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四章 龙之家族(1)
自西周灭商在华夏大地开始施行分封制之后,依靠血缘关系形成纽带的封建家长制,便成了往后数千年封建王朝更迭的主旋律。
其中最典型的特征便是家族成员依靠家族报团取暖,并做出自己的贡献使得家族逐渐兴旺,尤其是到了家族生死存亡或者出现重大转机的时刻,个人的生死富贵反而显得不那么重要。
特别是对一般的家族成员来说,这种时候做出牺牲既是使命也是责任。
所以在这种家族意识根深蒂固的背景下,高贞的选择也就显得并不那么奇怪了。
哪怕他潜伏梁国的计划最终失败了,他这位先祖也仍旧能受到高家后世子孙的敬仰。
但若是成功了,他不仅名利双收,还可青史留名。
无论怎么看,对他个人来说,都有必须去梁国的理由,但这件事里唯一的瑕疵便是有可能会丢掉性命。
高俨从高贞眼中看见了一丝决袂。
高俨知道,自己的这个五弟并不怕死,他当初之所以下马投降,深究其原因,只因其忠于的是高氏,而非是忠于某个人。
高贞身上的这一点,其实和兰陵王高肃非常像。
历史上的兰陵王之所以落到被高纬毒杀的地步,也是因为向高纬表露了内心真正的想法。
邙山之战大胜后,高纬疑惑曾经问过喜欢亲自带兵冲锋的高肃这样一句话:
「如此舍生忘死,发生不测如何是好?」
高肃答道:
「国事就是家事,无惧生死!」
这话本身并没多大问题,好歹都是一家人。
若是换成秦皇汉武,最多也就一笑置之,说不定还有赏赐。
哪怕换成其他任何一个稍稍正常点的皇帝,也不会怎么往心里去。
毕竟强敌环绕,怎能自掘长城?
可偏偏听这话的对象是年幼的高纬。
一个贪图享乐,又极度缺乏安全感的皇帝。
显然高纬是不爽兰陵王高肃忠于的不是他,而只忠于高氏。
那换句话说,无论高家人谁当皇帝,你高肃都愿意为他卖命?
亦或者你高肃之所以这么卖命,是因为想在将来的某一天亲自坐拥这江山?
事实上高俨的亲身经历也证明了这一切,高延宗甚至并没有花多大力气便说服了其兄高长恭改旗易帜。
由此可见高肃只选择最优于能坐上那个位置的人,能让他更好的服务于整个高氏家族。
而高延宗则跟高肃不同,高延宗看重的是整个齐国,高俨看得出来,高延宗的大脑袋里,齐国的好坏与否是排在高氏家族前面的。
不然当初不会第一时间把斛律光的儿子斛律恒伽带到高俨面前来递投名状。
如果大胖子真的只在乎高氏家族,以他的智慧,肯定会想方设法的把即将威胁到高氏统治地位的斛律家族排除在核心圈子之外。
包括后来高俨杀綦连猛时,高延宗也曾站出来提他向高俨求情,不过那时已经关乎邺城安危,高俨并没有采纳他的意见罢了。
现在很多仍旧站立在朝堂之上的大臣,实际上都应该感谢高延宗,若不是他力劝高俨一步一步来,恐怕这会儿的齐国早就血流成河了。
现在,年仅十三岁的高贞也觉醒了这样的意识,这充分说明高家的基因里并非只有疯狂。
他们缺的,应该是一个能在身边成为榜样的人物。
毕竟前几任皇帝都没能起到高氏家族族长的作用,反而是不断的对族人、对同胞兄弟举起屠刀。
若是把现在的高俨换成前面几任中的任何一名帝王,不但高纬早死了,高绰高贞也同样会命丧黄泉。
迄今为止,高俨杀的唯一一名高氏族人,也就只有高元海,不过考虑到两人之间从高欢那一辈就隔绝了血脉,故而也算不得六亲不认。
兄弟三人在河边分着喝了一壶酒之后,高贞便向高俨拜别而去,临走时,高贞眼含泪花的对两位兄长说道:
「弟此去江陵不知他日何时再会,弟别无他愿,只恳请两位兄长照顾身子,爱护弟妹,侍奉长辈,待他日重逢,弟再来聆听两位兄长教诲…」
高绰叹了口气,他不发一言的转过身,只抬头望着天,眼角似乎隐隐有几分晶莹划落。
高俨神情复杂的把高贞从地上拉了起来,拍着他的肩膀道:
「去了江陵之后行事前多和你外祖商量,切不可莽撞,若遇上危险,只管往郢州跑,孤会常年在郢州布置一支兵马随时接应。」
高贞重重的点了点头,眼眶通红的答道:
「多谢皇兄!」
高俨听罢微微笑了笑,没有计较他对自己僭越的称呼,轻轻一挥手:
「去吧。」
等高贞走后,高俨与高绰都失去了说话的兴致。
赵彦深见状也不好打扰,只说还有些事要叮嘱鲜于世荣,对二人稽首之后,便跟随离去。
也正是从这一天之后,一些随高俨出行的重臣大将们发现早先还有几分少年心性的大行台,又变得让人捉摸不定了。
甚至连南阳王高绰也鲜少再露面,行军途中每日缩在马车里不知在做什么。
而齐周边境处,宇文护也已经早早抵达同州,身旁数万大军环绕,静静等待着高俨的到来。
这日,正在营中小憩的宇文护听到斥候禀报,说齐国的苍狼大将军皮景和领着一万余兵马正气势汹汹的往潼关方向奔袭而来。
因此,宇文护命人擂鼓升帐,叫来随同出行的一票亲信干将,参询缘由。
齐国公宇文宪看了一眼军报后笑道:
「此乃攻心尔,不足为虑。」
宇文护不放心,命人取来舆图,指着齐国靠近河西的位置对众将说道:
「前日韦孝宽派探马来报,说齐国于此一带增派了近五万兵马,老夫怀疑他们根本是在声东击西啊!」
临贞县公杨素答道:
「大冢宰,齐国最近新组建的几支兵马战力大不如从前,或许是故意在虚张声势,想于谈判前夕多讨些彩头罢了。」
宇文宪点头道:
「处道说得有理,齐人此时无力西进,那皮景和也算不得骁勇善战,高俨小儿多半是想诈大冢宰啊!」
听得身边多位大将之言,宇文护终算放下心来,叮嘱众人道:
「那诸位便依计行事,届时万不可放高俨小儿回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