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祖父的消息
“你看,我都说了方子不在我这里,我真的交不出来呀!”鲁云满脸遗憾的看着神色灰败的鲁青榆:“方子在陛下那里呢,要不,你去求陛下公布吧!”
顿了下,她笑了起来,笑得不怀好意:“可惜啊,你可能见不到陛下了!”
“你们……什么时候写的折子?”鲁青榆喃喃的问道,神情还有几丝的不敢置信。
就算是刘县令和武将军的折子,这个时候也最多处置结果下来了,不可能这么快连天使都到了。
更何况鲁云要递折子就得经过驿站,刘县令明明说过鲁云没有递过折子。
“哦,大概是天灾发生了几天吧,我娘就已经把折子送出去了,那个时候……”慕桃之被阿筠推过来,脸上带着清浅的笑意,她看着鲁青榆:“你大概还在府城准备乡试吧!”
“那么早?”鲁青榆神情颓然,原来那么早她们就已经做了准备。
那么后面他们所做的一切,不过都是跳梁小丑罢了!
慕桃之当时脱困之后,第一时间就想到了天灾之后的问题,也觉得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
所以当齐翛的那个护卫找到她的时候,她就给鲁云写信,让她往上递折子了,除了附上了水泥的配方和用处,同时还附带了鲁氏收购木材的资料,为的就是一下子把鲁氏打压下去再无翻身之力。
鲁云的折子是慕桃之拜托齐翛帮忙送的,没有经过驿站,所以刘县令没有得到消息。
只是没想到,皇帝的重视程度比她想象的更高,这么快就派了天使过来,按照这个速度计算,鲁云的折子送到京都不足三天,皇帝就派人出来了。
而且来的人……
一个是来顶替刘县令的新任县令,上一届的探花郎,在翰林待了三年的胡攸宁。
另一个,身份就有些不简单了,竟是当今六皇子萧衍,虽然是个母家没啥背景的皇子,但那也是皇子啊!
一个翰林清贵,一个皇子,可见皇帝对这件事的重视程度。
“你能告诉我你们鲁氏背后那个人是谁吗?”慕桃之问鲁青榆。
鲁秀桑也在一旁好奇的看着鲁青榆,阿筠有事去忙了,她是来暂代她一下的。
鲁青榆先是一愣,然后恶狠狠的说道:“你永远别想知道,我是不会告诉你的。”
“哦,好的。”慕桃之和鲁秀桑对视一眼,这在她们的意料之中,想来鲁青榆也不会这么轻易的把背后的人抖出来了。
况且她就是好奇一问,想知道答案的心却并不那么迫切,她和鲁秀桑分析过,鲁氏背后的那人身份绝不简单,并不是她们现在能够轻易招惹的。
而且也没什么必要,人家修陵墓和她们也没有多大的关系。
然后慕桃之和鲁秀桑就这么眼睁睁地看着两个官差过来拖鲁青榆,鲁青榆有些反应不过来,难以置信的看着慕桃之:“你怎么不问了?”
“我不是问过了吗?”意思意思得了,兄弟,给你个出场的机会还真当自己戏份有多重要啊!
慕桃之翻了个白眼,然后转过了身,不再去看鲁青榆一眼。
“你就不想知道你外祖父和三个舅舅到底去哪儿了吗?”鲁青榆的声音响起。
那声音十分的小,小到只有近前的慕桃之和鲁秀桑,以及那两名抓人的官差听见。
两名官差一脸的茫然,而慕桃之和鲁秀桑则是双双僵在了原地。
缓缓的回头,鲁秀桑感觉自己的牙齿在打架,但她还是拼命的忍住颤抖咬牙问了出来:“你知道什么?”
慕桃之皱眉看着他,心中有一种沉重的压抑感。
事情似乎,有点超出她的预料啊!
“呵呵!”鲁青榆打量了一下两人的表情,却是诡异的一笑,什么也没说,自己却主动伸手给两名官差,老老实实的让官差将他带走了。
鲁秀桑顾不得其他,抬脚就追了上去,他她一把扯住鲁青榆,急声问道:“你到底知道什么?你说啊!”
“干什么?不要妨碍我们办差!”那两名官差却是呵斥了鲁秀桑一声,将她推开了一些。
这还是看在鲁云的面子上客气了一点,不然他们说不定还会有更大的动作。
鲁青榆在旁边大笑出声,一脸的得意,却是什么也不说。
慕桃之上前拉住鲁秀桑,眼神冷漠的看着鲁青榆:“你有什么好得意的?我们至少还有机会自己去寻答案,可是你么?能不能活着从牢里出来都还不一定呢。”
之前他们做好的那些木材都是半夜来拉的,还不让他们把消息泄露出去,可见那背后之人并不想暴露出来。
如今鲁氏自己办事不严谨闯了这么大的祸,事情都捅到皇帝面前去了,背后之人为了不暴露自己,保不齐就会对鲁氏的人动手,不让他们见到皇帝。
显然,被慕桃之这么一提醒,鲁青榆也想到了这个问题,当即就再也笑不出来了,脸色变得铁青,再无之前的好心情了。
可是他依旧不想告诉她们他知道的事情,他难受,他也不想让她们好过!
抓人的是皇帝派来协助胡攸宁审理此案的禁卫军,一向铁面无情,阻碍他们办案会被视为藐视皇权,所以这个时候不好太过纠缠。
慕桃之安抚下鲁秀桑,想着这案子应该还要审问一段时间,她们可以找机会再去牢里问问,反正鲁青榆一时半会儿也跑不了。
皇帝的旨意,鲁青榆被人押走了,因为鲁氏大肆收购木材,造成了陵县这么严重的天灾,所以整个鲁氏都遭了殃,几乎所有鲁氏族人都下了大狱,后面胡县令会根据情节的轻重判罚。
而鲁秀桑她们,因为鲁秀桑拿出了当初鲁束和鲁氏分宗的证据,所以并没有受到连累。
至于刘县令,因为重大失职,当时就被卸了官帽关押起来,只等胡攸宁查清鲁氏的事情之后,随同一起被押送进京等候发落。
其实,慕桃之不知道的是,鲁云的这封折子送到京都的时候,引起了整个朝堂的轩然大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