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太宗宣武帝实录88

晋太宗宣武帝实录88

陈牧:人臣之对帝王,多承意顺旨,甘言取容,今,寡人欲闻己过,先生何以教我?

萧凡:臣以为,大王每与公卿论事,及有上书者,以其不称旨,或面加诘难,无不惭退,恐非诱进直言之道,愿大王常抑之。

萧凡:先生之言是也,寡人谨受教。

陈牧:寡人欲将同卿南游吴、越,泛长江,临沧海,可乎?先生以为如何?

萧凡:臣以为,大王应天御世,居中土而制四维,自足比隆尧、舜,何必栉风沐雨,经略遐方乎!且东南卑湿,沴气易构,虞舜游而不归,大禹往而不复,秦始皇死于沙丘。何足以上劳大驾也!

陈牧:先生之言是也,寡人受教矣。

陈牧:寡人忆往昔,欲知前西凉何以亡也?先生教我。

萧凡:臣以为,以吾观之,所谓君不君,臣不臣者也。人主自臧,则众谋不进。事是而臧之,犹却众谋,况和非以长恶乎!夫不察事之是非,而悦人赞己,闇莫甚焉;不度理之所在,而阿谀求容,谄莫甚焉。君闇臣谄,以居百姓之上,民不与也。若此不已,国无类矣!愿大王鉴之。

陈牧:先生之言是也,寡人受教矣。

陈牧:寡人观历代家国,多者八百余年,少者才二三十年而已,吾甚惑焉,先生何以教我?

萧凡:臣以为,国祚长久者,皆为积德累业,恩结于人心。运少者,盖由创业之君不务广恩化,当时仅能自守,后无遗德可思。故传嗣之主政教少衰,一夫大呼而天下土崩矣。今大王虽以大功定天下,而积德日浅,固当崇禹、汤、文、武之道,广施德化,使恩有余地,为子孙立万代之基。岂欲但令政教无失,以持当年而已耶?

陈牧:先生之言是也,寡人受教矣。

陈牧:寡人愿闻,近来为政得失,请先生直言。

萧凡:臣以为,今百姓承丧乱之后,比于唐时才十分之三,而供官徭役,道路相继,兄去弟还,首尾不绝。远者往来五六千里,春秋冬夏,略无休时。大王虽每有恩诏,令其减省,而有司作既不废,自然须人,徒行文书,役之如故。臣每访问,四五年来,百姓颇有怨嗟之言,以大王不存养之。

陈牧:非先生之言,寡人不知也,此乃吾之过也。

陈牧:每观前代之成败,寡人甚为嗟叹,先生何以教我?

萧凡:臣以为,凡修政教,当修之于可修之时,若事变一起,而后悔之,则无益也。故人主每见前代之亡,则知其政教之所由丧,而皆不知其身之有失。是以殷纣笑夏桀之亡,而优、厉亦笑殷纣之灭。隋帝大业之初,又笑周、齐之失国,唐太宗君临天下,视炀帝亦犹,炀帝之视周、齐也。

陈牧:先生之言是也,寡人受教矣。

陈牧:近来百姓皆有怨言,寡人甚惑之,先生何以教我?

萧凡:臣以为,大王君临之初,率土霜俭,一匹绢才得粟一斗,而天下帖然。百姓知大王甚忧怜之,故人人自安,曾无谤。近年来,频岁丰稔,一匹绢得十余石粟,是而,百姓皆以大王不忧怜之,咸有怨言。又今所营为者,颇多不急之务故也。自古以来,国之兴亡不由蓄积多少,惟在百姓苦乐,愿大王废不急宽百姓。

陈牧:先生之言是也,寡人谨受教。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晋略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晋略
上一章下一章

晋太宗宣武帝实录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