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第 177 章

第177章 第 177 章

苏以沫临出门前,走到爸爸身边耳语几句。

苏爱国这才恍然大悟,拍了下脑门,坐到张招娣身边,握住她的手,「我不懂做生意,也不会说话,但我了解人性。如果我们继续跟他们僵持下去。我们的损失只会比搬迁更大。」

张招娣自然也明白这个道理,所以她才格外烦躁,听到丈夫向着外人她就更来气。她这一路走来容易嘛,白手起家,一点一点攒出来的事业,好不容易有今天这个局面,丈夫听了外人几句话就让她放弃,她觉得寒心。

张招娣推开他的手,不让他碰,「公司不是你创建的,你当然可以说得那么轻松。如果你辛辛苦苦考上大学,我让你放弃,别去读了。你愿意吗?」

苏爱国被她问住了,设身处地想了一会儿,终于明白媳妇为什么会这么生气,他自嘲般叹了口气,「事情不出在自己身上,永远可以说得这么轻松。」

他自顾自说道,「小沫天天在饭桌上唠叨,食品安全才是好美味的生存王道。我们厂雇佣的又是村民,我们拦着他们发财,如果他们存心报复我们,往咸菜里放只蟑螂或是往奶茶里加了别的东西,再被有心人一炒作,好美味或是苏茶甜就会损失惨重,这两个品牌会被钉在耻辱柱上,以后再也难以翻身。这后果你能承受吗?」

搞垮食品品牌简直不要太容易,甚至连一万块钱都不需要,就可以让工厂濒临破产。用一句夸张的话来形容再贴切不过: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而始作俑者不过是丢份工作。好美味好不容易才走到今天,因为拆迁事件就毁了,真的不值得。

张招娣赌气,「我可以先把他们全部开除。」

苏爱国叹了口气,「又说傻话。我们把他们开除,就是毁约,那他们现在就可以反悔,不再租地给我们。让厂子现在就搬走。我们能拿他们怎么办?这地是人家的。」

张招娣狠狠剐了他一眼,「你到底是哪头的?」

苏爱国揽住她肩膀,「当然是你这头的。他们拆迁分钱又不给我。我只是不忍心看你辛辛苦苦打拼这么多年,一夜之间回到解放前。」

张招娣定定打量他,「小沫刚刚教你说的这些?」

他嘴笨得厉害,又不懂做生意,耳根子还软,容易被人蛊惑。只有小沫才会以经营者的角度思考问题。

苏爱国躲开她眼神,含糊不轻,「反正我确实是这么想的。咱们是两口子,我当然盼着你好。」

张招娣有了女儿出的主意,心情倒是没刚刚那么烦躁,她手指点了点他的胸口,眼含警告,「你以后再分不清里外,随意发善意,我绝饶不了你。」

苏爱国张了张嘴,想反驳自己不是发善心,可是刚刚女儿教的话已经说完。媳妇好像也不生气了,再解释下去就得用他自己的语言,回头媳妇再误会他的意思,于是闭嘴不说了。

苏以沫在外面逗留了半个小时,才过去敲门。

「进来!」

张招娣平淡的声音响起,苏以沫打开门,探头往里瞅,眼睛在爸妈身上乱瞄。

张招娣正在收拾桌上的文件,苏爱国坐在沙发上,似乎在喝水。离得这么远,有没有和好啊?

苏以沫看不出区别,提醒两人快走吧。

张招娣颔首,站起来,苏以沫走在前头,回头偷偷瞄了一眼,注意到爸爸拉了下妈妈的手,妈妈别扭地想要甩开,但是爸爸强势地按住她的手,不让她松开。妈妈象征性地挣扎两下,也就由他去了。

所以这是和好了?

苏以沫装作不知道,她上了车,坐在后面。

苏爱国狗腿似地给张招娣开了副驾驶座的位置。

上了车,张招娣好奇问,「去哪啊?」

苏爱国不太清楚,回头看女儿,「你要去哪?」

苏以沫想了想,「不如去海边吧?」

苏爱国一愣,「又去赶海?这么热的天,还是算了吧。」

苏以沫挠挠头,好像是哦。

张招娣见两人大眼瞪小眼,有些无语,「我带你们去采摘园吧。小沫不是一直想去摘果子吗?现在正是火龙果上市的季节。咱们去摘几篮吧?」

苏以沫眼睛一亮,她长这么大还没见过火龙果苗苗长什么样呢。

她问爸妈有没有见过。

苏爱国老家那边山多,没有种火龙果,「不过我听说罗甸县的火龙果非常有名。一直没机会去摘。」

苏以沫有些遗憾,她发挥想象力,「火龙果的果实有点像仙人掌的果实。它的苗苗是不是很像仙人掌,浑身上下全是刺啊?」

苏爱国被她问住了,「可能是吧?」

张招娣很肯定点头,「是。但果园种植的时候会留足空间,枝条长长了,还会用绳子扎起来,轻易不会沾到刺。不过你摘的时候还是要小心点儿。」

张招娣负责指路,苏爱国很快开着车进入一个采摘园。这里面种着许多火龙果。

果园主人见他们开车过来,看了好几眼轿车。

苏爱国将轿车停到边上,然后要了三个采摘篮,一家三口每人一个沿着一条壕沟往前走。

每人手里都拿着一个剪刀,这会儿正是火龙果成熟的季节。

火龙果的苗苗有成人那么高,火龙果树的枝是往下散开长的,并且树上也全是刺,就像一个个八爪鱼四处绽放,有的枝尾部会结有火龙果。

苏以沫拿着一个火龙果开始采摘,她有点渴,先掰开,尝一尝,「哇,爸妈,这里面还是红心的。肯定很好吃。」

说着递给妈妈一半,张招娣接过来,尝了尝,「嗯?确实很甜。我就喜欢吃火果龙,淡淡的甜,不是甜的齁人,也不酸,很清爽的味道。」

苏爱国就着她咬的地方也尝了一口,「嗯,确实好吃。」

看着女儿喜欢摘火龙果,张招娣和苏爱国充当工人帮着拎篮子,由着女儿一个人摘。

苏以沫在园子里来回穿梭,很快就摘了一篮子,这一篮子的份量可比海鲜重多了,她掂了掂,「好重啊。咱们买这么多送给季先生,他们能吃得完吗?」

苏爱国笑了,「吃不完也可以送给邻居。总不能拿半篮子吧?那样多寒酸啊。」

苏以沫一想也对。于是她又开始摘。

如果以种田为生,这个活会很累,但是只是玩闹,采摘是件很幸福很快乐的事情。

摘了一颗还想摘第二颗,看着沉甸甸的果实放进篮子里,有种收获满满的喜悦。

明明烈日悬挂头顶,苏以沫满头大汗,甚至她的后背都湿了,但她依旧亢奋着,就好像觉醒了种田家的基因,眼里全是快乐。

「爸妈,我摘好啦,咱们回家吧。」

苏爱国见女儿提着篮子,走路歪歪扭扭,担心她撞到火龙果树上,赶紧接过她的篮子。

出了果园,跟园主人结账。

亲摘的价格会比菜市场要贵,这里面有一定的损耗。

张招娣道了谢,将火龙果放到后备箱,一家三口上了车。

先是送一篮给姑姑家,然后又送一篮给季先生,剩下的一篮留着自家吃。

翌日,郝思明负责开车,苏以沫跟着妈妈一块到了王忠辉的房地产总公司。

总公司设在鹏城市中心,苏以沫抬头就看见这栋高耸的写字楼,总高有三十多层,周围全是玻璃,瞧着就高大上,中间设有公司的LOGO,醒目的蓝色大字,加着边框。晚上经过这边,字还会发光,离老远都能看到。

虽然妈妈也是这家公司的股东,但是一开始妈妈只投了一百万,占了3%的股份。两次上市后,她的股份一再稀释,现在只剩下0.4%的股份。

这么少的股份,除了年底开股东大会,张招娣轻易不出席。反正她也做不了什么主。

张招娣见女儿仰头看着大楼发呆,上前揽着女儿的肩膀,「走吧。兴许他会同意的。」

苏以沫点点头,跟着妈妈一块进了大楼。

前台听到她们预约过,跟秘书那边核实无误后,帮他们按了电梯。

王忠辉是真的忙,房地产现在的市值是70多亿,大笔的资金需要最大限度地投资出去,以便将来收获更多的回报。他需要囤积土地,开发新楼盘,跟银行打好关系等等,忙得不可开交。

苏以沫三人到了之后,在会客区等候十分钟,才被秘书请进总裁办公室。

秘书们端上茶水,王忠辉从办公桌后面走过来,他的表情是一如既往地严峻,「怎么有空找我?有什么事吗?」

张招娣颔首,「是。还是为上次的事情。」

王忠辉揉了揉眉心,颇有些疲惫,刚要开口拒绝,张招娣似乎猜到他所想,先一步开口,「我知道这事让你很为难。但是我闺女另有想法。」

王忠辉侧头看向苏以沫。这几年他去岳家,倒也见过这个孩子。

原先的灵动活泼到如今的亭亭玉立,他侧头笑了,「听说你是今年的中考状元。报纸上都报道了,真的很了不起。说吧,小状元,你有什么好主意。」

他的态度很随意,好像长辈关怀小辈,带着点恰到好处的亲切。

苏以沫也没有跟他扭捏,「王叔叔,我知道咱们村那块地太小了,不值得你囤积。但是如果你真的开发,它还是有利润的,对吧?」

王忠辉倒也没有糊弄她一个小孩,爽快承认,「是。咱们鹏城的土地寸土寸金,虽然那块地很小,但好好开发,确实有利润。只是我要是拆别的区域,能够赚取更多的利润。」

苏以沫见他承认这点,那就好办了,「我想用一个主意说服您买下那块地。」

王忠辉笑了,示意她只管说。

苏以沫微微一笑,「王叔叔,咱们鹏城房地产已经有好几年没涨了。它的价格一直维很平稳。」

王忠辉晃了晃手指,「你这个说法有误。看似没涨,其实还是涨的。」

鹏城的房地产都是以市中心为点,然后慢慢往外扩张。政府在计算房子均价的时候,市中心已经开发完了,没有新楼盘,所以统计房价,算平均价的时候,并不会把市中心的房子计算在内。所以单看房子成交均价永远都是持平,其实这是错误的。

想要看房子涨没涨,要看二手房的房价,也不必看均价,就看某个小区的房价走势图。

苏以沫颔首,「是,您说得也有道理,但是楼市现在不热,您不得不承认这点。」

她当然知道房价是涨的。1990年的时候,市中心房价是四五千每平,现在是七千多每平。确实是涨了,但是这个涨势弧度还没有工资增长快呢。

王忠辉懂了,好奇打量她,「你有办法提高房价?」

苏以沫颔首,「对!你只要给房子增加它的附加价值。」

这时候还没有学区房的概念,但是用不了多久就会出现。

王忠辉端起桌上的咖啡低头沉思好半天,终于明白她的意思,「我懂了!」

他放下咖啡,站起来在原地走了一圈,然后给秘书打了个电话。

秘书很快推门进来,王忠辉让秘书去办一件事,「帮我约一下志远中学的投资人,我想买他的股份。」他顿了顿又道,「我记得咱们市要新开一条地铁线,你找人打探一下什么时候规划,问问城市规划局局长有没有空,我想约他吃饭。」

通知完,王忠辉重新坐过来,然后看向苏以沫,「你的意思我明白了。后续我会让人负责你们村的拆迁事宜。」

苏以沫心愿达成,也不耽误他办正事,起身离开。

张招娣和王忠辉说了几句话,王忠辉让秘书送他们下去。

三人走到楼梯口,电梯门打开,从里面走出一位女人,她手里提着保温桶,看样子是过来送吃的。

季玲玲愣了一下,随即笑了,「你们怎么来了?」

苏以沫乖巧叫人,「玲玲阿姨。」

张招娣笑道,「跟王总谈点事情,我们先走啦。」

季玲玲颔首,目送他们离开。

坐上轿车,张招娣揉了揉苏以沫的脑袋,欲言又止。

苏以沫想着玲玲阿姨的样子,过年的时候,她去季家,也看到玲玲阿姨,就是长得越来越胖了。也不知道是坐完月子没瘦,还是怎么回事,整个人开始发福。

跟王忠辉站在一块,瞧着不像夫妻,倒像是姐弟。明明玲玲阿姨比王忠辉还小几岁呢。

「小沫?你想什么呢?」张招娣见女儿不回答,忍不住拍了她一下。

苏以沫刚刚正在想事情,没听到妈妈在说话,眨了眨眼,「怎么了?什么事。」

张招娣好奇问,「房地产有附加价值,你说奶茶的附加价值是什么呢?」

苏以沫哭笑不得,「妈,房地产不火,所以才用这个办法。您做的可是吃食,只要好好琢磨广告词,把产品做得更好,更符合大众口味,一定会有市场。没必要增加附加价值。」

张招娣低头想了想,「行叭。」

**

王忠辉答应之后,就以最快的速度促成此事。

之前拆迁办过来丈量过土地,再查一遍户口,很快辉耀负责人就过来开动员拆迁大会。

张招娣自然没空过来开会,苏爱国又要学习。于是苏以沫当仁不让来参加。

总的来说,拆迁分为两种情况:一种要钱,签完字就可以给你钱。一种要房,低于市场价分房。

苏以沫一家三口有200平的宅基地。如果都要住宅,就按照1比1.6的比例来分房。也就是320平方。如果面积多了,那就再付一部钱。

如果要商铺,就按照1比1的比例来分房。

除此之外,还有户口也有钱,拆迁安置也有钱。

苏以沫刚开始想认真听,但是这负责人说得太过啰嗦,底下的人总打断,她听得磕磕绊绊,忍不住想打哈欠。

好在开完会,每人都有拿到一份拆迁分配方案。

总的来说,谁先签字,谁率先选房。

别看之前他们吵着闹着要拆迁,但是真的来了,村民们反倒矜持起来了。

没有一个人过来签字的,估计是想多要点好处。

苏以沫拿到文件想去咸菜厂向妈妈汇报今天的情况。没想到村长会拦住她的去路,他似乎有些不好意思,「我听说这公司是你妈妈找来的。真的抱歉,我们也不是想阻止她在这边建厂,而是大伙没有办法……」

苏以沫还不清楚妈妈这边的态度,但以她对妈妈的了解,这次妈妈帮了大忙,肯定会借机跟村民们商谈买地的事,她装作听不懂,「您有事跟我妈妈说吧。我记性不太好,没办法传达您的意思。还请您见谅!」

村长只是过来打个招呼,也没真的让她帮忙转告,他笑着点点头,「行。回头我们会好好答谢你妈妈的。她开这个咸菜厂也不容易。我们都了解她的难处。」

苏以沫从来不是个做好事不留名的人,见对方有意讲和,她叹了口气,「我妈妈确实不容易。她为了说服王总过来这边拆迁,可是吃了大亏。她跟我们说,到底是一个村子出来的。都是乡里乡亲,大家也都不容易,你们过得好,她心里也能舒坦。王总就是被她的诚意打动才过来拆迁的,为了说服王总,我妈可是欠了王总一个大大的人情,他才肯答应拆迁。」

村长真是又羞又愧。她自然不会怀疑苏以沫说谎。这个年纪的孩子都是要么贪玩,要么一门心思学习。这样的话只有亲眼所见才说得出来。

张招娣把他们当村里人,可他们呢?大伙之前还开会讨论,嫌弃她是外地人,跟他们不是一条心,一口一句要撕毁合约。现在人家找到关系帮他们拆迁,他们还在背后骂人家,确实不该!

苏以沫见村长的表情尽收眼底,拿着报告去了咸菜厂。

张招娣正在开会,苏以沫待在她的办公室仔细看这份拆迁分配方案。

按照他们的算法,苏家可以分到四套房。这拆迁房的面积并不大,一室一厅的49平,两室两厅的79平,三室两厅的89平。连个一百平的房子都没有。

苏以沫倒也能理解,现在国内百姓还不习惯贷款过日子。他们更愿意把钱存起来放进银行收高额利息。

买房投资?他们还没有这个概念。

张招娣推门进来,苏以沫冲她打招呼,「妈,我开完会了。」

张招娣坐到办公椅上,「怎么个拆迁法?」

苏以沫把拆迁分配方案说了,「咱们还可以分到三十多万的赔偿款。您打算怎么花这笔钱?」

张招娣似笑非笑看了眼女儿,「你是想问你能分到多少吧?」

苏以沫对了对手指,期期艾艾地说,「我也是出了不少力,这是我应得的。」

张招娣被她这表情逗乐了,「行。就按咱们家人口分,你可以分到十多万。」

苏以沫乐得蹦起来,还不忘为自己争取利益,「还有拆迁房,我也能分到106平的房子。」

女儿解决完一桩心事,张招娣爽快答应,「不过我建议你选择商铺。因为这是拆迁房,你王叔叔肯定不愿意浪费太大面积盖商铺,所以机会难得。你选它就是赚到。」

苏以沫仔细一想,也对啊。商铺都是两层的。占用土地面积太多。一般来说,拆迁安置房的商铺都是很少的。

苏以沫双掌相击,「我明白了。我选一套商铺。到时候可以开网吧或是炸鸡店。」

张招娣又问了村民们的反应。

苏以沫把村长的话说了,见妈妈面无表情,看不出态度,她试探问,「妈,您该不会生村民们的气吧?」

张招娣不是孩子,自然不会那么幼稚,摇了摇头,「其实他们也没错。毕竟我确实挡了他们的发财路。不过这次是他们先毁约,以后我也没必要守着之前的约定了。」

之前张招娣答应优先雇佣村里人。但这些村里人并不都是好职工。

张招娣还是更愿意竞争上岗,选更踏实肯干,脑子又灵活的职工。

苏以沫意味深长道,「他们应该也不稀罕了。」

拆迁后,他们可就发了大财,未必稀罕这种低收入的工作。

苏以沫的话言犹在耳,没过两天就真的有不少职工过来请辞。因为拆迁消息落实,而且还是鹏城数一数二的大房地产公司,绝对不会赖账。不少人实现一夜暴富的发财梦,自然不想再干这种体力工作。

张招娣也不会留他们,来一个签一个,来两个签一双。签完后,她放话对外招工,不到半天时间就招满了。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我靠内卷全家暴富[九零]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我靠内卷全家暴富[九零]
上一章下一章

第177章 第 177 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