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回乡抗日

第三章 回乡抗日

就在日军飞机轰炸邯郸县城前三个小时,李轩与季雪莹按照高明老师所说回乡抗日的上级指示离开了母校,撤出了即将被毁于一旦的邯郸县城。李轩与季雪莹俩人的家乡都在邯郸县的西南边鄙。所以他俩离开母校后便结伴而行。

走出县城西门,越过城西的京汉路后,他俩便沿着邯(邯郸)长(长治)公路徒步向西走去。

因为邯郸城即将燃起战火,所以在邯长路上向西逃难的人蜂拥而至。这些人大多都是城里的老百姓。他们为了躲避城里的兵燹,拉儿拽女,扶老携幼,一路向西疾行。李轩、季雪莹夹在众人之中黯然神伤地无语走着。

突然,李轩发现一位七十岁开外的羸弱老大爷,吃力地推着一辆独轮车。由于车上载着的粮食和衣被及生活用具较重,在通过一截坑洼不平的路段时,小车左右摇摆,搞的老大爷左右摇晃,躬着的骨瘦如柴身躯连连打着趔趄,差点儿摔倒。

李轩急忙上前,扶住老大爷让其站定,而后,从老人手中接过推车说:“老大爷,让我替你推一会儿吧。”

满头大汗、气喘吁吁的老者,一看是位年轻的后生要替自己推车,自然是感激不尽,连说:“谢谢,谢谢。”李轩一边说不用谢,一边问老大爷:“您这是要到哪里去呀?”老人一脸奰怒地说:“该挨千刀的东洋小鬼子,要在邯郸城里扔炸弹了,搞的我们这些祖祖辈辈生活在城里的人,有家不能住,只得向城外逃难,我和全家要到武安山里的一个亲戚家暂住些日子,躲躲战乱。”老人一看李轩和季雪莹穿着一身学生装,便好奇地问到:“你们是学生吧?”李轩回答说:“我们是邯郸乡村师范学校的学生。日本人要侵占邯郸城了,学校被迫停课了。”老人长叹了一口气说:“这些该杀的小鬼子,害的你们连学都不能上。”

就在李轩帮助老人推车时,季雪莹看到一位看样子不到三十岁的妇女,一手抱着一个约有两岁的小男孩,一手拉着一个约有四五岁的小女孩,非常吃力地前行。走了很长时间路的小女孩大概有些体力不支,脚疼难忍,便哭喊着要休息不想走了。季雪莹赶忙走过去说:“大嫂,让我背着小姑娘走一程吧。”这位妇女正在作难,忽见一位学生模样的女子要背孩子赶路,甚是高兴。极为感纫地说:“谢谢大妹子,谢谢大妹子。”

就在他俩帮着两位逃难人走出四五里路的时候,突然在他们身后传来几声巨响,当惊恐的众人纷纷回头向东观看时,只见远处的邯郸城里火光冲天,并冒起了股股浓烟。隐约可见的几架敌机毫无顾忌地投扔着炸弹,一声声巨响接连不断,一团团黑烟频频升空。一见敌机向城里投炸弹,路上的逃难人顿时像炸了锅似的乱作一团,不顾一切地加快脚步,向西奔逃,唯恐敌机向西飞来,轰炸他们这些离城不远的路上人。

李轩与季雪莹分别把独轮车和小女孩交还给老大爷和那位妇女,让他们赶紧赶路。自己却驻足观望着疯狂的敌机。

看着敌机一拨儿一拨儿轮番扔炸弹,李轩义愤填膺、怒火中烧,身不由己地一拳砸在了路边的一棵杨树干上。由于用力过猛,震的树叶哗哗作响,拳头大的一块树皮也被他的铁拳砸的裂纹斑斑。

他情绪激昂地对季雪莹说:“你先回去,我要返回城里与日寇决一雌雄,不杀死几名鬼子难解我心头之恨。”

季雪莹急忙拉住李轩的胳膊说:“李轩哥,你忘了高书记给我们布置的任务了。再说,你手无寸铁,就是跑回鬼子已经占领的邯郸城里,岂不等于回去送死吗!”

雪莹一提老师布置的任务,顿使李轩心胸愤怒的情绪稳缓了许多,他压了压心头的怒火说:“走,回老家,改日定要清算日寇欠下邯郸人民的血债。”

李轩,20岁,身高l米80,长的天庭饱满,地阁方圆,大眼浓眉,鼻挺口阔,双耳健大,五官在他的脸上件件都长的那么大气、匀称。一头鬒发梳成偏背的发型,显得洒脱、飘逸,魁梧高大的颀伟身材给人以器宇轩昂、一表人才的美男子形象。加之在学校过目成诵的拔尖学习成绩与在篮球场上的流畅跑动和精准的投篮。成为不少女生中的白马王子,并成为乡村师范学校翘楚中的领跑者。

季雪莹,与李轩同庚,但比李轩小三个月。1米70的高挑身材,长着秀气迷人的瓜籽脸,脸上有两个浅浅的酒窝,柳叶眉,双眼皮,大而有神的眼睛,不染自红的双唇,透着秀外惠中、天生丽质的青春气息,每有笑意,一排皓齿微露口中,给人以健美之相。特别是其一摇头便飘动的刘海儿和脑后扎着的一条又粗又黑的长辫,显得神采奕奕、娇娆靓丽。宽袖斜扣的白底蓝花大襟,超膝的黑裙,纯白的长筒袜,带襻的黑鞋,这些具有民国风尚的衣装,穿在季雪莹的身上,不仅时髦有范儿,而且更加娇羞妩媚、楚楚动人。

李轩与季雪莹两人的老家相距不足半里,几乎房舍相连,且李轩在村东头住,季雪莹在村西头住,两家人时常碰面,和同一个村子里的人差不多。上小学时,俩人都在李轩村的小学上学,并且是同班同学。而上高小时,又都在邯郸县第二完全小学上学。他俩又是同班同学。第二完小位于李庄村东,由寺庙改建。这是1928年春,北伐军攻克邯郸,邯郸城乡立即掀起革命高潮,毁庙建成的七所高级小学之一。当时,不少女青年冲出家庭,走向社会,进校求学。季雪莹就是三十年代初追求知识、跳出农门、到离家16里远的第二完小上学的新女性。从一个怯弱的小女孩逐渐成长为一名有远大抱负的女子。

相邻的村舍,打小在一块儿玩耍,自小学到师范都是同班同学,使李轩与季雪莹成了两小无猜的青梅竹马。

行至正午,又渴又饿的李、季二人来到了邯(邯郸)武(武安)公路(也称邯长公路)穿其而过的林村,该村离邯郸城有15里,日机轰炸邯郸城的爆炸声仍隐隐可闻。该村不仅是出邯郸城后在邯武公路上第一个较大的村镇,村里有一座俗称“白冢”的据传是秦国武安君的白起墓而远近闻名。而且沿路两侧密布着一些茶寮、酒馆、饭店、客栈,专供行人用餐和休息。往日也是车水马龙,人喊马叫,好不热闹。但今日邯郸城里战火已起,便殃及此地的生意。一些胆小怕事的人便早早关门歇业,也有的是昨晚打烊后今日就没有开门。使此地的生意冷清了许多,一副萧然的景象。

季雪莹看到一家面馆仍在开业,便说:“李轩哥,我们去那个面馆吃碗面吧。”李轩“嗯”了一声,便与季雪莹一同向小面馆走去。

走进小面馆,李轩对店家说:“来两碗面条。”并接着补充了一句说:“先给我们上点开水,渴的嗓子都冒烟了。”

店家一面爽快地应承着,一边到后厨备饭提水去了。

季雪莹大口喝了一碗水,顿觉消除了口干舌燥之感,便焦灼地问正在埋头喝水的李轩:“轩哥,你说鬼子把我们的学校炸毁了没有,两位留校的校长会不会有危险呀?”李轩把头一抬气愤地说:“谁知这些狗日的小鬼子干了多少伤天害理的作孽之事啊!但愿我们的校长和老师们平安吧。”

草草吃了碗面条,李轩向店家付了钱,便与季雪莹起身向店家告辞。老店家有些焦虑地说:“你们快走吧,我也要收拾关门了,别让日本鬼子打过来,我就遭殃了。”李轩向店家说了声:“请您保重。”便与雪莹走出面馆,向西疾走而去。

再往西行,便进入丘陵地带,8米宽的沙石路也变的高低不平、起伏有坡了。由于心情焦急如焚,他俩常走的这段连连上下坡的难行之路,今日仿佛好走了许多,不到一个时辰,便走到了他们上高小时的母校所在地李庄村。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西山烽火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西山烽火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三章 回乡抗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