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会上见闻
一连上课一周,明天就到有会的日子了,下午上完课的时候,迟文雅给学生说了放假的事情,学生一个比一个的高兴,毕竟已经上课了这么多天,也是时候休息一天了。
傍晚的时候,迟妈妈去邻居家借了一辆电动三轮车,因为衣服太多,不好拿。
第二天一大早,迟文雅和迟妈妈就早早的起床,简单的吃了点东西,给老弟和老妹交代了一声,中午去老院吃饭,就骑着三轮车走了。
到地方也就七点左右,但是摊位基本上都有人了,这些都是摆摊的老人了,每次迟文雅赶会总会见到的那几个人,
摊位都已经摆满了,只好在一排摊位的尽头摆着,在镇上赶会是不需要摊位费的,也不用费心,只要来早一点,占着自己的位子就行。
和其他家不一样,迟文雅没有摆什么架子之类的把衣服挂起来,迟文雅电动三轮车上和家里的老过来的折叠圆桌上面铺上白色的布,然后把衣服都放到车上,有序的排好。
旁边卖裤子的摊主是一位胖胖的大婶,这会来没什么人过来买东西,就搭起话来。
“妹子以前没见过你们啊,第一次赶会吗?咱是哪个村的人?”
已经弄得差不多了,迟妈妈干脆就坐在三轮车上和旁边大婶唠嗑“就旁边冯家村的,这不是在家没事情吗,看能不能多个营生。大姐,咋称呼呀?”
“人家都叫我胖姐,就是这镇上的人,我在镇上有门面,开的店,有会了就出来摆摊。”“看样子胖姐也是个勤快人,以后有啥不懂得,胖姐多指点一下。”
“这没问题!”
“知道啦,这不是情况紧急吗?而且我学急救知识可是很认真的,老师都说我学习的很到位呢。而且你知道吗,那老头斜躺在座位上,脸色苍白,嘴唇和中了毒似的,然后我就没有想那么多”其实如果再选择一次的话,迟文雅还是会那么做,但是在老妈面前,先认怂就对了。
“妈,赶紧睡吧,明天还要起来上课呢”
第二天一大早,学生就陆续过来了都拿着自己的书本还有文具。上午讲的数学,先给五年级的讲了第一节课,后面布置作业写作业。这边给六年级的讲一节数学,虽然说孩子比较闹腾,但是还是比较听话的。
11点就下课了。
然后迟文雅和老妈一起把衣服摆了出来,分区域放好,老妈就去村支书那里去广播了。
“注意注意,村东头迟老二家从郑市进了一批衣服,现在成本价卖给大家了啊,只要20元,30元一件,数量有限,想买的抓紧时间了啊。”
这会大家都还没有开始做午饭,就两三个的过来瞧瞧,第一个过来的就是对门邻居家的文大娘,文大娘这个人是最爱凑热闹的,也很喜欢说话,一进门看到院子里这么多衣服就嚷开了“文雅啊,咋这么多衣服啊这都多少钱啊,还挺好看的”
“文大娘,不贵的,你看这边这些一件只要20呢,你摸一下,料子软和,纯棉的,穿上舒服。你拿回去试试,大娘你穿上一定好看。”
迟文雅拿了一件中码的白色印花短袖让文大娘拿回家去试试看,反正到她家就两步路,不费什么时间。
文大娘走后,又来了两位婶子,看着衣服说这件好看,那件也好看,女性就是这样,不管多大年纪都改不了爱美的心。
“婶子,这件衣服才20块钱,然后那边的几件是30块钱,要是喜欢的话都要了吧,也不贵,我这衣服后面去会上卖呢,给咱的都是成本价,就赚个路费钱。”
“行,拿两件吧”
“那我给你挑个适合的码,拿回去试试,要是大小不合适再来换,这样可以吧婶子?”
“行,这衣服我穿上好看吗?”看婶子还有点迟疑,迟文雅肯定的说“好看,这件衣服你穿上肯定衬肤色,还显得气色好,你回去试试,穿上肯定好看的”
送走了两个婶子,又一下子过来了好几个大娘婶子的,文大娘也过来了,看着文大娘身上穿的还挺好看,走的时候每个人都拿着两三件衣服。
到了中午一点还不时的有人过来,迟文雅中午忙的就扒拉两口饭,两点学生就又要开始上课了,迟文雅就让老妈招呼着,先去算了一下账。
不算不知道,就一个午饭的时间,就收到了两千块钱,衣服卖了一小半,看样子下次赶一次会衣服基本上就可以卖完了。
数了一下,衣服还剩有一百二十多件,女士短袖卖的是最多的,小孩的卖的也还好,就是裙子卖的倒不多。
下午上课的时候,迟文雅还是干劲十足,给学生一起上课,讲的名著故事,孩子听得津津有味。
一下午的时间家里都没有断过人,一直都是老妈招呼着,迟文雅把西屋的门一关,外面的声音一点都影响不到学生学习。
“好了,同学们,今天的课程今天就到这里了,老师给大家布置一个作业,回去写一篇今天听完西游记的感言哦,不限字数,可以写一下你对故事中的人物的看法,明天要上交给我的哦,写得好的,老师奖励一根冰棍。”
“好了,收拾一下自己的东西回家吧。记得明天交作业,不要偷偷去河边玩。”
“呼~好累啊,母上大人你也辛苦啦,赶紧去休息一下吧,小的去做饭。”
“你也歇会吧,你妹正在做饭呢,给,这是今天收的钱,你算算看今天卖了多少?”
“得令”
迟文雅把上午收的钱和下午收的一起,数了一下有两千八百块钱,至少成本是已经收回来了,剩下的衣服卖的钱就是赚的了。
和老妈商量了一下,这几天也没少让村支书帮忙,就买了瓶酒,让迟爷爷给村支书拿过去,一起喝了两盅。
白天虽然很累,但是晚上迟文雅一直都睡不着,想着明天要给李姨打个电话,让她再寄来两千块钱的衣服,货款去农村信用社打给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