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参军路行前准备,渡河前再遇队友
“我们最后的训练都是轻兵器战术,我们也确定了我们陷入了一些阴谋,最后训练我们这些的就一定跟这次阴谋有关。所以,他们想让我们打仗,处于乱世军队和枪才是话语权,不如我们就选个地方参军吧!”早晨,张华辰刷的一下坐起身,说了这一大段。
李萧然瞬间睁开了眼睛:“我刚才正在想,我们已经破坏了自己身上的仪器,又没啥线索,只能去碰和我们经历类似的其他人,或者等到背后的人来找我们;这样的事应该不好做,背后的人不会没动作。以后再遇到我们同类把仪器取出来后就别破坏了,放在军营里,我们或许就有希望以更强大的自身来迎接背后的人了。”
杨芷涵也起身补充:“听木哥(猎人吴林木)上次的介绍,不用说,e国前线就是我们的目的地了。”
猎人也表示同意:“我早想报仇了,去e国好,前线一直吸收各方力量,遇上你们也让我下决心去报仇了!”
他们三人开始请猎人讲解过去的路线,了解到前半段只是路有点长,山路环境和这里类似;主要的难度是,进入e国国境要渡过一条大河,河上的桥在刚开战就被炸断了。
张华辰分析,如果萧然能做出简单武器,给我和芷涵也做上携行具,你我和木哥都有充足的户外生存经验,只有芷涵户外经验少点,不过那么多泰拳冠军头衔,身体素质运动能力应该不错,我们应该难度不大。”
李萧然回答说:“对,我们带上剩下的一切皮革刀具绳索,渡河钱多花点时间做筏子,过河应该也问题不大。”“哦,对了,我业余打猎时,自学过造弓箭,有材料的话复合弓都没问题;但是你们没怎么用过弓箭,虽然身体素质不错,但我还是只建议没技术基础的话,用入门级重量。”
“没问题,我们下午去找材料,你找我们搬,回来后继续给你打下手。”张华辰和杨芷涵齐声说。
“好”!李萧然兴奋的应到。
李萧然自己虽然更喜欢复合弓,但是现有的条件只能先自制了。
出发去找材料前李萧然特意找猎人问到他那把硬木弓的材料在继续向下、到泥石部落就很多了。
虽然提前知道了这里很多,李萧然到达目的地后还是惊呆了,感慨到:“如果咱们原来的世界,这木材可是名贵材料了,谁有这一片的量,恐怕买别墅都够了。”
说着他们已经动工,悄悄地取一些合适的粗枝条就撤回去了。猎人也早早的稍回来了一棵新的竹子。
李萧然自己的弓是用一整根完整的硬木料做成,张华辰和杨芷涵的弓则是用竹片加硬木弓把制成;前者强度高,适合李萧然这种做过猎人有经验的,后者轻盈弹性好,更适合经验不多的人使用。
由于缺乏金属和专业工具,他们只能用竹子劈开成竹条,打磨光滑,一端削尖,另一端绑上翎毛作为箭。对小型动物,或者没有护甲的敌人,也算多少有点远距离杀伤力。
“好啊!”杨芷涵兴奋地答到。其实这更符合杨芷涵的个人喜好。
杨芷涵看到这次加上次都剩下了不少更绿更细的竹子和竹叶,提出这次给大家做一顿改样的饭。
她把分成小块的肉和洗净的竹叶山里采的香料一起塞进清竹筒,埋进无烟灶内刚才烤做弓和包架的竹子的炭火,慢慢闷烤。
大家是边吃边叫好。
刚才已经做好了背架,吃完后李萧然便继续动工给其他人缝制背包。
这时,猎人开口了:“我们不如再做点熏肉,熏的干一些,放包里带上能吃好几天。”张华辰想,确实这可能是唯一能带长时间可食用食物的方法了,带点怎么也比路上还要看天打猎省心。
于是猎人、张华辰、杨芷涵,一起动工准备熏肉。要问他们做了多久?他们只想多做!而且马上要走了,也不怕多一些烟暴露位置了。他们升了更多的火,只是位置在在大树下可以适当消烟;因为他们想一批做出更多。
出发的日子到了,他们在早晨日出启动,迎着太阳走,每隔1-2个小时就会调整行进路线和太阳的夹角;同时还会随时参考地标,以确保行进方向不会与东偏差太远。
这个山脉在雪线以下的生物确实丰富,水源确实也充足;除了风餐露宿一些,他们四人真的没有遇到更多挑战。
这里的国家确实没有多大面积;才第六天黄昏,他们就跨过了第二条不太小的河,然后就可以下山了,跨过山下大河便是e国。
由于向东不久的山下国家内就有战区,他们没敢沿河行进,直到差不多的位置,才从山上下来;这样对他们来说更安全。
扎完营已经接近黑透,他们准备第二天早上便开始沿河调查渡河的合适位置。
“这里太宽”,“这里暗礁不少”,“那里暗流涌动”……还是都不太好……
大约午后,他们一起听到了前方有人笑出了声。
快步走上前去……只见一人蹲在河边注视着河面,他们四人也瞬间明白:这一段水流方向高度落差小、虽然地处峡谷但并没有更急的水流;对岸树木较多,只要准备好绳子,绑上背包,我们能在竹筏上坚持到过了河中线,就可以确保实现把背包扔过去,背架很容易就能挂牢对岸的树木;这样成功率基本上没问题。
河边老兄和他们四人在看见对方那一瞬间,就已经从穿着发现了是有同样遭遇的朋友。没有任何客套,河边老兄直接说:“我们一起造竹筏吧,我们几个人合作,做个大点的,肯定没问题。”
还没问姓名,他们四人也已齐声说:“好!”
回到山坡砍竹子的路上他们还是互相简单介绍了下。这老兄叫赵宏磊,前特种兵,退役后做了商业俱乐部的战术教练;战术技能水平一直是顶级,老早退役后选择商业俱乐部只是为了轻松自由点。
他们几人,性格外在表现虽各不相同,但内在性格真的很类似:都想过点自己的生活,轻松自由些,然后都老早退役,目前才30岁刚出头便已离开部队工作了几年。
为了竹筏更加坚固稳定,他们先造了四个小的竹筏,再连接成了一个大的;就算散开第一层,还不至于直接解体,只要抓住一部分就还有机会获救。
他们准备把吃完了食物的空背包绑在子做的扫帚一样的支架上做划桨。但方案是四个人在四个角划船,一个人拿好长绳绑好背包,待过河中央便直接扔过去。只有四个背包,做四只桨就没有投掷的了。
猎人随即贡献出了自己的军队外套:“这衣服布料也密,过河后让他们看到这衣服未必是好事。”
竹架包带着绳子,在地面不稳的竹筏上,得扔四十米左右的距离。虽然李萧然他们身体素质都已加强过,但不熟悉这个动作模式还是判断没把握。
这时猎人再次站了出来:“我当兵的队伍非常重视投弹,有时候还会训练标枪投掷,我那时是最好的,手榴弹可以七十多米,这个东西估计五十多米也问题不大;但是,我太久没练这一项,我也没绝对把握,只是感觉可以一试。”
其他人也同意,于是把这项任务给了猎人。
他们选好了对岸的登陆点后,根据水流速度大概估计,在上游选了个下水点。
从上游下水利用水流,还能节省一部分划船的力气。其实,无论多强的人,硬钢这么大水流的话,都不会有机会。世界漂流冠军也是一种于激流中“顺势而为”的技术。所以,上游出发是很关键的一步。
五个人,一艘竹筏,飘进了水流湍急的大河;纵使看似无力控制的随浪波动,但一直在微弱的缩短到对岸的距离;逐渐接近预计登陆点,猎人做好了准备全力一投,背包的竹架牢牢的卡住了对岸的树木;多了一个力量,他们靠岸的速度在大幅加快。
刚到对岸,山里就有一股军队,抬起了枪围了上来把他们押进了山中营地;然后小股部队用电台上报了上司。原来是e国为防止像b国一样被绕山偷家,无论前线多么吃紧的时候都在这里留下了一些小股部队,还在中心位置留了电台。
他们四人怎么解释都没用,不一会一辆军车过来,把他们带进了战时调查局。
【作者题外话】:注:文中出现的任何医药、求生、制造技术、工具、武器等,仅为情节服务,并非权威教学、与现实世界无关。即使现实中有类似技术一样需要分型辩证,所以绝不可以在现实中模仿这些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