的无数清忠之士说一句:
你们永远骂不醒一个醒着的人!
----
待大火终于熄灭,皇帝不经朝议,直接颁布了一道诏令:
“于常税以外,按田亩数抽税,每亩十钱,用修宫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