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七五)提交议案
民办教师生计难,亟需改变在眼前;
提高待遇转公办,呈送领导当议桉。
张文学从杨富贵家离开以后,内心真是五味杂陈。
张文学虽然知道民办老师生活不容易,生存压力山大,但是万般也没料到竟然还有生命的危险,竟然到了如此山穷水尽的困窘局面。张文学觉得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程度了。
张文学当然心知肚明自己卑微的地位,也知道自己究竟多粗多长,当然知道自己的能力多小,自己话语的权重多浅薄,也知道自己无论多么努力,在提高民办待遇和转正这件事上的作用都会是杯水车薪,收效甚微。
但是,依据张文学坚忍不拔的个性,只要认准了的事,张文学是一定努力去做的,而且一定要努力做好,张文学认为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希望,就要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当然,皇天不负有心人,无论什么事,只要努力去做,总会取得一定的成绩的,说不定就能够四两拨千斤改变整个局面呢。
更何况,张文学现在也不是单枪匹马孤军作战,张文学现在已经是县人民代表,是代表,就要代表人民的利益,就要自己反映人民的心声,就要想人民所想,急人民所急,就要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就要代表人民说出人民的心声。
想好了就要做,做就要全力做,张文学心意已决,决定迅速写出议桉,准备马上提交到县人代会办公室领导手里。
于是,张文学从杨富贵叔叔家里出来以后,直接就回到了小河小学,在自己的办公室开始着手写议桉。
虽然头绪不少,也有思路,但是当张文学真正坐下来写议桉的时候,又不知道从哪儿说起,也不知道怎么去写,更不清楚如何把握分寸,怎么把事情说清楚,又不能让领导生气,更不能把事情变得糟糕。
客观说,张文学的文字功夫也是一流的,平常写点东西也不费劲,既有文采,又能够把事情说明白,虽然不一定算得上最好的,但是也算是个合格的笔杆子。
但是,写议桉这件事,却不这么简单。张文学既要把民办教师现有的困难说明白,引起领导的重视,又不能说得过惨,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于是,张文学决定从几方面来写这个议桉。
首先就是民办教师的数量。在乡村教育这一块,民办教师的数量比较庞大,在乡村小学,民办教师占比将近一半,在乡村初中学校,也有一些民办教师的占比。所以,民办教师的数量庞大。
然后,张文学就要写一下民办教师在乡村教育当中的重要作用。民办教师在乡村小学里面都是挑大梁的骨干教师。几乎所有民办教师都是满满的工作量,每周都有十多节课,甚至有的老师每周多大二十多节课,不少老师都跨科教学,上了这个学科,再上另外一个学科,有时候一上午或者一整天都忙个不停,连休息的时间都没有,甚至在课间时间上个厕所都要跑着去,跑着来的,不少老师整天累个半死,到了夜里睡一觉都歇不过来,第二天又不得不开始循环马拉松式的上课活动。反正一天又一天,忙不完的事,干不完的活,上不完的课,整天忙得不轻,累得厉害。可以说,没有民办教师撑起乡村教育的这半边天,乡村教育一天也坚持不了,只是坚持不好,而且教育的规模没有保障,质量更是无穷谈起。所以,乡村教育离了民办教师不行,对于乡村教育民办教师不可或缺。
第三点,张文学写了一下民办教师的待遇。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民办教师是和农民一样拿公分的,除了公分以外,再获得二到三元现金的生活补助,到后来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以后,农民种自己的承包土地,不再从生产队领公分了,民办教师每月拿几十元的工资,这个收入大约是公办教师的三分之一多一点,这点钱当然不足以养家湖口的,只是民办教师大多抱有将来转成公办教师的信念,所以,真正弃教经商的人也并不多,大多数人苦苦支撑着,努力坚持着。这些人为教育,为国家做了很大的贡献,尤其在国家普及义务教育方面,贡献卓着,功不可没。
张文学最后恳求和呼吁,现在提高民办教师政治和经济待遇的时机已经基本成熟,希望人民代表大会批准这一议桉。
张文学不下则已,这坐下来写起来,便思如泉涌,文采飞扬,不到一个小时一个像样的议桉便水落石出,大功告成。
张文学接着诵读一遍,检查了一下,然后修改了几处微小的地方,接着就收官了。
张文学把议桉装在信封里的时候,内心很激动,也十分兴奋,自己仿佛做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自己俨然就成了民办教师的救世主。
下午,张文学依然十分高兴,接着就把提案交给了乡党高官,尽管之前也议论过这个提案,但是当乡党高官看到具体的提案以后依然不由自主地拍桉叫好,夸奖张文学独具慧眼,说:
好样的,张文学。如果这个提案能够通过的话,你就为全国的民办教师办了一件好事,开了一个好头,民办老师一定会好好感谢你的。
张文学笑了笑,说:
感谢不感谢,倒是没什么,作为代表,不就是为民办事的吗?这都是我应该做的。
说完以后,乡党高官和张文学都笑了,笑声爽朗,如春天的泉水,叮冬,叮冬发出美妙的响声,演奏出最美的乐章,散发出最美的理想和最好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