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四章 燕山防线的破绽
依靠着古北口天险,朝廷还在这里建造了白马关石塘岭等众多关口,可谓是固若金汤。
雄关滚滚,也并非不能攻破。
燕山三口除了古北口独石口之外,还有一处位于蓟镇的东部的喜峰口,又被人称为卢龙塞,是长城东北边最重要的隘口之一。
鞑靼在这花费了数不清的兵力,发生过的大小战役更是数不胜数。东汉末曹操打辽西的乌桓就就经过了喜峰口,这里是进入中原要塞口之一。
明朝景泰三年,奉帝命,喜峰口得以进行加固。
相较之下,山海关反而是最不好的打的一块,一般来说山海关是完全攻不破的。
无论是以前的金人还是瓦剌鞑靼,几乎是一致认为通过山海关的最好办法就是不通过山海关。
事实也证明确实如此,后世明朝灭亡,也是因为后金破不开山海关,于是绕道燕山破开了喜峰口。
无论是什么人,想要直捣中原,一定会盯着喜峰口这个要塞而进行战略进攻计划。
喜峰口、刘家口、山海关,这几大关隘的背后就是卢龙,迁安卫与永平卫守卫着那里。
青龙河流经刘家口,也是一条值得鞑靼去冒险的路线。
辽西走廊仄,关防力量突出。
想要夺取京师,就必须从这些天下雄关面前经过。能不能打,如何打,完全取决于朝廷的腐败程度。
若是如同明末那般,喜峰口可能随随便便打一打就能破开了。或者选择从刘家口这个水关通过,也能抵达京师。
燕山边防的力量布置如此就能一目了然,后方是大平原,能够提供足够的粮食与补给。
有粮食就有士兵,明朝的军事依托目的也十分明显。平原养兵,依托天险雄关守国门。
优点确实突出,但弱点也不是没有。雄关众多也意味着要大量的钱去修补,不断的加固。
另外燕山防线虽好,但早在明朝初期,在燕山防线的外围还有一层大宁防线。
明初的时候设置大宁卫,大宁都司,以宁王坐镇。用于安抚朵颜三卫塞外部族,维稳人心。
后来朱棣奉天靖难上位,将宁王调到了江西,大宁都司迁移到北直隶。而塞外这些地方自然是空置,形同虚设。
彼时永乐大帝五次北征,大明国力鼎盛,兵力强悍,自然是不需要害怕鞑靼与朵颜三卫。
但皇位一步步往下传,到了大明中期。大宁防线空置,内部的燕山防线暴露在外。
朝廷没钱修城池,也没钱养兵,防线老旧.......
鞑靼犯边,打哪里都很正常。大明没有钱也没有人,只能借着天险在防守而已。
云中。
“鞑靼的意图并不明显,也不知道他们葫芦里卖的什么药?”秦墨感慨说道。
“无论有什么目的,现在都不宜冲动。”王阳明说道,“我以往觉得可能侯爷你道路走错了,但我突然发现大明似乎积重难返的时候,比任何人都想要拯救天下苍生。”
“现在的局面对我们并不利,我们不能像造反军那样随意行事。”秦墨敲着桌子说道。
“以太原城为中心,可以控制周边的地区,顺带着可以尝试打合肥。地盘是一点点打下来的,要的是天下人心而非城池。”
“所言有理。”王阳明放下茶盏,脸上露出笑意,“这天下永远都放在那里,就算能夺了京城,也不一定就能稳住局面。”
“那是自然,靠我们这些人没有办法掌控京城,长途跋涉对于队伍来说也是一个极大的考验。”秦墨说道。
“夺取京城要付出的代价太大了,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还是太沉重了,以后肯定会做的,只是......”
“眼下,宣府的事情该有一个结果了,鞑靼的动向很快显露出来,我们也该有动静了。”
闻言,王阳明沉默片刻,用手指在桌上画出一个简易的地形。
这段时间,两人没少谈论舆图。王阳明刚勾勒一个大致的形状,秦墨就认出了那块地方。
青龙河,刘家口。
绕过北古口,直接冲水关刘家口。
“水关?鞑靼并不擅长水战,在刘家口没有太大优势。”秦墨诧异道,“难不成要直取?”
“水关也不是只有强攻才能拿下,刘家口常年失修。”王阳明说道,“如果鞑靼有把握的话,拿下刘家口就等于打开了燕山防线的大门。”
“直取卢龙,除了忌惮山海关方向的援兵之外,便是再无顾忌了。”
秦墨即可明白了王阳明的意思,微微倒吸了一口冷气说道。
“也就是说,鞑靼攻破了刘家口也不敢深入中原腹地,山海关与喜峰口的军队很有可能对鞑靼进行合围,甚至再一次补网。”
“按理来说是这样,所以根本不需要担心燕山防线外的敌人。”王阳明说道,“只是可惜了大宁防线。”
“若是朝廷能早些重视大宁防线,或许鞑靼连靠近燕山防线的机会都没有,也没有深入卢龙这一说。”
“损失肯定会损失一些,但京城无忧,鞑靼也不可能窃取大明社稷。大明虽是大厦将倾,但也绝非此时倒下。”
王阳明说的是对的,如果大宁防线还在,根本就没有天子守国门这一说。只是因为燕山防线之后就是京城,才有的这一说法。
事实上,没迁都之前,燕山防线外还有一道大宁防线。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秦墨笑了笑说道,“是这个道理?”
“差不多。”王阳明也笑了笑,声音却越发严肃,“侯爷,早一天实现天下大同,百姓就少受一天的苦。”
“你说的大明之外的世界,我想早一点看到,或许有生之年,能看到我辈天下太平。”
“大道为公,天下太平。”秦墨点头说道,“这样的时候迟早会来,不会太晚。”
“只是眼下,宣府我们可以动了,如果拿下了宣府,大同的地域将更加辽阔。”
“更大的地方养更大的队伍,借助实验室的成果,领先大明的军队不成问题。另外只要有一套天下大同的核心纲领,才能和朝廷抗争,让更多人吃饱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