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赵云:将星因何而黯淡

第7章 赵云:将星因何而黯淡

第7章赵云:将星因何而黯淡(本章免费)

从古至今,对三国人物的评价文章如汗牛充栋,公婆都有理,这场笔墨官司从来未消停过。但唯有二人,民间评价是惊人的一致:一是诸葛孔明,神机妙算,有神鬼莫测之妙,成了中国人智慧的化身;二是赵云赵子龙,那是忠肝义胆,英雄无敌的代义词。

孔明三气周瑜,赵云长坂坡七进七出,这些脍炙人口的故事几乎家喻户晓,谁要道出此二人半个不字,定当口诛笔伐,群起而攻之。

这一切都得归功于罗贯中老先生的造神运动。

撇开演义因素,从史料上分析,刘备和赵云的关系非常复杂。

早期就追随刘备的赵云,屡屡救了阿斗的赵云,几乎一生未有败绩的赵云,被后人誉为一吕二赵三典韦的武勇排名第二的赵云,在刘备入蜀时期并未得到重用。作为以识人本领为最的刘备来说,不重用赵云实在是太奇怪了。

在刘备期间,赵云得到的最高军职仅为翊军将军。在东汉乃至三国的官职表上,这翊军将军实际上就是个杂号将军,这与刘备攻下成都后封赏关羽前将军、张飞左将军、马超右将军,后来,黄忠又被封为后将军相比,实在让人匪夷所思。

何谓翊军将军,就是侍卫长的称号,即使赵云功绩小于关、张、马、黄,弄个安东将军、平西将军也不为过吧?

第二件事,打下汉中之后,任命汉中太守的人选问题,也可看出刘备对待赵云的态度。汉中是蜀国的东大门,防魏的第一线,位置尤为重要。当时都以为人选非张飞莫属,但刘备却任命了行伍出身的魏延,赵云根本不在人选之中。而清人乌头宰相魏裔介中说:北山之战,非顺平则不能有汉中。(赵云死后被溢为顺平侯,古人多以赵顺平称之)应该说,攻取汉中,赵云是立下大功的。

第三件事也可看出赵云在蜀国当时的地位。刘备进位为汉中王,上表给汉献帝的大臣中,有名有姓有职位的:平西将军都亭侯臣马超、左将军领长史[领]镇军将军臣许靖、营司马臣庞羲、议曹从事中郎军议中郎将臣射援、军师将军臣诸葛亮、荡寇将军汉寿亭侯臣关羽、征虏将军新亭侯臣张飞、征西将军臣黄忠、镇远将军臣赖恭、扬武将军臣法正、兴业将军臣李严等一百二十人,赵云的名字淹没在“等一百二十人之中”。

刘备怎么啦?难道是赵云勇猛不够、智谋不足、品德有亏还是贪财逐利?

汉中一战,刘备来到赵云的屯营地,看了他对阵曹操的地方,夸道:“子龙一生皆是胆”,而军中皆称呼赵云为虎威将军,这不能说他勇猛不够吧?

赵云先后离袁绍、公孙瓒而去,认为他们不能成大事,始终追随刘备,不能说他没识人的眼光吧?打下成都之后,赵云劝刘备不要将成都的田地分封给有功之臣,而应该休养生息,让百姓安居乐业,这不能说他没政略吧?劝刘备不要伐吴,魏国乃是头号敌人,不能说他没战略眼光吧?

品德有亏?赵云活捉好友夏侯兰,却不留在身边,因他懂律法,推荐他去担任军正,这说明他有情有义却又持身严谨,不拉山头不搞小集团;打下桂阳,原太守赵范要将有国色的寡嫂樊氏许配给他,他却严词拒绝美人计的诱惑,后赵范叛逃,赵云无所牵连。

赵云唯一一次能称得上败绩的是箕谷之战,兵弱敌强,赵云带着部队徐徐而退,兵将无损失,辎重军资无遗弃。孔明要行赏,赵云却说军事失利,何赏之有?

赵云并不爱财呀。

今人有人著文说:赵云不得重用,乃当时门阀观念使然,当时做官都要讲究门第出身,并以马超为例。试问,魏延、黄忠甚至张飞、关羽该做何解?他们都是世家子弟吗?

赵云入蜀后不被重用,那只能是一个原因:刘备忌惮他。

为什么?

因为在赵云身上找不到缺点,他是个无私无欲的完人。

有史以来,上位者都信奉御下之道,如何御下?自然是恩威并施。要恩威并加其身,首先得找出这个人的所好,或者说是性格上的缺陷。

可刘备在赵云面前,通行的御下之策却失去了效用:这人不爱财、不好色、不搞小圈子。更重要的是你赵云太过谨慎,为了避嫌,你连夏侯兰都不放在身边。那你想干什么,你到底为了避什么嫌?

还有个关键之中的关键:赵云两次救了刘阿斗。

阿斗本不是什么大器,这点刘备很清楚。万一他驾崩之后,阿斗再将赵云依为社稷干城,会不会出现另外一个主弱臣壮的格局?

刘备再联想到自己一生之中韬光养晦的众多经历,以己度人,也许在心里就如此认定:为了将来刘家的天下,决不能让未来可能出现的野心家羽翼丰满。

所以,一个天才的将星入蜀之后光芒不在。

不要以为这是臆测,还有一个强大的佐证:刘备如何使用诸葛孔明。

刘备为了防止孔明大功独揽,入川之时以庞统为军师;庞统死后,又重用法正制衡孔明;法正归西之后,白帝城托孤孔明之时,又让李严掣肘。

刘备只是一深谙御下之道的枭雄而已,他对孔明也并非罗老先生所说的言听计从。甚至,他在内心里是否怀疑孔明与赵云这一文一武暗结朋党也说不定,只是史料上找不到孔明与赵云如何亲厚的例证罢了。

历史,终究是一本谁也说不清的糊涂账。

只是,雄才大略的乾隆帝曾说:使如赵云所言,居河、渭上流,以伐逆寇,汉事未必无成。

刘备不信孔明,不用赵云,夷陵之战使蜀国精锐尽墨,这才是蜀国灭亡的祸根,而非后人非议的孔明连年征战不休,大权独揽导致蜀国人才凋零、民不聊生。

更让人扼腕的是,一颗本应在中华历史上熠熠生辉的将星黯然失色,难怪后人评说,赵云、孔明这两位良臣择了朽木而栖。

惜哉,赵云赵子龙,生逢乱世,不遇其人。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穿越之颠覆三国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穿越之颠覆三国
上一章下一章

第7章 赵云:将星因何而黯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