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礼部尚书月星辰
月如佳脸皮厚,也不管自己的老娘,屁颠屁颠的走到萧隐良面前,笑呵呵的说道:“姐夫,我叫月如佳,最喜欢打马球了,你有没有兴趣,到时候一起。”
萧隐良难得的笑了笑,点了点头。
“姐夫,你是药王谷谷主的弟子,有没有什么神药,能够让我快速成为天下第一高手?”
萧隐良被他的问题问的一愣,反问道:“你想成为天下第一高手,你想做什么?”
大家都奇怪的看着他,难不成这个小小的小弟,还有什么了不得的大梦想不成。
月如佳被大家看的有些脸红,都红到脖子上了,有些支支吾吾的说道:“没啥,就是有几个家伙,仗着自己父亲是将军统领,学了些手脚,老是欺负我,就连那些小姐也总是被他们吸引,我想等我成了天下第一,我一定要好好地教训他们一顿。”
“哈哈哈哈!”
他的话一说完,屋内响起了哈哈大笑的声音,大家还以为他有什么梦想,感情就是为了去炫耀一下。
萧隐良摇了摇头,表示没有。
月如佳有些低落的返回了座位。
“办法也不是没有!”
就在他低落的回到座位上的时候,后面的萧隐良有些不忍的开口了。
真的有!
他立刻抬起来,转过身,一下子扑在姐夫身上,可怜兮兮的说道:“我就知道,姐夫你最好了。”
他说完,将手伸向萧隐良。
其他人也好奇的看着他,难道还真有药?
这要是真的有,恐怕药王谷早就被夷平了,怎么可能留到现在,不说朝廷不能容忍这么多江湖高手,就算是上江湖有名的,一宗两阁三庄六大势力,就不会放过他们。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想什么呢,武学没有捷径,我身边有一个护卫,和你的年龄差不多,但身手还算可以,我把他介绍给你,你跟他学习学习,日后就算不能成为天下第一,也足以完成你得心愿了,”萧隐良一下拍在他的脑袋上。将他的白日梦早些拍醒,严厉的着说到。
“呃!”
月如佳伸出的手晾在空中,有些呆住了,然后有些恼羞成怒的嘀咕着:“跟我差不多,就算他从娘胎里开始练武,那又能够有多厉害,要找武师,府上就有,而且比他厉害的一抓一大把!”
萧隐良见他没有兴趣,也没有过多解释,轻轻地笑了笑。
其他人也如负释重的松了口气。
“我饿了!”
就在大家打趣月如佳的时候,在一旁等了许久的月如音捂着肚子叫到。
老祖宗离她近,马上说到,“老大饿了,赶紧开饭!”
老祖宗的话,在月家就是圣旨一样的存在,一家人赶紧去餐厅开饭了。
萧隐良上前扶着月如音,这次她没有拒绝的,大概是急着吃饭,没有纠结这个吧。
大家刚刚吃过早饭,就有门子前来报喜,说是今天朝会上,皇帝已经下旨,正式晋升月星辰为礼部尚书。
正二品大员,以后就可以着紫袍官服上朝了。
老太太高兴的很,当下重赏了门子,一个人饭也不吃了,开开心心的去佛堂念经还愿去了。
其他人也都很高兴,只有月星海和月如鸿知道这次朝堂博弈不简单,如今太子和端王斗的如火如荼的,皇帝似乎也有意看着他们争斗,更加纵容了这种风气。
如今晋升了一个内阁阁老,只怕是一直秉持中正的老首辅大臣,也将要致仕了。
两人对视一眼,虽然月星辰晋升对月家来说是好事,以后也能更好的自保,只怕以后就不能中立了,太子和端王必须选择一个,到底是选择谁,恐怕将关乎月家几百人的性命。
幸好月家从太祖朝就开始立功,又搭上了常平王,与皇室结为儿女姻亲,算是皇亲国戚,太子和端王倒也不敢强行相逼。
没过一会,便有人送上拜帖和礼单,却没有人来,只是送了礼物,是常平王府上送来的,常平王是皇帝亲弟弟,平日里喜欢风花雪月,却也是消息灵通,这才第一时间送来拜帖。
常平王府上的下人刚走,就有禀报,说是太子府的一名詹事,以及端王府一名记事,送上贺礼。
这次到也不能像对待常平王府上那样,有夫人就可迎接。
这次是月星海和月如鸿亲自出门。
“两位大人,太子殿下让下官来祝贺月尚书高升,送上薄礼,还请笑纳!”
“端王殿下还在宫中,未能亲自前来,特命我们前来,祝贺月尚书,一点薄礼不成敬意,王爷交代了,回头他会亲自登门祝贺!”
两个身穿青绿色官服的官员,一点架子都没有的说到。
这两人官职都比月星海和月如鸿高,除了月如鸿是清贵的翰林,以后前途无量之外,最多的就是摄于镇安伯府和月星辰的名声。
“家兄不在,下官代他多谢太子殿下和端王殿下,二位大人请到正厅奉茶!”月星海拱手说到。
“月大人客气了,还有公务在身,不便久留,改日再来叨扰,告辞!”
两人热情的拒绝了,然后转身互相看不顺眼的冷哼了一声,各走各的离开了伯府。
自从太子和端王府上来人之后,陆陆续续的有府邸上门。
在京城,不要小瞧任何人,各有各的消息来源,不管是宫里的太监宫女,各衙门的官员使吏,都是消息源。
就连那街头要饭的,你都不要得罪,兴许人家能够与那位大官说上话。
这不是一句玩笑话,曾经就发生过一件事,当年有个尚书府的公子哥,在街头看到一个叫花子,闲的无事去踹了人家的窝。
这下可是捅了马蜂窝了,没想到人家只是因为被牵连抄家,无奈要饭。
而他的小姨是当时内阁首辅的小妾,一句耳边风,将那个尚书弄去边关守城去了,那尚书到死都不明白为什么。
直到那个首辅大臣也落罪,小妾自己交代才真相大白。
从那以后,建安城中街上的叫花子明显减少了许多,那些贵公子也收敛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