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风起云涌_3-32 专利、国标

第三卷 风起云涌_3-32 专利、国标

「这镜子可真是,太美妙了,简直就是复制了一个我在里面。」公孙诲抱着第一批制作成功的镜子不住地赞叹,「这要是送到宫里去,可不知道娘娘们怎么稀罕呢!」

赵维伸手拿过他手里的镜子说:「这一批镜子虽然是你们将作监着手制成的,但是一应制作工艺都是出自我,所以,这第一块镜子必须归我,剩下的4块,你们可以送到后宫去博官家和娘娘们一笑,我没意见。而且,以后你们生产的镜子,给宫里用的也就罢了,凡是卖到市场上去的,每一块镜子,我要收取50文的专利费!」

「啊?什么费?」公孙诲一下子懵了。

「专利费!」赵维一字一句地解释道,「知道我想出这么个工艺方法制造镜子,花了多长时间,费了多少精力吗?我费心费力弄出来的,总不能白送给将作监吧?这东西比铜镜可好用多了,一旦投入市场,你就是叫价5贯钱一块,都会有人抢购,做一块铜镜的材料,包括玻璃和这些药品,满打满算,500文绰绰有余,我只要50文一块的抽成,再刨去你的人工费,大监,3贯钱的利润,暴利啊!」

「这……倒不是臣下小气,这将作监的银钱收支都是有账目的,专利费这个,没有先例,这账面上我可不好交代,罢了罢了,我将作监以后只给宫里制作玻璃镜,绝不把它卖到市集上便是。」公孙诲连连摆手说。

赵维摇摇头:「唉,本宫好意给你将作监一株摇钱树,却不料大监竟不敢接。别忘了,本宫可有着尚书令官职在身,身负监国的大权,专利费这个东西,马上就会有专门的律法颁布。大监啊,这学问是能产生价值的,知识产权必须受到法律的保护,你想啊,这文人写了诗词文章,书法字画,写出来画出来就是自己的,他人若抄袭书画拿去卖钱,是会被人打的,这就是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工匠的知识是可以直接产出实物的,这些实物出现在市场上是可以直接交换银钱的,带来财富的。世上的工匠大多将自家手艺视作密不外传的传家宝,打死都不肯让外人知道,为什么?还不是自己费尽心力做出来的东西被人一夜之间得了去,在市场上成为自己的敌人?这样一来,但凡工匠们有什么新工艺、新发明,只能掖着藏着,最终大家都闭门造车,没有相互学习交流的机会,整个社会的生产技术如何提升?」

公孙诲听着不断地点头,是这个道理,赵维接着说:「所以,本宫既然掌握了朝政大权,姑且也算是一名工匠,那就必须要促进整个国家生产技术的提升,这不是一两个杰出的大匠就能办到,而是要所有的工匠们一起同心协力,而这,就要想办法消除工匠们心里的忧虑,消除各行之间的隔阂。士农工商,工人和商人,他们大多数人所求的,只是活下去,日子能过得更好而已,没有文人士族那些虚无缥缈的崇高理想,那这就简单了,只要能保证他们的手艺能切切实实地给他们带来衣食无忧的生活,并且不用担心别人窃取自己的手艺,那不就行了?」

「嗯,所以,这就要国家的法度去保护工匠们的知识。」公孙诲有些明白了。

「没错。」赵维接着说,「工匠们也是有学问有知识的,也会思考和学习,他们的知识带来的技术进步,这是他们应该享有的权利,这就叫知识产权,凡是对国家和社会有利的新发现、新发明、新工艺,都应当受到律法的保护,这叫专利,专属之利,绝不允许他人冒用获利,如果有人要使用,可以,在与专利拥有者达成一致的条件下,支付一定数额的金钱,便可以用此项专利去赚钱。你说,这样一来,大家有了新技术,还会掖着藏着不拿出来吗?还会缺乏创造的动力吗?」

公孙诲想了想:「这倒是个刺激工匠的好办法,但是,还有两个问题,我以造纸为例,假如说蔡伦是个民间的工匠,第一,如果当初蔡伦改进了造纸工艺之后,打死不肯拿出来,或者卖给敌国牟取更多的利益,怎么办?第二,如果蔡伦受专利的保护,向别人收取极其高昂的专利费,或者自己造纸,高价垄断市场,怎么办?无论这两种情况出现哪一种,都不会对整个国家的生产技艺有任何好处。」

「呵呵,能问到这两点,说明大监懂我了!」赵维十分开心地笑着,「很简单,以工部为主导,下设专门的院司负责专利的登记和认证,既然是国家律法保护的知识产权,自然要有国家部司认定才能作数,那么要想工部承认自己的专利,申请人必须向朝廷公开自己的详细技艺,否则不受律法的保护,另外,专利保护绝对不能是永久的,必须有一个期限,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不同行业需要执行不同的专利保护期,保护期内被人侵犯专利,自有国法惩治,但是保护期过了之后,其他人就可以无偿使用此项专利。这个规定,不仅杜绝了长期垄断市场,也能督促工匠们继续努力改进自己的技艺,而不是凭借一点雕虫小技就坐吃山空。」

保护知识产权的事,赵维已经想了很久了,从天机院初创时就开始盘算,但是一来,他是学工科出身,对于法律的逻辑思维不是很熟悉,凭他自己的头脑,不可能将自身的想法变成一部完整的法律,更不可能让丞相和参政们点头认可,二来,天机院诞生至今,虽然人手越来越多,但是涉猎的范围也越来越广,都在各种科学理论和技术工艺上下工夫,几乎没有空闲时间去思考知识产权和专利。

所以,最开始赵维只是在天机院里用奖励和荣誉去推行知识产权和专利的概念,随着各种科学理论的不断出现,天机院的奖励制度也快支撑不下去了,毕竟单靠朝廷那点资金,最多再加上江南重工的盈利,是很难满足越来越多的科研投入,这就逼得赵维必须把知识产权的问题尽快拿到尚书省的层面上去讨论,而这时候天上掉了个好机会在面前,就是尚书令的位子。赵维以太子兼尚书令的身份监国,对左右丞相都有任免大权,就立刻把老师给安排到天机令的位置上……赵葵以正一品太师之尊,履天机令之职,赵维要他办的头一件大事就是促成专利法案的编制。

赵葵是什么人物?以军功授相位的大儒,声望仅次于已故的孟珙,他既有大儒的威望,又不似腐儒的保守,对于天机院的作用,他虽然不能完全领会,但是出于对墨家黄尧的佩服,也一直很支持。从东战区回到临安之后,赵维这个学生专门找他讨论过专利法案,从目标上来说,他认同赵维所想,所以年后的这几个月他按照赵维的想法详细地写出了条陈。

赵维向公孙诲要专利费的时候,赵葵的奏表已经上到阁部。左丞相吴潜,对于太师这一份条理清晰全面的奏表,没有提出反对,右丞相丁大全,知道这奏表是赵维的意思,也不好妄言反对,剩下一群参知政事更是不好有异议。这一次,阁部众臣的议事效率竟是如此之高……

丞相和参政们都一致通过的议案,落到赵维的尚书省,就更没有阻力了,《专利法案》的施行,最主要参与的就是工部,其次是刑部和大理寺负责违法处罚方面的审理。工部尚书李易早早就知道天机院的专利相关规定,对阁部和尚书令的这份公函内容并不陌生,仔细阅读了公函之,法案要求工部之下增设专利司,并且在各州府衙门设置相应专员,全面负责专利审核认证,这一切都意味着,工部需要扩编、增加员额,户部要按照公函要求给工部拨发专项资金,吏部要将其它各部的冗员优先调拨给工部,用于建立专利司及其下属各级机构。有钱、有人,一切都好说,虽然连着打了两年仗,国库支出的银钱很多,但是大宋朝自开国以来就一直有冗官冗员的问题,即使没有专利司,那些冗官的俸禄也不会少一两半钱的,把这些冗官调去工部新设的院司,无论是吏部还是户部,都没什么压力,户部拨给工部的银钱,只要能满足新设院司的办公地点就行,各州府县的相关专员暂时都借用各地衙门办公。

与专利法案一并实施的,公函中还下达了另一个要求:由工部司全面着手发布「国标细则」,那也是天机院厚积薄发上的表,自从编撰完《三谈集注》,天机院六大分院成立以来,在物理、化学、生物、农学、医学和工程方面取得了很多成果,秦九韶从天机院副院长升任工部侍郎后,立刻制定了「国家标准」的实施细则。.

无规矩不成方圆,这已是天机院上上下下的一致共识,要想全国的生产技术有质的提升,那就必须要给各行各业制定一个统一遵守的标准,有些物件的生产大家都遵从统一标准,即使不同的工坊出产,也能做到零部件互换。工部司第一批发布的就是「螺纹紧固件」的国家标准,与此同时,专利司也将螺纹紧固作为大宋的第一项专利而公布。

螺纹紧固技术,这是工程院和江南重工集团技术实验室共同研究的成果,比起过去木工界的各种榫卯和铜钉,螺纹紧固技术对金属零件的连接更加方便和友好,而且结合螺纹紧固件的国家标准化,这项技术将成为大工业化的基础。此项专利的保护期为10年,受益者不是个人,而是工程院、江南重工集团部分人员组成的一个集体,这个集体总共有20人,专利收益已经在他们内部协商决定,其中黄尧的份额最多,占了10%,因为螺纹国家标准的制定,他出力最多。螺纹紧固件的国标,包括了零件名称、各项参数的定义和制造工艺,在这一版的国标里,就有了外六角头、内六角头、十字、一字的分类,还有螺栓、螺母、螺钉、螺柱等详细分类,甚至对于零件的材质和强度都做了简单的规定。

紧接着螺纹紧固件的国标和专利其后,发布的当然是用于拆装螺纹紧固件的工具,比如十字螺丝刀、一字螺丝刀、各种尺寸的扳手和内六角工具等等,这些工具不止占用了一项专利,也不止一套国标。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江山纵横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江山纵横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三卷 风起云涌_3-32 专利、国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