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章 别了,瑶华山

第一百二十五章 别了,瑶华山

机帆船在“嘭嘭嘭”的向前移动。他突然对生活了半年的瑶华山恋恋不舍起来。

瑶华山啊,瑶华山。半年,太匆忙了。请您原谅,来不及把您像背史地一样背熟;也没有像研究古文那样把您品读得那么精深。每当疲倦时,抬望眼,只看到了您雄伟的身躯和那秀雅的英姿。您就像一个巨大的笔架,搁在书院的桌上。您的怀里总是抱着一个永不干枯的墨池,让莘莘学子尽情挥洒。每当春风吹拂的时候,您总是把一丛丛鲜艳的杜鹃,笑盈盈地摆放在山腰,和女生争媚。那无数的大树小树、无名的小草都在争先恐后地献出自己那一片片绿叶的春晖,以表达对您的热爱。

志溪河里,青青水草,随波流之。窈窕淑女,左右采之。

他坐在船舱里,突然想起一件有趣的事来。

那是一个星期天的下午,放学后,几个男同学在志溪河游泳。利强看龙乐平是个游泳高手。便说:

“乐哥,志溪河对岸,我从未去过,你带我游到对岸去看看好吗?”

“好。”他二话没说,用左手一把夹住他,用右手向前划去。

大约二十几分钟后,便把利强放到脚能打到底的浅水处,他走上去看了一会又回来了。

“有什么好看的?”乐哥问。

“和那边差不多。”利强回答。

“人都是这样啊?”乐哥说。

“什么?”利强问。

“总以为对岸有美景。”

“你像个哲学家。”

“你像个探险家。”

“我看到了志溪河对岸景象。”

他正准备游回学校那边去,只听见利强又在喊:

“乐哥,一个人情做到堂啦。你要把我带回去啦。”

“好咯。”

没办法,谁叫他们是同学呢。他虽然有点疲倦,但还是毫不犹豫地用左手又夹起他往回游。当游到离岸边只有一丈多远的地方时,突然说:

“利强,我没有力气了。”

他一边说,一边松手,同时他自己也故意往水下沉。

“乐哥,那不行啦。我会淹死......”

利强话未说完,他就下沉。他就真的喝了一口水。

于是,又把它夹起来向前游,又故意向下沉了一次,他又准备喝水。两起两沉之后,终于发现利强是个真旱鸭子。游到岸边后,利强坐在一块石头上。

“乐哥,你带着我游到了志溪河对岸。我本来要感谢你,可是你害得我喝了两口水。我们抵清了。谁也不欠谁。”利强说。

“你啊,喝两口水,看一片风景。赚哒嘛。”梦琪说。

“赚哒两口水啊。”

“对岸的风景美在你的心里啊。”

“利强,你住在志溪河畔,你知道志溪河有多长吗?”乐哥问。

“志溪河发源于凝香,从李家洲流入资江,全长约50公里。周扬、周立波的老家就住在志溪河下游的清溪江畔。”利强对答如流。

“你知道什么叫志溪帆落吗?”利强问乐哥。

“我听说,旧时志溪河,湾多流急,加之与资江合流处正是‘关濑惊湍’。资水奔泻而下,进入银城城区。被横亘江心的青龙州所堵,使得江流不畅,水位变浅而激流湍急。涛声阵阵如万马奔腾,白浪滚滾似惊雷轰鸣。到志溪河流向资江口时,那是‘风翻白浪花千片,涛似连山喷雪来’。昔日帆船每行至此,必须落帆稳舵,竹篙撑进,方能逆流而上,

缓缓驶入志溪河。远望落帆,似飘云墜落;竹篙如新月点水,煞是壮观。故此明代银城知县刘激将其列为银城十景之一,题名为‘志溪帆落’”。

“哎呀,你的银城地理知识倒是记得蛮清楚的。”利强说。

“肚子里冒得一些货,进得了一中吗?”

“又吹牛皮。看你今年高考是跨长江,还是过黄河?”利强说。

“我能横渡志溪河。”

“那有屁用?志溪河那边又冒得大学。”利强说。

“怎么没用?至少冲出了一中。不要再补习了。”

“哦。那也是。”利强说。

他又想起一中的前身叫“箴言书院”。一想起这四个字就生出一些不解之意。这个胡巡抚真是有点怪。他分明是全交河人,可偏要用自己的钱到石笋来建一所学校。为什么不把这“箴言书院”建在全交河,为什么不就建在他自己的家乡仙峰山那边呢?而且,仙峰山的旁边就是清朝政府赐给他的“宫保邸”。如果是那样,在自己家乡读书是多么的近啊。

又一想,正因为这样,使得他和瑶华山结下了一段深情。瑶华山下住着他今生最尊敬的张老师。他不苟言笑,说话一句是一句。黑板上的粉笔字、作业本上批改的钢笔字和语文课本上的字真是没有二样。张老师很少批评人。即是遇到个别同学不认真学习时,也只是用“皮鞋草鞋”来激励其认真学习。

半年来,张老师发给学生的他亲自刻印的油印复习资料每人将近十斤。而同学们却没有交一分钱的资料费。现在,这些油印资料都在他的书包里,提一下仍然感觉沉甸甸的。他情不自禁地拿出一张出来欣赏。那用蜡纸钢板刻写、用油墨和滚筒推印出来的复习资料,字迹是多么的工整,印刷是多么的清晰,批改是多么的详尽。

张老师为了弄清楚他去年为什么没有被录取的原因,他利用星期天,自己掏钱乘车去地县教育局查阅他的高考档案。弄清楚原因后,一回到学校,又马不停蹄地喊着他到医务室去量血压。搞清楚他的血压的特殊情况后,还要医师保驾护航。体检身体时,又带着他来到医务室问医师要良方。直至他的体检表上写上“合格”二字,才放下心来。

他又记起张老师亲口对他说的一段话:

“我们班的同学只有你来得最远。而你的年龄在全班又是偏大的。我知道,你此次来一中复习,是真来复习迎考的。我的意见,你就不要当班干部了。你就一心一意地搞复习。全力拼搏,夺取胜利。”

张老师在学习上对学生也是要求很严。除了分数打得很紧以外,时间也是抓得很紧。一篇作文,45分钟交卷,不准拖一分钟。文言文的解读,一字一句都是要讲得清清楚楚。平时练习,就像是参加高考一样。做到次次小考都是高考。用张老师的话说就是:“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

他接着又想起了曹主任。他天天晚上在曹主任的家里复习至深夜。他们一家人从没有半句怨言。每周星期天带他去教工食堂加餐改善生活。

还有校医张医师,那片“vc”有智慧,有深情。

一中的每一位老师和所有的恩人,都将永远永远地记在他的心中。

瑶华山下,还遇着了今生最难忘的同学。28班的全体同学,都是张老师亲自教出来的。只有他是最后一个学期插班进来的。尽管他去年参加高考的成绩比较好,可是在班上仍然是底子比较薄弱的一个。学习上遇到问题时,问班上的任何一个同学,没有一个不回答的。那种纯朴的同学之情令他今生难忘。特别是他离家远,星期天又不能回去改善生活,离校近的同学回家后,总是要带些菜来。总是喊他一起享用。

如有来生,还愿意做张老师的学生。

如有来生,还是愿意做28班一名普通的同学。

他望着机帆船激起的碧波,在心中难舍难分地念着:

“别了,瑶华山。”

(全文完)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漉湖岸边的向日葵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漉湖岸边的向日葵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一百二十五章 别了,瑶华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