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人生无悔(一)
章晓菀没有发现若乔那本重获新生的同学录有何异样,她一脸惊讶地问:“你怎么让我第一个写?”
章晓菀向来无所顾忌、声音洪亮,若乔的余光似乎能察觉到萧梓舟朝她们的方向看了过来,她努力使自己保持轻松自然。
好在章晓菀很干脆——即便她清楚自己和沈若乔还没好到能够启封同学录的程度,仍未犹豫半分,提起笔,思索片刻,在第一页顺畅地写下:
成为你的朋友,我感到很荣幸。我很佩服你。感谢你和沈依乔对于人生的精彩呈现。我相信你会越来越好,加油!
后面附上了自己的大名和qq号,顺手递给了江盛,说:“该你写啦!”
江盛正在琢磨一道函数题,他被章晓菀突然递过来的同学录下了一跳,却认真地对若乔说:“让我带回宿舍,好好想想再写吧,写好了给你送回来。”
过了两天,江盛把同学录还给了若乔,还附带说:“我很认真写的。”
回到家,若乔才发现,除了留下他们村里商店的座机号码和自己的qq号,江盛还写了整整一页“肺腑之言”:
沈若乔同学:
你好!
你们姐妹一前一后两本同学录提醒我毕业真的就在眼前了。高中三年很苦,但说真的,我很舍不得它。今后,我也一定会很怀念它。
上高中之前我只来过宜田一次。我家在江河村,没有市区里这么多书店和快餐,没有好学校,没有好医院,但是在那里看到的天空更高远、河流更清澈,那里有我最牵挂的爸妈,那里是我永远的精神归宿。等高考结束,如果你们有兴趣的话,可以过来转转,散散心。
来到七中之后,我的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除了学习上我进步了,更重要的是认识你们姐妹、晓菀、萧梓舟、张致、小波这样的朋友。说真的,一开始我确实担心,我这样一无所有的人,会不会在你们面前抬不起头。后来,事实证明,我多虑了。你和沈依乔阳光开朗、热情友善,当然老天爷对你们也很好,幸福的家庭、美好的形象、聪明的脑袋和健全的性格都给了你们。在我眼中,你们的成长似乎是无忧无虑的。可后来发现也不是,尤其是你,曾经大家都叫你“综合王”,文科成绩更是拔尖,在这样的情况下你竟毅然选择理科,挑战自己的弱项,我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心里除了佩服,也只有佩服了。
你的生活可能因为这个勇敢的决定多了一些烦恼,但是请始终相信自己——凭你的天赋与能力,大路越走越宽阔。
再说说我自己,我曾经羡慕过包括你们在内的同学,觉得自己不够幸运;随着自己渐渐长大,我发现,我也没有不幸——至少,我脑袋不算笨、有书念、有指望,可能这已经是一种幸运了吧。当然,对于我而言,只有吃够了读书的苦,才能少吃生活的苦。
我会始终这么努力,让自己和爸妈少吃点生活的苦。我曾经和现在以及将来唯一能做的,就是拼命学习。你曾经问过我,为什么体育课不去和其他男生打篮球、踢足球;你还问过我,有没有除了学习之外的兴趣爱好。哎,很惭愧,篮球足球我都不会,也没有其他的兴趣爱好——我似乎,只会读书和考试,也只能读书和考试。
不知道你有没有理想的大学,我已经有目标了。我要去上海,学一个今后很能赚钱的专业。你的目标一定也很不错,理科高考只能在短期局限你,你依然是“综合王”。加油吧!祝我们大家都有个好前程。
你的朋友江盛
江盛开了个认真的头,之后若乔的同学录便在高三顺利地流转开来,并在短时间内迅速被填满。学习间隙拿来翻一翻,若乔惊讶于学校里竟有这么多人“佩服”她、“感谢”她;更有很多人觉得她“知识面广”“好像什么都懂”;当然,评价最多的,是“灿烂的笑容”“爽朗的性格”“感染了很多人”。
若乔早把自己看成了一个“笑话”——放着如今沈依乔那般紧张有序又身心愉悦的日子不过,非要千难万险、手忙脚乱地补救自己的天分缺陷。如今同学们的赞美与祝福,似乎是肺腑之言——十六七岁的人儿,说不了什么假话——却又似乎多有宽慰之意。沈若乔感激之余,多少有些愧涩与遗憾。
只有陈方圆,让若乔单纯地欣喜。不知道这男孩花了几个晚上、剪坏了多少本《天下足球》才拼凑成了给若乔的同学录“作品”。
只见对开的两页上错落有致地贴着c罗、卡卡、劳尔、欧文、杰拉德、兰帕德……在这些剪影边,陈方圆手绘了人物对话,若乔顺着看下去:
c罗:沈若乔,听说你特别喜欢我,等你长大了,要来曼彻斯特现场看我踢球哦!
卡卡:等她长大,说不定你就转会了。
劳尔:那你们就都来皇马!若乔妹子,记得来伯纳乌为我们加油哦!
杰拉德:若乔妹子,你英文那么好,将来一定要来英国留学啊!我请你利物浦看球。
兰帕德:切尔西没啥好学校,不过可以来看我,哈哈!
……
一张张剪影,一句句玩笑,都是沈若乔在零零落落的平日里,有意无意说出口的“喜欢”,也是陈方圆在断断续续的相处中,有心无心听到心里去的“记得”。为了不破坏“剧情”和“画面”,陈方圆仅在右下角小小地留下了手机号和qq号。
沈若乔明白,在这样的时代,qq足以满足大家长久联络的需求,同学录的意义,并非记载联系方式,而是在这小小的本子上、在高三末尾紧凑的时空里,为青春留下一份可以看见、可以触摸、可以感受的真实。七中高三年级有近千人,若乔的蓝色本子在高三的教室间飞舞了一个月,密密麻麻地也只能留下百来人的笔迹。他们当中,有章晓菀的简洁利落,有陈方圆的真情倾注,有江盛的思想流露,还有更多人的真心祝福。这一切,都是沈若乔最想看到的他人眼中的自己。在十八岁的那一年,她害怕孤独、害怕被遗忘、更害怕被轻易拿来同孪生姐姐比较。她需要真挚的表达来告诉她,有人在意她、关注她、懂得她——她觉得,只有这样经历过被某个旁人饱含深情、目光炯炯注视过的青春,才不辜负流淌的岁月与奔涌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