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封后诏书
破了西南之后,再灭岭南,自然是易如反掌。
等大战告捷,凤瑾返回京城之后,已经是六月份了。
而在这期间,不知从何处传出消息,说是当年孝惠太后生下的十三皇子——也就是当今陛下,其实是位公主。
只是孝惠太后当年为了保住自己的皇后之位,而将公主假称是皇子。
本来还有几个读书人想闹一闹,但想到先前陛下去平定淮南那次。
朝中那么多人,被内侍府掌印太监沈潋,以莫须有的罪名就杀了。
如今陛下登基第一年就平定了三藩,谁知道回来之后会不会大开杀戒?
那些想要口嗨一下的言官,眼瞅着朝中真正掌握实权的官员,一个敢说话的都没有,也都不敢做声。
谁的命不是命?
就算是那些以撞柱死谏为人生目标的言官们,瞅着陛下平定三藩一个不留的架势,心里也犯怵啊。
在上朝时,凤瑾察觉到了气氛不对劲,但却一句话都没有多问,安排好朝中之事后,便直接退朝了。
下朝之后,御书房里。
凤瑾瞅着手中刚刚拟出来的诏书,越看越满意。
而正在这时候,景寒川匆匆从外面走进来。
「陛下,臣听说……」
「你听说了什么?」凤瑾轻笑一声,抬眼问道。
景寒川这才算是冷静下来,深吸一口气说道:「先前陛下御驾亲征之时,朝中便开始传出谣言,说陛下其实是位公主……」
「这是实话啊。」
凤瑾点点头,笑着说道:「这消息是朕离京之前,让沈潋放出去的。」
闻言,景寒川愣在原地好半晌。
凤瑾难得笑着开口解释道:「朕想着,他们若是敢在这个时候做些不该做的,那朕班师回朝之际,便是他们的死期。」
事实上,凤瑾这么做,也只是为了试探一下朝臣的态度罢了。
如果那些人闹得够凶,她回朝之后,就直接以谋反的名义,把那些人都杀了,坦白身份的事日后再谈。
毕竟她手里有兵,还不是她说什么是什么?
但现在,朝中那些大臣们终归还是怕死。
即使她不在,他们也什么都不敢说。
景寒川张了张嘴,一时之间不知道该说什么。
凤瑾倒是心情大好的朝他招了招手。
「过来瞧瞧。」
「什么?」
景寒川下意识的走过去,站在凤瑾身边,一眼就瞧见了她手里的诏书。
封后诏书!
「陛下,这……」
凤瑾说道:「朕说过了,纵使有千秋骂名,也要你与朕一起担着!」
景寒川手指下意识的触上了那明黄的绸缎,始终沉默着。……
凤瑾回来不过一日,朝中的传言便愈演愈烈。
几位嫁在京城中的嫡出公主,都纷纷递了牌子要进宫,凤瑾通通将人拦在外面没见。
反而是永昌郡主说要进宫面君,凤瑾允了。
御花园里,凤瑾看着面前的景芸霜,脸上带着笑意。
景芸霜的小腹微微隆起,眼眸里的冰霜之意也消散了不少。
「有孕了?」凤瑾瞥了景芸霜的小腹一眼。
景芸霜嫁进镇国公府之后,成婚不过三日,张子煜便吵着要随军出征。
时过几个月再回来,景芸霜的小腹已经微微隆起,瞧着像是有三四个月了的模样。
景芸霜颔首。
她也没有隐瞒,直接说道:「臣女得知张二要随军出征后,便服了不少坐胎药。」
她是故意要怀上这个孩子的。
这回轮到凤瑾面露诧异了。
「为何?」
「无论如何,臣女怀的也是张家的骨肉,即便张子煜……死在了战场上……」
说到这里,景芸霜深吸了一口气。
「即便张子煜死在了战场上,有这个孩子在,张家就算是看在孩子的面子上,也要对臣女照拂几分。」
自始至终,景芸霜从未忘记过,陛下要她嫁入镇国公府,是为了要拉拢镇国公了。
张子煜想上战场这件事,她不是拦不住。
可若是她想办法拦了,日后再无战事,张子煜必然会对她心生怨怼。
与其如此,她还不如放任他去。
只要在此之前能有机会怀上孩子便是了。
有了孩子……即便是张子煜没了,对她而言也是一样的。
「难为你了。」
凤瑾将自己指间的扳指取了下来,递给景芸霜,「权当朕送给你未出世孩子的。」
景芸霜没推辞,沉默半晌之后,便开口问道:「陛下御驾亲征这段时日,臣女听闻……」
在听到她的话之后,凤瑾转过头去,笑得跟狐狸似的。
「永昌,你猜呢?」
景芸霜瞳孔骤然紧缩,不敢置信的看向凤瑾。
凤瑾伸手,轻轻抚摸了一下景芸霜微微突出的小腹,低笑一声。
「这世间对女子多有不公,朕也是皇家骨血,凭什么也退却半步呢?世间野心勃勃之辈,没本事的才最该死!」
「所以,兄长他……也是一早知晓?」
「他知道啊,他怎么能不知道呢?」
凤瑾不知想起了什么,笑意更深,「是朕让他罔担了佞幸祸国的骂名,但你放心,朕总归会给他一个名分的。」
闻言,景芸霜再次吓了一跳。
她认真的看着凤瑾,不由得说道:「陛下如今打算怎么做?」
对于景芸霜来说,凤瑾是女子这件事,自然是胜过她是男子。
可她又有些担心,担心凤瑾会因此坐不稳这个皇位。
毕竟若是坐在皇位上的凤瑾被废,景寒川也是必死无疑。
「封后!」
凤瑾勾唇一笑,说道:「任他们跳!三藩平了,宗室皇亲也一早被朕杀得一干二净,他们敢跳一下,朕就敢大开杀戒!」
这句话刚说完,便有小太监快步走来,弓着身子对凤瑾说道。
「陛下,太皇太后娘娘请您去见一面。」
「得,朕还得去哄老太太,你先去见淮南王吧,你们兄妹俩许久不见,应当是有许多话想说的。」
景芸霜微微福身,面上已经没了任何异常神情。
「永昌告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