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汉奸崔立
西面元帅崔立看到金国政府岌岌可危,便暗中投降蒙古,并结党营私擅立梁王监国,企图推翻金哀宗的统治地位。崔立一向是个投机分子,哪里有风就往哪里倒。
崔立本姓尹角。他幼儿时,家境穷困潦倒,常常是捉襟见肘。后来,他依靠寺僧救济谋生。长大后,正好赶上蒙古人攻城略地,金国皇帝金宣宗为了稳固地方抗蒙武装力量,便封建九公。崔立见状便投奔“九公”之一的上当公,张开时任知州。后来,张开被敌人打得溃不成军而落荒而逃。崔立进入金国并给当朝朝廷上表,希望得到金宣宗的重用。
猛不丁冒出一个上当公干事,金宣宗便着手派人调查此人的履历,方发现:崔立要才干没有才干,要战功没有战功,属于滥竽充数之辈。金宣宗便将崔立求仕请求驳回,崔立也为自己没有官及三品而感到羞耻。这个泼皮无赖只好坐等时机,一旦天下大乱,好有机会能够抛头露面。
如今,金哀宗撤出汴京,为的是联络地方金国军队,重整旗鼓收回山河。金哀宗临走,便把戍守京城的重担放在了崔立肩上。崔立蓄谋已久的计划悄悄进行着。
一日,他带着部下包围了宰相执事厅,闯进去,质问宰相:京城戍守已交给咱们了,你们说下一步该如何进行?两个宰相一看崔立手持利刃,方明白来者不善话里有话。便急忙陪着笑脸道:“别着急,慢慢来,这件事情好商量。”崔立看到他俩一再拖延,便撂下狠话恫吓说:“你俩商量好了才说,不要揣着明白装糊涂。”言毕,崔立用剑一挑门帘便气呼呼地走出来。
两位宰相见势不妙,便紧紧地跟了出来。他俩刚出执事厅大门,崔立部下持刀拥上去一顿乱砍,顷刻间,两位宰相便呜呼哀哉。不仅如此,崔立率领士兵冲进宰相家里,二话不说便翻箱倒柜起来,将搜查到的巨资一一运回自己家里。
为了安抚民心,崔立召开群众大会,他慷慨激昂说:“两位宰相误国,我把他们给杀掉了,为你们谋得一条生路,你们愿意吗?”
老百姓只管吃饱肚子,过上安稳日子才是,哪里有那么高的政治觉悟?再说,你们当官的杀当官的,关老百姓什么事呢?于是,大家异口同声道:“愿意!我们愿意!”
崔立清了清嗓子,高声说道:“既然大家都愿意,那你们就听我的,现在金哀宗已经逃跑,不管我们了,无奈,我们只好另立皇帝,我们可以立卫绍王的太子为帝。”
崔立继言道:“想当年,卫绍王被权臣胡沙虎杀害,太子也被废了,现在决定封梁王为帝,你们同意吗?”
大家闻言,又是口径一致道:“同意!同意!”
崔立觉得明面上过去了,不禁笑逐颜开道:“好!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其实,崔立有他不可告人之目的:当年,金蒙和议中有一条,就是让卫绍王公主嫁给成吉思汗,如此看来,崔立立梁王,在蒙古窝阔台看来,梁王就是自己的亲舅舅。以后,蒙古就不会进攻了。
崔立跟朝中官员一商量,大家只好顺水推舟,再说,崔立胆大包天,连宰相都敢杀,谁要是敢作对,谁就做刀下鬼。
刘祁知道不能推辞了,就写了草稿,一并交付元好问审阅。过了一两天,尚书省一个同事来找刘祁,说:“上面领导要召见你!”刘祁迫不得已,前去尚书省。
到了尚书省,一开始谁也没有提到写碑文这件事,只说尚书省招待王若虚以及诸公同聚会饮,刘祁内心惴惴不安。刘祁进入贵宾室,就被引见到左参政幕府,刘祁看到参政刘谦甫,二人寒暄了几句,刘谦甫遂举起酒杯对刘祁以及同去参会的麻信之说道:“郑王刻碑之事,就有劳各位了,你两个做这件事情很好,领导很看得起你!”刘祁与麻信之不约而同谦让道:“不敢不敢。”
相叙不多时,刘谦甫推说有事便先行告辞。
刘祁发现资深学者王若虚也在,便向前举杯共饮。酒过数巡,日头将要落山之际,刘祁与麻信之起身就要告辞。
元好问对他俩说道:“省门已锁,今天又喝酒了,你俩就在省中留宿吧!”二人不知怎么办好,便同意住在了省中。等到长上明烛时,元好问提倡道:“你俩给郑王撰写碑文,今天晚上就能写好了。”刘祁说:“有诸公在,诸公应该来做这件事情。”
文学泰斗王若虚对刘祁说道:“这件事情郑王已经告知众人,要请太学中的名士来作,刘公如果坚决拒绝,假使让郑王知道了学士们不肯作,就是说郑王献城是错误的,那么,郑王要是衔恨于心,则缙绅们都会受到牵连。这就是你一个人累啃了大家伙。况且你有老祖母、老母亲在堂,如今一触碰郑王锋芒,那么会殃及亲族,你还是深思熟虑权衡利弊为好。”
刘祁一个劲地说,自己一介布衣没有资格来写。
僵持良久,刘祁说:“我既定草稿,不当之处,还请诸公改命他人。”
诸公没有一个答应,便催促刘祁赶紧完成任务。
刘祁见状,深知自己脱不了干系,便说道:“我素来不知道用什么体裁来写,今天晚上大家在一起共同商议这件事情吧!”
于是,元好问引纸落笔写草稿。碑文写好之后,元好问展示给王若虚以及刘祁等人,请他们看看文中有什么不足之处。就这样,碑文顺序都是元昊一个人来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