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2个弟弟
“然也。”宗老点点头,此处除了他与这老者,就只剩永远离不了院子的婢女,他不必忌讳什么,将事情直接说了出来。“今日已传回京中的消息,何叔达没有推掉湖阳的封地。”
“可那些道人不是已经到了好几日了吗?算上路上耽搁的时间,怕是何叔达的奏疏还没到河南,道人就动身了罢。”
这庄园虽不许人出去,但并不禁止外面的人进来。老者家中的一晚辈曾于日前到宛城,跟老者说了郡治外面道兵的事情。
“若不备好手段,我怎会唤人来呢?”
召集宗室来宛城的人是宗老,当日在郡守府前带人退去的也是宗老。他此前在府前闹那么一遭,一是向外表明宗室的态度,二是要为之后的谋划找个借口。
宗老在来宛城以前,就已经安排好道兵的事宜,也正是因为如此,那近万道兵到宛城的时机才会如此巧妙。何苗若不是亲自嘱咐郭大去京中,只怕他现在还在苦苦等待天使传来的诏命呢。
“可就凭那些道兵...”老者疑惑道。
何苗到南阳时,并未遮掩手下的人马,但凡是有耳目的大族,都不会不知道何苗手中的兵力有多少。
“凭那点道兵当然奈何不了何苗。”宗老已经换好常服,坐到了老者身边,说道:“高祖之计,够我刘氏吃到千秋万代啊。”
“老哥哥的意思...”
”此乃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之计。”宗老解释道。
老者听完宗老此言后,默默沉思,脑子里转了一圈,也想不出这暗度陈仓为何意。
宛城既已被围,且又是宗老的计策,以老者对宗老的了解,此事绝不会不了了之。他能猜到宗老一定会对何苗动手,但是他并不知道到底哪里有能制住何苗五千余兵马的军力。
即便以南阳人口之充盈,辖内郡兵之数也不过千余。南郡、江夏两郡比不了南阳,两郡之兵加起来也只能与南阳郡兵持平。
荆南四郡虽是地广,可四郡一共也只有四十五县,人口加起来也不如南阳多。且境内又多蛮夷,定是抽不出兵士北上的。
荆州刺史部便是抽调一州之兵,也不见得比何苗兵多,除非王叡能说动大族,集世家之兵共击南阳。但以王叡那番只好清谈的性子,怕是聚拢了足够多的兵士,也不见得能打过何苗。
再说了,其他大族会帮王叡击何苗吗?王叡虽是世家出身,却是琅琊人,何苗再怎么不堪,却也是南阳子。
“宗老莫不是要在族中抽调青壮起事?那可万万使不得啊。”
思来想去,老者觉得宗老也就只能走这一条路,可宗老虽是德高望重,亦不可能让舂陵各支刘氏子乖乖听话、举旗为兵。
且不说各家不会在没收到家主之令之时,就点出刘氏子听宗老号令。
更紧要的一点是,舂陵宗室这个身份太过敏感,若他们真是举起刀兵,何苗会如何应对不说,朝廷又会有怎样的反应呢?
舂陵宗室特殊就特殊在,他们既能跟前汉扯上关系,又与光武是同支。就算是一母同胞的天子血脉,亦会因争抢权位而斗个你死我活,更别提舂陵这一支了。
不管刘氏的皇位是落在和帝的嫡系上,还是轮到清河、河间二系承嗣,都会对舂陵宗室防范有加。
宗老听到此问后,摇了摇头。
此状落在老者眼中,老者又问道:“若宗老不在此处筹谋,还能从何处召到兵士呢?”
“为兄自有计较,
贤弟安心即可。”
宗老缓缓说道,若这老者能猜到他的筹谋,宗老自然不会多做隐瞒,但他既然没猜到,宗老也不会透露更多的消息。
“为兄虽不征召族中子弟,可有一事还需贤弟助我。”
“老哥哥有话直说,我这个做弟弟若能帮到,定不会推辞。”
老者说完话后,宗老屈身靠近老者耳边,说道:“为兄家中虽是殷实,但召那些道兵来此,已经耗费了巨资。故此,为兄想让贤弟去说服旁人,让他们往家中去信一封,筹些钱粮出来。”
若按郡兵服戍时耗用的粮草来论,官府每月要给一名郡兵备上一石的粮草,但宛城外面的道兵每日的吃食显然不能与那些从家中带粮的戍卒相比。
道兵们在路途中所耗费的钱粮,是由宗老寄出去的宝物筹换的,光这一项,已掏空了宗老半辈子的珍藏。
此外,宗老又在宛城郊外置办了不少的宅院,专门安置那些手下众多的道长。就如林初看到的情景一般,除去院落外,宗老还在其中留下了足够其食用一月之粮。
既然宗老是召集道兵的人,自不可能厚此薄彼,只管那些实力雄厚之人。没多少手下的道士虽没分到宅院,可宗老不可能在每日的餐食之上,亏待他们。
那些空置的宅院没花多少钱,可要论粮草,宗老可足足备了六十万石。这六十万石粮的泰半已经分出,在舂陵宗室们所居的宅院中,还剩下十数万石粮,以供不时之需。
两项支出下来,宗老虽不至于说掏空了家产,可也无余力再筹措更多粮食了。但是对付何苗的杀招所需的粮食不会比这些道兵耗用的少,宗老也只能向其他族人求取了。
“以老哥哥的威望,此前在院中但凡说一声,必不会有人敢不卖面子,为何又要让弟弟去与小辈说呢?”
宗老知道这老者平日说话就是这样,也没有觉得他是在推辞。
“族中诸子已对我生了些怨气,我此时说话,他们虽是会听,但若后面事情有变,再需他们出手时,他们就不一定肯卖你我面子了。
我本不欲以钱粮之事求人,可为兄家中拿出这么些粮草已是勉力支撑,若无旁人相助,后记就会功亏一篑。“
宗老的语气中有一丝哀求,亦有一丝无奈。老者完此话后,却没有注意到其中的语气,而是惊起问道:“以老哥哥的家资,怎会...”
“早在何叔达未至南阳时,为兄已将各县庄园中的存粮统统运到了宛城,加起来足有八十万石。为兄就是现在变卖家产,也一时难以再筹出足够的粮食来。因此,为兄才把主意打到了族人身上,羞哉!羞哉!”
宗老说完话,将脸扭到一边,叹了两声。
“老哥哥还需多少粮食?”
“六十万石足矣。”
能到宛城庄园的宗室,少有家中贫困的。家中富裕的出个数万、十数万石粮,家境稍次的凑个几千石,这六十万石粮对舂陵宗室们来说还真不算是难事。
“老哥哥放心,弟弟一定将此事办妥。”
老者做出承诺后,宗老亲自将其送出院门。
事涉兵事,当然要速战速决。实际上,宗老的筹谋并不需要这么多粮,他与老者所说的八十万粮,亦有四一之数是凭空捏造。但以他所想,他这个宗老又不是开善堂的,他为何要用自己的身家替旁的族子做嫁衣呢?
居高位者,皆是面厚心黑之人,这宗老也不例外。
···
田大壮与其他道友议完事后,带着几个师弟径直往所居的宅院走。待他们进了院门,不担心有人跟踪、偷听后,田大壮的师弟终于忍不住说道。
“那主谋之人不是什么好货,我等已经将人带到宛城来,可他们倒好,随便找个借口就将我们打发了。还有那些个本地道人,仗着有人相助,对我等颐指气使的,眼睛都要飞到天头上去了。”
不仅是田大壮,他的其他师弟也认同此言,可他并没有出言附和,而是回道。
“都是些细枝末节,你我师兄弟只需把事办好,在南阳站住脚,便可让上师多带些人手来南阳传教,这才是紧要之事。”交到完出言的师弟后,田大壮又扭头对着其他师弟,说:“你等可明白了?”
“师兄说的是。”
众人都如此回答,但先前说话的那人又开口道。
“师兄还是心太善了,要依我,等到事成之后,非给那蔡抱子好瞧不可。”
蔡抱子是蔡阳县人,其道号一字取于地名,一个取于《老子》“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故自号蔡抱子。
田大壮闻言,轻笑了一声,问道:“你要如何给他好瞧?”
“师兄不是带回来个壮汉嘛,那蔡抱子说自己修炼内外真法、颇得其意,不如让人去给他破破功,看是他的内外兼修厉害,还是师兄在路上捡到之人厉害。”
“你啊你,就喜欢动这种鬼脑筋。”
田大壮没说赞成,也没说反对,但他的师弟知道,田大壮该是默许了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