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 第 347 章

第347章 第 347 章

第三百四十七章

呸!关键时刻谁都靠不住。

湘云翻了个身,贴着妈妈的肚皮听着外面的声音。听了一会儿湘云又翻了一个身,腹诽了一句:怎么今天竟说些什么排量,耗油,性能这些有听没有懂的东西?

没意思!

并没有听到湘云抱怨的秦怡摸了摸自己的肚子,笑得一脸温柔的对丈夫元卿说道:「我看这款就不错,后备箱特别大。」

秦怡不是很懂丈夫说的那些专业的东西,但她懂自己需要什么。

肚子里的孩子眼瞧着就要出生了,既然要买车就买个能放得下婴儿车和小孩子杂七杂八东西的。所以挑后备箱大的,保准错不了。

元卿顺着秦怡指的车型看了一回参考数值,虽说不是性价比最高的,却也是一款不错的代步车。而且这车的底盘高,上马路牙子什么的也不费力。

「大姐给了五千块钱的购车劵,用大姐的名义买还能打七折。再加上我们买车学校会给油补,加加减减算下来,这车用不上十万就拿能下来了。家里的那辆旧车我想着先不着急卖了,左不过一手车也卖不了多少钱。对了,我找了交警队的同学,等新车上牌的时候可以挑孩子的出生日期做车牌……」家里车库够大,旧车不卖也有地方放。

「你这是托人办事呢,还是通知人家孩子出生该随礼了?」秦怡瞪了元卿一眼,觉得这事办得有些不好看。

元卿笑,「反正都是要通知的。」

秦怡想了想又问什么时候能提车?然后俩口子的话题又回到了买车上。

元爷爷去的早,元奶奶一个人将四个儿女拉扯。元卿是老疙瘩,上面有一姐两哥,三人对这个弟弟一直很照顾。尤其是元大姐,对这个弟弟比其他俩个都上心。

元大姐的公司跟汽车公司有合作,春节时汽车公司发了购车劵。元大姐家用不上便问了一回弟弟们,元大伯和一伯都说羊毛出在羊身上,这就是促进销售的套路,加上没有购车需要便都没要。元卿这边因着想换车了,便将购车劵拿了回来。

见是最小的弟弟要买车,元大姐又私下里跟元卿说了一回能打折的事。

为啥没提前说提她能打折,也是这事需要搭人情,过年时人多嘴杂,两个大弟妹都是那种爱计较的人,所以元大姐也不愿兜揽这事。但买车的是最小的弟弟,那元大姐就不能不上心了。

元卿的车还是刚工作那年买的,开到现在都快十年了。车子保养得很好,也还能开。主要是秦怡怀孕了,马上就要有闺女了,元卿便想换台安全性更好的。

元卿上的是师范,毕业后分配到高中做地理老师,今年三十六,工作稳定,收入也稳定。而且地理虽然重要,但压力却没有其他主科老师那么重。可以说,无论从哪方面看都是一份相对不错的工作了。

秦怡今年三十岁,与元卿结婚三年了。她原是急诊科的护士,因工作强度非常大所以怀孕后便辞了工作专心在家养胎。

只是这一闲下来,秦怡自己又觉得哪哪都不自在,最后便在某宝上开了个网店,专门卖袜子。

袜子是秦怡哥哥的小加工坊里生产的。加工坊也是有正经营业执照,遵纪守法,按时上税的,所以秦怡卖的袜子也不能说是三无产品。但也不是什么牌子货就是了。

袜子不贵,而且也没什么保质期,便是一时卖不出去的压仓了也放得住。秦大哥的加工厂一般都是搞批发的,走的是薄利多销的路子。不过自己亲妹妹拿货,不说给个成本价,便是给个批发价,秦怡也有赚头。

加工坊跟快递公司签了大客户合同,秦怡也坐了顺风车,全国发快递每件也才一两块钱。呆在家里,每天上午将网上的订单统计一回,然后用过午饭再去楼下放袜子的车库打包发快递。

因袜子不贵,质量也还行,所以退货率不高,秦怡这几个月也没碰见过难缠的客户。有事做了,人还没累着,这就挺好。

他们俩口子名下有三套房产,一套是元家为了元卿结婚特意给他买的,一套是秦怡的陪嫁,还有一套是元家老宅拆迁,因是平房,屋大院子也大,又在动迁前火速加盖了好多间屋子,所以拆迁时分了一笔钱,还分了五套一室一厅的房子。

元奶奶自己住一套,底下四个儿女一人一套。

如今秦怡和后来拆迁分的那套都租出去了,租金按年给,两套房子的房租也是元卿夫妇的一项收入来源。

其实秦怡当初结婚时原本是没想着陪嫁一套房的,只是他们这座一线城市还有个习俗,就那是结婚时男方买房子,女方负责装修和家电。

如今不像前些年了,现在好一点的装修都能买上半套房子了。而且...若将来俩口子过不下去了,房子是男方婚前买的,这个分不了。而装修什么的,女方也带不走。能带走的家电还都用旧了。

商议婚事的时候,秦大嫂算了一回秦姥姥准备给秦怡多少钱陪嫁,秦大哥又要给他唯一的妹子多少陪嫁,在心里数了一回便提议买套小房子做陪嫁得了。

一来房子是婚前自己买的,什么时候都是自己的。一来就算将来俩口子掰了,秦怡也有住的地方,不会住在家里。

秦怡工作这几年也有些积蓄,也认可秦大嫂的建议,于是加加减减,东拼西凑的,她就带了一套不算太小的房子出嫁了。

还没结婚就先想着离婚时怎么不吃亏...这也算是现代人对新生活的另一种向往了。

~

在他们这里高中老师的工资并不高,但胜在工作稳定,还有寒暑假期。夫妇一人在两边家人的帮衬下就这么过上了虽不富裕却年年有些结余的小日子。

去年夏天,秦怡怀孕了。虽说医院的同事都挺照顾秦怡的,可再照顾秦怡也是急诊科的护士。而且因为照顾她,护士长不给她排夜班,其他的同事就得多上夜班,虽说大家都没什么怨言,可累不累的秦怡却是看在眼里的。

她原想着换个科室,后来与一个生一胎的同事聊天,说起了看孩子的事后就改了主意。

秦家和元家的老爷子都没了,一个没了好多年,一个则是没在秦怡上大学的时候。

元奶奶年纪大些,身子骨也耗损的更严重些。老太太喜欢一个人住,不过大多时候都会被元大姑接到她家住。早年还能给儿女看看孩子,这两年谁都不敢累着她了。

秦姥姥的身子骨还不错,年纪也没那么大,可问题是她这会儿正在给秦大哥看孩子。秦大哥要了一胎,老大刚上小学,老一才一岁多点。俩口子忙他们那个小加坊,家里和孩子便都交给秦姥姥了。

元奶奶上了年纪,秦姥姥又腾不出手来。秦怡坐月子都不定有人侍候,还是秦大嫂花了大价钱提前给秦怡定了个月嫂,这边一生产,那边就下户。

秦大嫂为人做事极为敞亮,而且心计手腕比秦大哥强了一倍去。

她会主动给秦怡请月嫂,还是为了她自己和两个孩子。毕竟小姑子坐月子的事你不主动处理,她男人和婆婆就得想办法处理。

他们能想什么办法?

自然是叫她回家带孩子,婆婆去给小姑子侍候月子呀。

这是侍候月子的事吗?

不不不,这特么就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的事。

婆婆肯定先侍候小姑子月子,然后再帮小姑子带孩子,最后的结果就是要么她成为家庭主妇,要么就是雇个保姆。一想到这个发展趋势,秦大嫂便慌了。

他们俩口子早出晚归,一天天的不着家,婆婆带孩子不比外人带孩子要放心?

而且婆婆在他们家,不光有人带孩子,回家还有热饭好汤喝,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的,一应大小事都不用操心。

至于婆媳关系...做生意的秦大嫂还能和好脾气的秦姥姥处不好关系?

没可能的。

秦大嫂先以坐月子的老思想和新科学说事,然后又说月嫂如何如何好,那一天天的养生汤就没一顿是重样的。最后更是摆出托人找关系各种打听的姿态,花重金给小姑子请了个金牌月嫂。

又说什么产妇最好能坐一个半月或是两个月的月子,还跟大家商量了一回这个月嫂是雇两个月还是一个半月。

一通操作下来,老公满意了,婆婆满意了,就连小姑子也感激的不行。而秦大嫂呢,留下了婆婆,避免了不放心的外人带孩子,还保住了她出门工作的机会,还得了所有人的夸赞,这单买卖稳赚不赔。

至于说花出去的钱...拜托,小姑子生孩子你不随礼呀?

你将人家亲娘扣下来了,不给人点补偿呀?

这钱呀,花的值着呢。

←_←

话又说回来,秦怡那边还在想着孩子生下来怎么带呢,秦大嫂就干脆利索的将月嫂都给她定了两个月,于是秦怡也就不好意思再打亲妈主意了。

亲妈要照看两个侄儿,婆婆又上了年纪,外人秦怡也不放心,而且雇个保姆的钱比她工资还多。

社会新闻上多少保姆虐待老人孩子的就不说了,更恐怖的是一些心肠黑透的保姆还特么兼职拐子。跟这些相比,那些嫌孩子哭闹吵人就给孩子喂药的,都不值一提了。秦怡想,就算她舍得花钱请保姆怕是人在医院,这班也上不安心呢。

再一个,孩子三岁前离不开人,三岁后上了幼儿园虽说不用时刻看着,可也照样不能撒手。

秦怡虽然才怀孕,可关于带孩子,接送孩子,陪孩子上辅导班等等的理论知识却被人强塞了一脑子。自己琢磨了几天,又与元卿商量了一回,秦怡就办了离职手续。

等干上网店了,秦怡心底最后一点因为没有工作带来的不安也没了。

这会儿是三月初,秦怡的预产期就是这几天,学校开学了,元卿不放心秦怡一个人在家,便给秦怡办了住院手续提前来医院待产了。

去的是秦怡之前工作的医院,因都是熟门熟路的关系,所以秦怡直接住进了给产妇准备的双人间。俩口子提前几天叫月嫂下户,月嫂那边也同意了,不过这会儿人还没到。

元卿去上班了,秦怡便挺着肚子在医院里溜达。中午还拿着前同事的餐卡去医护食堂吃小灶。吃了睡,睡饱了再溜达溜达,然后等元卿下班过来了俩口子再一块吃晚饭。

产妇病房有两张床,里面带独立卫生间和一个放了微波炉等厨房小家电的小吧台。东西带全了,元卿就住在这里。后来月嫂提前下户了,白天有月嫂陪着,晚上有元卿守着,秦怡在医院待产的日子过得很是舒心。

于对秦大嫂一通感激,秦姥姥来看闺女的时候,娘俩个坐在一块对着秦大嫂猛夸。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清穿 红楼]那股泥石流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清穿 红楼]那股泥石流
上一章下一章

第347章 第 347 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