皋城南乡张家店
江淮之间,六安州东南六十华里的江淮分水岭东麓,蜿蜒曲折的大别山余脉,自西而东延展开来。南北丰乐河顺势而下,相隔数公里两河谷的把地形划分成界限分明的山区和丘陵。就在这双水交流之处,有个方圆闻名的集镇一一张家店。
小镇地处两河交汇三角形畈区,镇南山岭连绵,北面和西面均为丘陵山冈,东面是谷口。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小镇,东西向狭长的老街蜿蜒不过两华里,街道的青石板光滑而圆润,中间贯穿一道一掌来宽的半圆形独轮车辙痕,记录老街昔日的繁华。那深深的车辙彰显了小镇岁月的沧桑,是旧时独轮车夫艰辛的历史印记。街道两旁一律是青砖灰瓦的商铺,临街商铺的整个门面由一块块活动墙板组成,有一两片带门枢的就是大门了,窗户都有整块窗门可向上撑开或左右平开。方便随时做开张生意。
解放战争时,刘邓大军在此打响千里跃进大别山的第一大仗,重创国民党八十八师,成百上千国共将士血洒这片土地,战火损毁了镇上大多数建筑,历经修缮后,仅依稀可见旧时风格。
主街北侧是后街,有油坊、豆腐店,都是手工作坊,也算是镇上工业了;后街还有唯一的农贸市场,那是十里八乡社员上街唯一可作自由交易的市场,也是他们赶集的必去之处。后街路多为土路,有些石板路也没了那车辙。沿街的人家大门都是双扇木门,甚至没有门闸,还没有农家房子气派呢。
连接六安城区到县最南端山区小镇毛坦厂的土公路,叫六毛路,自北河湾而南河湾地穿越小镇西部。沿路两侧就是变电所,邻近是汽車站,车站对面是六安县张店区革命委员会和张店公社革命委员会的所在。张店区下辖张店公社、凤凰台公社、中店公社、汪神公社、左大桥公社、横塘公社,是六安县十个区划之一。向南依次有邮电局、铁匠铺、搬运站、食品站等几家单位。沿南北河谷有两条乡间土公路向西而去,南边路通向凤凰台公社,路过的街头---大面积,路边有张店区粮站和电影院;北边的路连接横塘公社,六安县张店中学就在路边,张店区辖下几个公社的学生是要来这里完成高中学业。两路在不同地点汇到六毛路,在南河湾又分开,六毛路越过南河,进入东河口区界太平桥公社。镇子还有一条公路向东而去,直达双河镇。镇东公路街头南侧是大竹园——张店区医院所在,也是十里八乡乡民的大医院了。再向东去一二里,有个新街,街很小,那有处闻名的刘铭传家族的一处圩子一一当地人称“刘大圩子”,数百间一色灰砖青瓦古典风格的建筑,雕梁画栋。各庭院迴廊错落有致,之间房屋皆有防火墙作隔。两道水圩子,正南大门的石拱桥和庄严的大门楼,说明庄园主人往日的荣耀。颇有江南园林风格一座庄园,可惜没有人住,多有荒废。
镇里居民多数是商品粮户口,是周边广大农村社员羡慕而又嫉妒群体,他们自然有高人一等的优越感。他们被乡民称为干工的或是有公干的人,拿薪金吃供应粮,没有受冻挨饿之虞;无需下田劳作之累;不受日晒雨淋之苦。
清晨,早起的社员,拎篮挑担从近远村庄赶来,街上人家多数尚未开门。赶早市乡民希望把带来农副产品变卖。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一切工商业都为国营和集体经营,几家商店都是供销社系统的,街心的商店是最大的了,还有二三家代销店零散分布街头巷尾。唯有的早点铺子买卖倒是红火;新华书店在街中间,里面书籍少少;二家炒爆米花店一东一西,每年过年前生意红火,背着口袋来炒爆米花的要排队等侯的。这些国营商铺早市多数是没到上班时间的,社员们的带来的少量农副产品,只有农贸市场去卖。主要生活品都凭票供应,供应的东西只有到供销社商店才能买的,没票只好到农贸市场私下买点黑市的。当公社喇叭早晨广播七点报时后,赶早市的社员已经二二三三踏上返家路,这时街民们才大都起床,当街蹲在家门口慢慢刷牙,或在悠闲吃着早点,或手捧酽茶壶,看着步伐匆促乡民,大声招呼,打着趣儿;有的公干人度着方步气宇昂扬去上班。
逢年过节十里八乡社员都来赶集,带着仅有收入,拿着配给的各色票据,买些过年过节物品。各处供应点照例排着长长的队伍,小镇这时节才略显繁荣。
小镇是我儿时的天边,能跟大人们上趟街都无比兴奋。倘若再能搞件点心吃,那就是过年般的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