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三 秦国法家与墨家
王绾看着蒙恬一身彪悍之气,相貌堂堂,四肢是越发粗壮了,“几个月不见,令郎又结实了许多。”
赵高见到蒙恬,也一脸欣赏,“蒙氏少子,如此强健有力,没有从军,真是可惜啊。”
蒙恬对赵高,一向没啥好感。主要是这家伙看着就有些阴鸷,不像个好人。
“不可,这小子有勇无谋,还是当他在国中当个文吏,这样才不至于酿造祸事。”
赵高拉着腔调,强行恭维道,“蒙将军远谋,倒是高短见了。”
随后蒙武带着两个人走向后堂,蒙恬又回去在府门前待客。只是他回来的路上,却见到东方奚忽的又不见了……
“难道说,我昨晚没睡好,今天眼花了?”
蒙恬回到前堂迎客,迎面走来的却是自己的老师令史茂。
“学生拜见老师。”
茂甩了一下袖子,“学室有规矩,出了学室,老师和学生没有任何瓜葛。”
蒙恬连忙恭恭敬敬地道,“恬拜见郑先生。”
郑茂这才满意地点点头,随后昂首阔步走了进去。
学室祭酒大驾,府中文吏见到他来,纷纷退在两侧拜见。
茂的到来,顿时在蒙府激起了一阵喧哗。
战国末年,诸子百家虽然不至于如同春秋鼎盛时期一般各为蔚然大宗。可是却因为战火遍地开花,孔子门生遍天下,道家学说流于楚魏之地,秦国法家独尊,墨家子弟广布赵地,齐鲁之地尽是儒生。
在咸阳城,诸子百家能说的上话的,只有两家,秦法家和秦墨家。只是在秦国,相对领先中国其他地方的政治文明已经孕育成形。秦法家和秦墨家早就被吸收进入了秦国的政治体制,不像是其他门派学说,秦国不允许有学派独自在民间发展,整个秦国国土上的所有人民都在政府的统治之下。
而秦国墨家全部都转化为为秦国王室效力的工匠,大多寓居少府,更有甚者,直接在王宫中居住,为秦国的军队铸造武器。
剩下的,就是秦法家,他们相对于墨家人来说,尚且有着一定的自由。
整个秦法家子弟遍布秦国的郡县乡每一级,严密地执行着秦国的行政法规,维护着社会秩序。
而作为一个门派,其内在的学术自由也早就被销毁。
看学室就知道,秦法家的弟子基本都是量产,而一旦出了这个学室,那就是不再认过往的师徒关系。
可是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更何况这人是郑茂,为人堂堂正正,自然吸引秦国有识之士的尊敬。
他一到来,蒙府上下所有士人基本上都站起来了。
先生缭也就停止讲述,他坐在堂中,蒙恬亲自请着缭来到院中,看到众人都围在缭的身边。
茂作揖,“久闻先生缭的大名,今日得见,实属有幸。”
缭是第一次来到秦国,眼前这人,他自然不认识。
蒙恬介绍道,“先生,这位是我秦国学宫祭酒,也是学监,今日家父请祭酒过来,是为了让他代表法家,好与先生一同论道。”
东方奚听了,反而觉得奇怪。
蒙氏都想着急流勇退,把儿子安排去了学室,大张旗鼓请来这么多宾客,李斯、郑茂、王绾,这些人是平常人可以请来的吗?
这场宴会有猫腻啊。
一个将门之家举行宴会,从头到尾不见一位将军,也是怪事。
东方奚站在角落里,众人的焦点都在这些大人物身上,
就连令史郜都识趣的退了下来,他走到东方奚身边。
“走吧,去蒙府后院转转,这地方人实在是太多了。”
“行啊。”
刚好东方奚并不喜欢这样的场合。
两人并肩来到了蒙府的后院里,这里已经到了些许士人,还有人抱着琴在缤纷樱花树下弹琴。
奚与郜都长得高大英俊,来到这桃林里,那就得走几步弯一下腰。
郜感慨道,“没想到居然连学监都来了。”
“是啊,我也感到意外。像学监这样的人,居然会来这样的觥筹交错之地。”
“可见蒙府的面子真是大,想当初文信侯著《吕览》,其中多需要用秦法家的观点,以此来论述他“天下一统”的主张。当初请的正是学监,可是学监不为所动。我也以为学监只是一心教书,不理俗事,今日见到学监过来,没想到还是得秦国勋贵蒙氏出手才是。”
“还有这回事情?”
“是啊,丞相著书《吕览》,天下皆知,是故诸子百家云集响应,纷纷赶来以助力。”
东方奚听了,反而一股悲伤涌上心头。秦国最缺的人,其实是吕不韦这样的人。
吕不韦成书是假,收揽天下文士到自己麾下才是真。他是想要赋予秦国文化,秦国这个国家,菌果主义体制,如果不加以改造,根本无法适应和平时代。
可惜再过一年多,他就要因为嫪毐的事情被连坐。然后被嬴政赐死……
另外,被郜这么一说,东方奚忽的反应过来。
这令史似乎和丞相不合啊。
那是不是代表着,今天这个宴会,实际上是蒙氏为了反对吕不韦执政而开的……
东方奚被自己这个想法吓了一跳。
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东方奚不知道内部势力斗争的情况如何,今天来都来了,何不多观察观察呢。
两人走着,忽地听到桃林深处两个老者谈话,两人背对着奚与郜。
郜低声道,“小声点。这两个应该是蒙府的门客,蒙府规矩森严,能在这里随便走动的,应该是心腹。”
郜说着,一时间忽略了他和东方奚之间并不熟悉。
缘分这种东西,就是这样妙不可言。
于是二人就在桃树后站着,听前方两人谈话。
“今天这宴会,先生缭是主人公。看似宴会请了这么多文士,实际上是为先生缭铺路。蒙公这一次要举荐的人,是兵家。他一旦被举荐入朝,就会代表朝中所有军功世家,向大王陈述如今天下一统的形势已经具备。大王应该及早整顿兵马,准备完成这天命大业。”
“送他入朝为的是秦国历代君王的夙愿,完成天下一统。如果他成功,那我们就将铸造出千秋万代的伟业。”
“是啊,眼下六国颓废,眼看六国君王皆为无能之辈,唯有我们秦王一心励精图治,这正是绝佳的机会,百年难得一遇。”
“如今举国之力,对外发兵,这已经是我秦所有军功集团晋升者的共识,大事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