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尔虞我诈
大年初九,上海,英国领事馆。(全文字小说更新最快)
一栋维多利亚风格的三层洋楼矗立在黄浦江岸的寒风之中。此楼以花岗岩打底,大石条砌墙。穹顶上飘着一面红底蓝道的米字旗。
此刻领事馆的会议室内,一场事关英国远东外交布局的会议正在紧张的召开。参与会议的是英国驻华公使文翰勋爵、英国驻上海领事阿礼国以及英国远东舰队提督何伯(JamesHope)上校。
何伯上校三十多岁,中等身材,一把浓密的海狮胡梳得一丝不苟。他身穿蓝色斜纹布海军服,皮带上挂着一把短剑,剑柄上嵌着一颗翠绿宝石。
此刻他正坐在一张维多利亚式狮爪沙发上,对文翰报告道:“按勋爵的指令,帝国远东舰队的水兵已开进上海县城,接收了清国衙门。清国苏松太道吴健彰表示愿意合作,可以下命令让松江全境停止抵抗,归顺新朝。以远东舰队目前的实力,控制松江轻而易举。问题只是法国和美国会怎么看!”
这个时空,起义者力量空前强大,靠鸦片战争打开的五个口岸,几乎已面临全军覆没。所以英国人也分外紧张,紧急加强了远东舰队的实力,增加了香港驻军,以便扩张在此次剧变之中的话语权。
文翰还没表态,阿礼国却表示忧虑道:“勋爵,咱们是否要完全抛弃满清?依属下之见,一面倒的外交政策似乎未必合适。”
文翰神色沉着的点点头:“阁下的看法很有见地。但就目前而言,帝国在远东的利益主要体现在商业上。帝国在制度和技术上的领先,足以保证无论哪个政权上台,都无法在短时间内对帝国造成威胁。本来我的想法,是同时承认楚政权及天国政权,实行等距外交。无奈楚国形势混乱,中枢尚无实力削平诸侯。而掌握了三处口岸的许姓军阀无论是见识还是施政风格都不值得大英帝国倾力扶持!因此暂时全面倒向天国,甚至不惜与清国断交,乃是保证帝国对新形势充分影响力的必须!”
阿礼国沉思片刻,试探道:“勋爵的意思,是先扶植起江宁政权,将帝国的影响力透过这个政权充分扩展开来。在保障帝国商业利益的同时,抢到外交上的先手。以后再视具体形势做出调整吗?”
文翰欣慰的点头道:“没错。就是这个策略。至于满清,依我的观察及与麦笃思先生交换了意见,我们一致认为这个政权极无理性,无法依文明世界的方式来沟通。建交与否,其实全无意义。帝国此次显示武力并与之断交,对满清也是一个警告。满清如果理智,咱们想要得到的商业利益,不建交一样能得到,甚至能得到更多。否则的话,咱们就全力扶植江宁政权,将之彻底消灭!”
何伯振奋道:“若是江宁政权能提供足够的步兵配合,远东舰队可以助其在天津登陆,以最快速度攻下北京,颠覆满清的统治!”
文翰道:“这是最后的严厉手段!是否助成此事,还要看江宁的执政者是否兑现承诺,全面倒向大英帝国!”
阿礼国惊讶道:“江宁的徐侯爷,他承诺了全面倒向大英帝国吗?”
文翰面露得色,沉稳的点头道:“没错,那个年轻的执政者与我达成了一揽子协议,比如单方面开放市场,各种独占性贸易及技术引进条款。引进英国教官为他培训军队,向英国派遣大量留学生等等。他甚至主动提出,愿意与英国结盟,共同抑制沙皇俄国的扩张。在必要时可以提供足量陆军士兵,远赴欧陆为盟国作战!”
在座两人都倒吸了一口冷气。今年的一月份,沙皇尼古拉一世派出使团,向奥斯曼帝国提出,要将该国境内所有东正教教徒归于俄国的保护之下。奥期曼帝国当然严辞拒绝。在英法的支持下,奥斯曼帝国对俄国毫不相让,两国关系日趋紧张,战争有一触即发之势。
徐侯爷的提议,显见是完全了解这一事实。所谓的派兵当然只是大话,潜在的语义,无非是说“我对你们欧陆的形势了如指掌,你们别当我是坐井观天的愚昧人士,我愿意与你们以文明人的形式展开交往。否则的话,我也未必没有反制手段!”
阿礼国皱眉片刻,严肃的建议道:“与这样的政治家交往,起初固然是很愉快的。可一旦他的势力增长过快,大英帝国就未必能掌控得住他。依我之见,此人可以扶持,但必须要有限度。合适的时候,咱们要有对其进行削弱的二手准备!”
文翰深沉的点了点头。但他还是说道:“在这个老大帝国,改革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依我之见,此次缔交足以保证大英帝国在华东区域十年内的特殊权益。十年以后,帝国的政策自然会做相应调整!”
***********************************************************
大年初十,江宁侯府的书房内,李秀成和林绍璋仔细看完了与英国的一揽子协议草案,彼此都是面面相觑。
经过徐简这些天的速成启蒙,两人对近代世界的外交及英、法、美、俄等国的情况已有初步了解。英国已控制中东,吞并印度,舰队纵横七大洋,相当于海上的秦国。法国屡经变乱,实力大为削弱。此刻拿破仑三世在位,看起来国势不错,实质上统治并不稳固。国内许多固有矛盾都很难解决。美国是后起之秀,此刻还是个诸强的小跟班。到处转悠看能否挣点钱花。俄国则制度落后,但架不住国土广大,不怕死的“灰色牲口”为数众多,陆军颇有实力,有欧洲压路机之称。
此时俄国想吞并奥斯曼帝国,与英法两国矛盾很深,大有一言不合就打起来的架势,因此英国的军力都向地中海黑海一带集中,在远东无法发太大的力。在这个关头,只要迎合一下英国人,强调一下对英国利益的重视,建交自然很容易达成。
那么既然这样,为什么对英国做那么大的让步?两人对视片刻,最后还是李秀成先开口询问。
徐简耐心的答道:“英国的海上力量很强,又有印度、新加坡、香港等沿线港口可以补给、可以屯兵,乃是诸强中对咱们威胁最大的。这些年他们做惯了老大,习惯于掌控别人,也有这方面的丰富经验。这次他们虽然是主动前来,对建交口风也很松。但我推算是与楚国的交流出了问题,急着要先解决宁波、上海两口岸的问题,让英国商人不至于颗粒无收。楚国那边一旦内政理顺,英国人必然会及时靠上去,玩等距外交的把戏。所以我宁可在这个关头让步大些,给出一些诱惑力大的东西,让他们难以拒绝,忍不住跟咱们达成这个扶持天国工业的一揽子协议!
协议一旦签了,我会督促他们立刻执行。同时我将在国内执行一个三年工业奠基计划。让英国人帮咱们开矿、冶铁、造船、修路、制枪械、制机器、造铁路、铺设电报线。同时还要他们派人帮咱们开办学校,教授西洋语言、西洋各国情况以及格致、工业技术等各门学问。只要他们的学者、技术人员、机器等等切实进了咱们的地界,协议的任务便告终结。到时候即使他们不出妖蛾子,咱们都未必要切实执行协议条款。而是要看情形下菜。有利于咱们的就执行。不利于咱们的,咱们爱怎么办就怎么办,哪里还能由得了他!”
林绍璋惊讶道:“咱们天朝是礼义之邦,这么做岂非太不厚道?”
徐简嗤之以鼻道:“你们都给我记好了。国与国的交往与人际交往不同。如果是人际交往,忠厚重信是本侯极为欣赏的道德。但做为一个国家的掌权者,却绝不能拿国民利益来做彰显个人道德、维护个人脸面的资源。国与国之间的博弈,成败关系万千民众。咱们在台上的,宁可自己‘不要脸’、背骂名,也要以维护国民利益为先。而不是反过来,宁让国民大把饿死,也要提前归还外债,为自己挣一把大国领袖的‘脸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