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这世界我来了
汴城县公安局大楼位于闹市区十字路口。
两扇不起眼的灰白色铁大门开在闹市区。
大门两边是门脸房,开饭馆的、理发店很是热闹。
公安局像某个神秘的部门,只有一个铁大门,没有挂机构的牌子。
以至于很多赶集的老百姓都不知道这里是公家要地。
大门里面有一个传达室,凡是通过传达室人的同意,进了大门往里走,会看到一栋破旧的砖红色楼房,在楼房的正门才看到“汴城县公安局”白底黑字的牌子。
王明江办公室在二楼,作为一个刚从警校毕业分派来的新人,他每天的工作就是在局长办公室打水扫地,给各个办公室送文件和新来的杂志,跑跑腿给大家出去买包烟什么。
除此以外,其他时间就由着他来安排了。
今天早晨,一直下着雨,天气凉爽。
王明江来到办公室,他先来到周彪局长办公室,作为行政科新人,周彪局长办公室卫生交给他来打理。
现在是1981年,改革开放刚刚开始,大家都没那么复杂的念头,给领导服务的差事并没有多少人在乎,甚至躲避不及。
他推开周局长办公室的门,又关上,从门后面拿出一把稀疏秃顶的扫帚,还有一个掉了半个角的簸箕。
他看了看地面,灰砖铺就的地面上满是烟头。
他把靠墙角的暖壶拿起来摇了摇,发现里面还有水,又把隔夜没多少温度的水浇在地面上,水很快就渗进了砖石里面,用这样的方法扫地可以防止灰尘飘起,
扫完地,他拿起靠墙角放着的四个暖壶去水房打水。
每天来胡局办公室的人很多,四个暖壶都不够,中午还得再打一遍水才行。
对,不应该称呼胡局,这个年代应该叫胡局长,或者胡彪同志。
王明江在打水的路上纠正了自己的一个错误。
水房在楼后面的一个平房里,距办公楼比较远,需要楼上楼下跑,每次要一手提两个暖壶,一天最少跑两次,这个苦差事没多少人愿意干。
行政科科长陈元就把这个重任交给王明江,之前大家谁都不愿意去,都是行政科人轮班排值日强制任务,王明江来了以后行政科的几个女职员都松了口气,并且对王明江很是感激,有啥好吃的都想着给他留点,算是奖励。
王明江很乐意打水,坐了半天出来活动活动多好,这样回去就能冠冕堂皇的看小说了。
他打水回来的时候,周彪已经来办公室了,此刻他正在埋头奋笔疾书。
王明江来公安局一个月了,也知道了周彪作息习惯。
他每天都要早来一个小时到办公室,然后开始坐下来写小说。
王明江觉得他好辛苦,一个字一个字的在稿子上写,右手中指都磨出一个老茧来,要是有一台笔记本就好了。
但是看周彪那副投入其中,荷尔蒙飙升的样子,又感觉他很幸福。
王明江拿过周彪桌子上的大茶缸,在桌子上找到一个牛皮袋,伸手抓了一把茶叶末扔进茶缸,然后冲上开水,盖上茶缸盖子,放在周彪桌子旁就走了。
周彪丝毫没有被他打扰,依旧在奋笔疾书。
回到办公室,王明江开始吃早饭,早饭是素包子小米粥。
作为新人,他一天工作已经完成了大半儿。
接下来开始看书时间了,周彪写的《天涯擒枭》已经在《啄木鸟》杂志连载两期了,
他也一直追看,下期估计该结尾了。
他决定明天一早先去周局长办公室看结尾,这个便利条件不利用要看结局要等一个月了!
随后,他拿起一本新来的《考古》杂志开始翻阅起来。
按理说公安局不应该订阅这种杂志,当王明江向科长陈元请示订阅这本杂志时,陈元说订那个杂志有屁用,王明江说汴城县是文物大县,有很多古墓的,看看考古杂志说不定以后有了案子也知道点常识,陈元见他有兴趣,大笔一挥批了,顺便体验了一下权力带来的感觉。
王明江打开新一期的考古杂志,有一股淡淡的墨香味飘然而来。
首先看的是目录,扫了一眼,立刻被一篇文章所吸引。
《辽耶律加乙里妃墓志铭》,关于辽代的考古正是他所感兴趣的,并且打算考硕士以后重点研究的学科,只是刚本科毕业分配了工作就穿越到了80年代。
他打开文章,文章是这样写的:
辽耶律加乙里妃墓,坐落在平泉县榆树林子公社半截沟村杨家北沟西山,发现于21世纪初,据当地几位老人回忆得知:1916年秋天,杨家北沟西山被雨水冲刷出了古墓一座,当地群众据墓顶塌下处进行挖掘,出土有铁锅、铁锤、瓷器和各种石条、门板等物。
1977年文物普查时发现了墓内所出的一块志石尚存于该村,于是对墓地现场进行了调查。杨家北沟北山形如椅屏,沟豁自南而北蜿蜒而上,沟下溪水潺潺,墓地草木丛蔚,风景极佳。墓室坐落北面地势略高的平岗之上,附近地面都经过人为地翻动的痕迹…在周围发现五处盗洞…
刚看到精彩处,忽然,他眼前跳出一个蓝色的屏幕,屏幕上是白色的黑体字:
“系统检测到宿主开始回归本行,请在半个月内协助破获一件盗墓案件。”
“回归本行我应该在文物研究所上班啊,怎么会是公安局?”他心道。
王明江对系统给的任务表示不理解,但系统不吱声了,他又能如何反驳呢?
只好老老实实等待机会,半个月内协助破获案件,以后要多加要留意了有什么案件多打听打听。
作为刚来警局打杂的人员是接触不到什么案件的,系统这是给他出难题。
不过,好在他经常去周彪那里,知道最近都在侦办什么案件的大概情况。
前世,王明江是文物研究所的一名工作人员,刚刚大学毕业过去上班没几天。
当然,这并不能说他考古和鉴宝的能力就很牛,
恰恰相反,论看墓能力他还不如他的二舅。
王明江也有一个生活在农村的二舅。
二舅前些年的主业是种地,副业是给别人看风水,可以说是村里的斜杠中年。
这些年反过来了,主业流转了,副业二舅都忙不过来,他已经在县城里买了楼,专门做看风水的生意。
红白喜事,喜迁新居、人生得意或苦闷,有些人相信奋斗,有些人相信命运,人生的那一道坎儿都需要风水先生的指点。
王明江本来瞧不上二舅那一套,后来受了社会的教育,再看二舅江湖的那一套,他能学到的知识不少,就和二舅潜心学习了一段时间如何看风水,看问题的角度果然刁钻了不少。
闲话少说。
他穿越到了1982年,还带着一个不怎么吱声的系统。
虽然还是叫王明江,但已经是别人家的孩子了,现在的他只有20岁,嘴唇上长着毛茸茸胡子的年轻人,刚从警校两年大专毕业分配到了汴城县,开始了打扫卫生的工作。
快到中午的时候,行政科陈元走了过来,这是一个瘦高的中年人,近视镜的鼻托掉了,在螺丝口处缠了几圈白胶带,把鼻子都压出一个红色的印记,看着让人想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