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冰块垄断
“上朝——”
随着殿外的太监一喊,满朝的文武百官都陆陆续续地从朱雀门外走到了太极殿内。
身金龙黄袍的李世民,头戴十二冕旒,面无表情地坐尊上。
只见今日的李世民板着脸,一幅心情很差的样子。
底下的大臣们纷纷眼观鼻,鼻观心。
又是哪个衰神惹了这位爷了.....
不同于历史上大多数工于心计的皇帝,
李世民在大臣面前,勉强很少掩盖自己的感情,真正的猛男皇帝,从来都是嬉笑怒骂皆具皇威。
越是醉心于帝王权术的,越无能,比如宋代的一堆草包皇帝。
这两天他与长孙皇后因为牧禅的事争论不休。
得知牧禅是自己的亲生骨肉后,还在床榻修养的长孙皇后泪如泉涌,极力想将牧禅接回来,顺理成章当继承皇太子的位置。
但是李世民考虑到当今的皇太子李承乾,不敢轻易将此事公诸于众。
文武百官会怎么想?功勋贵族会怎么想七望的老牌贵族会怎么想?
一但他们知晓太子之位即将易人,那么随之而来的派系划分,皇储之争足以给岌岌可危的大唐致命的一击。
刚从废墟中建立起的大唐,经不起这番折腾。
皇后啊皇后,你可真是给朕出了道难题。
李世民心烦意乱,不自觉地把纯金铸成的龙椅握出指痕。
他可不想自己年老的时候,再经历一次玄武门之变。
父慈子孝,兄弟阋墙,主角还是自己的儿子,那可太讽刺了。
李世民再次叹了口气,随后开始听取各个大臣的上谏。
“陛下陇西民不聊生,希望户部拨款三万两白银,赈灾济民。”
“陛下,臣以为需要加强边疆军防,防止突厥再次南下。”
“陛下,今年的蝗灾致使秋天颗粒无收,该早做囤粮准备。”
“陛下,祭天大典也该开始筹办了。”
又是要钱.....
李世民一阵头疼,
国库入不敷出将近两个月了,自从今年春天的蝗灾开始,每个月拨的款都是以往一整年的税收。
“户部尚书,我让你办的收购硝石一事,准备得如何?”
李世民吩咐身旁的内侍,张阿难将所需的银两一一记录下来,随后满脸期待地看向户部尚书刘政会。
禅儿带来的制冰之法,应该能给国库带来不少的营收吧。
户部尚书摇了摇头:“禀告陛下,我们晚了一步。”
“已经有人提前在民间大规模收购硝石,并且将其价格从三文一斤炒到一贯钱一斤。”
“噢,正常。”
李世民皱了皱眉头,这件事他略有耳闻。
禅儿的制冰之法被强夺之后,确实有人在长安城内大肆收购硝石。
“那就扩大收购范围。”
李世民大手一挥,反正那人所赚的赃款已经充入国库了。
“陛下,不是长安城,而是全国范围内的价格暴涨。而且市井泼皮垄断了民间的冰块贩售,甚至将朝廷的冰价往下压,臣竭尽所能,这些天卖出去的冰块只值两千贯。”
刘政会擦了把冷汗,知道李世民会错了意。
“什么!”
两千贯.....
杯水车薪,还不够填补一处空缺。
是谁偷了朕的银子。
李世民眯了眯眼,杀气自溢,不怒而威。
殿内的文武百官无不觉得如入冰窖。
全国范围内地收购硝石,这绝对不是一个小小的甜品坊主能做出的事。
京兆尹府连夜送上来的卷宗,他已经看了。
柳三元和不良人张枫官商勾结,从中谋取暴利。
但是,十六万贯钱,只找到了八万,还有一笔赃款下落不明。
柳三元,被打入天牢严加审问。
稍加推理,李世民就知道,柳三元的背后还有人在。
“给朕彻查此事,揪出背后的人。”精华书阁
李世民怒发冲冠,将案板踢翻。
“你们一个个只管要朕拨款,拨款,拨款。”
“可有一人能为朕分忧!想想怎么让百姓安居乐业,难道朕今日就听不到一件好消息吗!”
李世民从龙椅上站起,宛若一只暴怒的猛虎,在殿内踱步,发泄着胸中的怒火。
群臣再一次鸦雀无声,整个太极殿内陷入了沉默。
过了一会,吏部尚书杜如晦才试探性地问道:
“陛下,臣这里有件民间传闻,不知当讲?”
“讲吧。”
李世民摆了摆手。
作为皇帝,他很心累。
“皇上,据说长安城内有家作坊坊主是神仙下凡。”
李世民顿时气笑了,摇了摇脑袋说道:
“又是以讹传讹?”
算了,神仙下凡好歹也算是个好异相,总比蝗灾旱灾是自己杀死的兄弟冤魂化的好多了。
就是得做好准备,预防有人以此在长安城内拉帮结派。
“不过民间有这种传闻,你们得多注意注意,以防有人以此霍乱民心。”
李世民说道。
“遵旨。”杜如晦顿了顿,接着说道:
“据说是一个姓牧的少年,原本患有脑疾,近日不知为何如开窍一般,研制出了一种琼浆玉液号称英雄酒,价格低廉百姓对其赞不绝口,酒馆开业那天还写了一首诗叫将进酒......”
听到牧禅的名字,李世民连忙咳嗽了两声,脸上表情差点没绷住。
好小子,给朕闹出这么大的动静。
随后说道:
“其实有点传闻也无伤大雅,百年之后说不定又是一段佳话。”
大臣们有些傻眼,这陛下说变脸就变脸。
眼看魏征那老匹夫皱了皱眉头,上前一步又准备批评自己。
李世民连忙转移话题:
“那首将进酒如何?念来给朕听听。”
杜如晦清了清嗓子,开始唱诵起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殿内大臣纷纷,就连板着脸的魏征都不由被将进酒所描述的豪放之意深深吸引住。
直至整首诗念完,群臣还一副意犹未尽的样子。
“好诗,好诗啊!”
李世民双眼发光,激不愧是自己的亲生儿子,遗传到了自己的文学天赋。
他拍着案板感慨道:“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闻啊。”
“拨款的事,朕已命张内侍全部记下了,吏部尚书速速拨款,国库不够就从朕的库房里拿。”
“今天就到此为止,散朝。”
李世民大袖一挥,原本烦闷的心情一扫而空,甚至有些欢呼雀跃。
他准备去儿子开的酒馆看一看。
自己可是答应了牧禅要捧场,这两天太忙差点忘了。
顺带去问一问,他是如何写出这么爽朗的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