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书内上元 书外元宵

第四十四章 书内上元 书外元宵

大明宫内,今日休沐,乾帝三人在研究百字令,苏轼的词给了极大的启发。

张正:“陛下,郑容落籍,高莹从良,乃苏大学士流传千古的藏头之词,想必百字令需得如此破解。”

廖启也说:“只不知是藏头还是藏尾,或兼而有之,但有此线索,总能推敲出来。”

乾帝便道:“如此,便将此重任交两位多了,还能赏他什么?

廖启见乾帝会错意了,又悄悄提醒:“陛下,如今已经上元了,贾玴就是现在即刻启程,到扬州也是一个月后了,他当初可是定了三个月的时间的啊,陛下的计划,当初也是按三个月来定的,是否应该传道旨意给赵指挥使?”

乾帝也想起来了:“贾玴要是再不启程,这时间可超太多去了,朕的指挥使,可是在扬州待到现在了。”

张正猜测:“陛下,莫非当初这是贾玴特意放出的假消息,要的就是打乱各方的布置?”

乾帝点头:“甚有可能,看来得让戴忠多多打听了。”

想到戴忠昨日传过来的讯息,又叹气了,贾玴与林氏女,只怕真是神仙中人,贾玴,不消说,硬生生将皇帝打服了,那冷漠无感的异色之瞳,仿佛带着毁灭一切的压迫,乾帝甚至能感觉到,那眼神已经葬送了无数的世界,如今回想还毛骨悚然,而林氏女,许是宿慧未开,目前看,贾玴将她护的很好,也许便是等她觉醒,昨日的琴声,便是见证。

望着窗外的飞鸟,在努力飞翔,寻觅食物,人看鸟,如看蝼蚁,人不在意蝼蚁生死,那神,会在意众生吗?乾帝迷茫而恐惧,又驱散心里想法了,看贾玴行径,还是有在意的人的,想了很久,终于吩咐戴权:“快马传贾敬进宫,注意,客气点。”

张正廖启见状,便一齐告退了。

宫外,廖启意味深长:“看来陛下下定决心了。”

张正回道:“若得贾玴之助,不谛文王子牙也。”

廖启还是意味深长:“张相,子牙修道无期方才入世,吾观贾玴,看似入世,实则出世,又有什么可以留住他?”

今年的上元节,尤氏如往年般象征性邀请了贾母,本以为贾母会如以往般推脱,哪知贾母今日一口答应,尤氏也只能强颜欢笑了,暗恨自己今日多事,只是礼数如此,也是不得不请的,不过好在贾母也未喧宾夺主,只是应景行了酒令,不久便让姑娘们一起进园游玩去了,而自己则来到了贾玴处。

“老太太,请。”

叶依端上茶水后,拉着鸳鸯出了门,贾母也难得称赞:“你这管家性子桀骜,眼见却着实不低。”

贾玴:“非是她聪慧,而是她环境如此,老太太身边,众位姑娘调教起来,不见得比她差,只是被压抑了本性。”

贾母不乐意了:“这是明着说我老婆子这里欺压人了?”

贾玴摇头:“老太太并不算苛刻,京中待人仁慈的,老太太必是在前边的,便是玴,也是以严治家,鞭刑不断,这一点,也是自叹弗如的,此终归是意识之别,说不得谁对谁错,换做他人,换了他地,换成他事,叶管家的性子,怕是活不过三天。”

贾母也不欲在这方面与贾玴纠缠,问起此行目的:“家里的几个丫头,你后日就要接进来,可有安排?”

“自然与黛玉惜春一起了,不过大姐才艺双馨,年岁也大,课业会稍有不同。”

贾母又与贾玴说道:“你送丫头的那几口宝剑,有名堂吗?”

贾玴笑道:“这只是一把钥匙,她们若得悟,便有机会打破自己的宿命,若无,我亦会让她们按自己的意愿平安生活。”.

贾母的心情有些沉重,有些猜测:“这是你第二次提到她们的宿命了,可有讲究?”

贾玴没有正面回答:“人定胜天,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皇帝之前将剑架在贾家脖子上,如今,不也安然无恙吗,自身强大,便可逆流而上。”

戴权拿了旨意,紧赶慢赶到了玄真观,一路都在想乾帝这客气,应该如何客气,既不坠了皇室的威名,又能体现陛下的厚生为难,凤姐有心送走宝钗:“姨妈不必为难,金陵虽家大业大,但如今有官府照看,姨妈只需遣一信任之人看管即可,反是姨夫生前之令,不可不重,总要去京中走一走,至不济,就当是走个亲戚,金陵这块地儿,我不点头,谁能抢得过姨妈。”

薛姨妈得了凤姐保证,立时喜笑颜开,只宝钗言母女进京就可,必要留薛蟠在贾琏身边,再信任的人,也不如自家承家之人,凤姐目的即达,当下便爽快应承下来。

------题外话------

百字令与木兰花都很有趣味,尤其苏轼这一首藏头诗,书友们不妨百度一下看看,文中就不贴出来啦,占字数,另,与黛玉一起共进晚餐,吾心飘飘然,所有思路全然不知所终,提笔一团浆糊,对不住诸位书友,作者菌也见识过各类美女,环肥燕瘦,要求很高,这位,是满分的存在,黛玉便是以她为模版。另,在联系台湾的作家,想有偿引用两段故事,木有回音,郁闷中。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红楼之天下无双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红楼之天下无双
上一章下一章

第四十四章 书内上元 书外元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