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一官半职
“怎了?二哥看起来很吃惊的样子。”杨秀问。
杨广直觉得脑子一懵,哪里能够相信这两件事都出自一人所为。
李唐诗文写得出彩也就罢了,还会制盐之术,这两种本领在古时候分明就是不搭边的,可李唐都会,而且还是做的很好的那一种。这让人太不可思议了。
他细细翻看李唐的诗文,又觉得看出些端倪来。这李唐所写的文体多变,有词有诗有对联,当然,这不足为奇,可其中的内容情感复杂多变,不像是短时间内写出来,再换言之,甚至不像是同一个人所写。
可是他却从未读过这些诗文,连类似的都从未见过,况且很多文人墨客也默认了李唐的文采,这么看,李唐不具有剽窃之疑。
可他还是不愿相信这些诗篇以及制盐之术都出自一个十七岁的少年之手。
杨广想着想着觉得口中的饭菜都不美味了,便向杨秀道:“咱们去宫里看看父皇和母后吧!”
杨秀点点头,“正好我也想他们了。”
两兄弟立刻赶往皇城,此时杨坚正与几位得力大臣骨干商讨国策,太子杨勇也参与其中。
两位皇子刚想进去,就被一旁的奴才告知几位大臣正与皇上商讨国家大事。两兄弟正发愁进不去的时候,皇帝杨坚倒是很快发现了他俩,让他们进来,也听一听,学一学。
杨广和杨秀立马一一拜见皇上太子与各位大臣。大臣有宰相高颎、尚书苏威、晋国公虞庆则、广平王杨雄、安平公李德林。
开始的时候,高颎、虞庆则、杨雄、李德林被称为隋初四贵;后来因为一些原因,李德林逐渐被苏威代替,隋初四贵也就换成了高颎、虞庆则、杨雄、苏威。
其中,高颎是宰相,杨雄是亲戚,虞庆则是对抗突厥的功臣,苏威是富有才华、杨坚求之不得的大臣,而李德林则是属于北齐体系的,大概也是因为这个原因,他后来就被冷落了。但这些人,不仅富贵无比,更是才华横溢,都是有真本事的。
此时这几人正与皇上商讨平陈事议。
“昭玄,那些政令都落实好了吧?”杨坚问。
“全都落实好了。”高颎回答。
“效果如何?”
“效果甚佳。陈朝水师果然放松了戒备,对于我军的演习更是习以为常。”
杨坚捋着山羊胡子笑道:“那就好。”
“战船造的如何?”杨坚继续问。
苏威道:“每日都造大小战船二十艘,预计一个月内可造齐战船。”
李德林看着手中的文书皱着眉头问各位道:“这《平陈策》正乃李唐所作?”
“当然,李唐交于我的,只不过我把他的文章誊抄了一遍。要知道,这小子字体很不美观啊!”高颎笑着回道。
此话一出,众人皆欢笑起来。
“这实在是叹为观止!”李德林拍着文书说,“能写出这样深层次的策论,实为不简单。”
“是啊,更何况他只是个十七岁的少年。”高颎说。
“照你们这么讲,这李唐是个神童了?”杨雄问。
高颎点点头:“真的可以这么说。他的文章思维逻辑以及见识都颇深,他对于两国朝廷的了解,甚至超过了我们,这确实叫人不可思议。”
苏威笑道:“少年英才,我大隋有福喽!”
“但他不是陈国人吗?”杨雄问。
“是呀,可惜他是陈国人。”高颎说道,但实际上他是个爱才之人。
杨坚在椅子上翻了个身子,继续望着众人,他喜欢这种坐在高位,听其他人谈论的感觉,这大概就是一种权力感。
李德林笑道:“照诸位这样说,我还是北齐人呢!为何要因为李唐是陈国人就将其冷落?”
高颎不愧是宰相,立马应和道:“是啊,人才的选拔要不拘一格。”
杨雄扭了扭脖子,“我只是觉得这李唐很奇怪,自己是陈国人,为何还要献计献策来灭亡自己的国家?”
高颎笑着说:“这大概就说明了如今我大隋可以说是众望所归、天下归心了,李唐其实在书里也对比了两国的差别,也是我们的优势,陈朝统治腐朽不堪,而我朝则较之清明。”
苏威道:“听闻陛下曾经亲自见过李唐?”
杨坚笑道:“是啊,只不过朕是以常人的身份面见的他,李唐这小子还称呼我为大哥呢!”
众人听后都不禁笑了起来,杨勇、杨广、杨秀三兄弟也在一旁笑着,不过他们很少插话。
“陛下觉得李唐如何?”
“怎么说呢,李唐外貌形体不错,身材也高大,但他的言谈举止与常人无异,倒未让朕看出什么特别之处。不过此人对人热情好客,心地善良,倒是不错的孩子。”
高颎也应承道:“从他在我门前的表现就能看出这孩子确实心底善良。”
高颎所指的就是李唐在其府前五步成了一首对联的奇事,且帮助了那位老人解决贼匪问题。
“依诸位爱卿所言,对李唐都是持褒扬态度了?”杨坚将身子坐直严肃地问。他严肃起来的时候,总会叫人觉得自己也得严肃起来,尤其是杨坚当上皇帝之后。
“是。”众人回答。
“这篇《平陈策》表明李唐具有很高的才华,值得为隋所用。”苏威说。
其余几人纷纷点头。
杨广这时突然开口道:“而且李唐的诗文写得也极好,我看过一些。”
“嗯,李唐确实是大才之人。但年轻人仕途走得不能太顺,朕得慢慢培养他,才能让他的才能为大隋发挥出真正的作用。”杨坚说道。
“陛下,那是否要给他授予官职呢?”高颎问。
“先擢其为仪同三司,其余的以后再说,主要得把那小子带在身边,慢慢培养。”杨坚捋着胡子说。
此时此刻,李唐还在大兴城内的各个坊间转悠。每个坊都是一个矩形,都有属于自己的名字。名字的寓意自然也非常好。比如说“永乐”,“安定”,“太平”,“和平”等等。中间由大道隔开。
此时的李唐还不知道自己已经被皇上杨坚亲自授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