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授人以渔
这里的孩子对于玩具都相当珍惜,绝对不会出现后世那般把玩具到处乱丢,要大人追在后面帮着收拾的情况。
他们的玩具都放在靠墙的几个立柜里,柜门平时是关着的,钥匙掌握在大姐小兰花手里。
只有经过她的同意才能拿到玩具,玩完了还得检查后再还回去。
没办法,玩具太少,人人都想玩,要是不定好规矩,几个孩子能当场打起来。
最左侧的屋子是吃饭的地儿,和后院的厨房离得最近,前后都开了门,让菜能直接从屋檐下面端过来,就算冬天也不怕端到桌上就凉了。
屋里布置很简单,摆着两张大方桌,每桌都能坐十几个人,后门旁边修了个洗碗的池子,超过四岁的孩子们都是自己洗碗。
正房最右侧是读书的地方,书柜里已经多了不少当下的教材,都是石玉翠从废品站淘换回来的。
书桌上放着不少铅笔头,上面绑着木条,能一直写到底,绝不浪费一丁点。
前面的倒座房有一间改成了仓库,一间弄成了工作的地方,让孩子们在这糊火柴盒,这个年代家家户户都在用火柴,做纸盒子,也成了不少孩子赚取零花钱的来源。
通常糊一千个盒子能赚七毛钱,很累手,而且工序也不简单。
想要做出效率,至少需要三四个孩子同时合作,用流水线的方式,把步骤分开。
刷浆糊,包边,上底,这才刚弄好内盒,外盒也要刷浆糊包边,然后是套内盒,贴花纹,这样一个完整的火柴盒才算是完工。
这活不累,但精细,孩子的手小,力气也不大,用来干这个正合适,做得久了还能锻炼耐心。
毕竟如此枯燥长时间的工作,不是谁都能坐得住的。
兰菱站在窗外,看孩子们熟练地忙碌,心里说不出是什么滋味。
正常的孩子,这些活只在寒暑假的时候才会干,但他们,却是要从早忙到晚。
见她进来,几个大点的孩子都从椅子上站了起来,她们是见过兰菱的,也被石玉翠交代过她所做的一切。
面对她时难免拘谨,双眼中又带着渴盼,巴巴盯着她的表情,生怕她哪里不高兴。
这不是巴结,而是下意识地讨好,因为她出手大方,这些已经懂事了的孩子明白,只要让她高兴,他们以后的日子也能好过点。
兰菱很轻易就能猜中他们的想法,因为她小时候也差不多。
每逢特殊的日子,福利院便会来往许多做慈善的人士,他们开着豪车,一件衣服就能换他们一年的生活费。
兰菱也曾有过卑微和讨好的时候,目光追着那些光鲜亮丽的大人,时刻察言观色,想表现得好一点,让自己以后的生活好过一点。
可惜那些人不了解当时的她真正在想什么,只把她的眼神当作羡慕和贪婪。
在离开前,他们还会说:“小小年纪就学得这么世故,眼睛都往有钱人身上看呢,这福利院都把人给教坏了。”
记得当时院长的眼神很无奈,拉着她的手,什么都没说,院长就像是如今的她,因为她明白,所以不会教训她哪里做错了。
后来她便沉默了许多,开始下意识避开大人们的目光,弄得不少来做义工的志愿者们以为她有自闭症。
她从小就长得出挑,唇红齿白,五官精致,按理说是不缺人领养的。
但她懂事得早,有意识会考察过来的家庭适不适合自己,后来都觉得还不如待在福利院里自在。
所幸院长尊重她的想法,没有把她强行送出去,而俞霏霏,就更不缺人养了。
她小时候简直是真人版芭比娃娃,比电视上的童星还要可爱上几分,性格又大大咧咧,有些傻白甜,来领养她的家庭都要排号。
不过她当时透着傻劲,坚持要跟“最好的朋友”待在一块,死活都不肯走。
记得她有次被一户很有钱的家庭领养过,在那边整天闯祸,故意顶撞大人,不到一个月就被送了回来。
她回来的时候,抱了好多礼物,说是那边的人送给她的。
两个小小的人,在小小的院子里,摆弄着各种新奇的玩具,那段日子,每当回忆起来,都能让她会心一笑。
回过神,她看着面前几个孩子,笑了笑,坐在她们的小椅子上。
目光扫向桌上的半成品,问:“能自力更生,你们不比大人差,一天能做多少个?”
被她询问的孩子脸上沾染上了几分羞意,说:“五千多个。”
“一天能挣三块多,一个月就能顶得上好几个工人了,不错。”
她摇头,“不是每天都有活干的。”
火柴厂虽说需求量大,但也不是无限制的,他们每天提供定量的材料,让居民自行去领,然后统一回收,计件给钱。
如果去得完了,什么都捞不到。
他们也是运气好,才能抢到这一批材料。
看着这个小小的作坊,兰菱回想起当年在某七套看过的《致富经》,里面有一期是专门讲残疾人如何在家自食其力的。
好像是做编织类的手工,把珠子和毛线编织成背包、手包、抽纸盒、娃娃、挂坠、花束摆件……
那些小东西精致无比,栩栩如生的图案,巧妙的造型,在后世或许会让人觉得不足为奇。
但在七十年代,这些华丽又不乏实用价值的东西绝对是个大杀器,只要卖出一个,就能抵得上他们糊半个月的火柴盒。
尤其这里是首都,大多数人不缺钱,只缺物资,根本不愁卖。
她想了想,说,“你们想不想赚更多的钱?”
几个孩子连忙点头,小鸡啄米一般,兰菱笑了笑,“这事我来和你们院长谈,以后就别糊火柴盒了,浪费时间,以后每天抽空做点,剩下的时间都拿来学习。”
“真的可以吗?”
十几双眼睛里,流露出浓浓的殷切,兰菱相当坚决,“我说行就一定行,放心吧,你们这个月就能看到成果了。”
离开前院,兰菱找到了石玉翠,向她说明了自己的想法。
怕说服力度不够,特地让俞霏霏给她传了两本带着参考图案的编织工具书过来。
书上那些层出不穷的花样,把石玉翠的眼睛都差点看花了,连连说:“哎哟,这么精巧的东西,怕是要学了好几年的师傅才能做好吧,我们院里的孩子能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