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1点也不懂得尊重人
制片侄儿一脸错愕看着阿朱:“我说错什么了吗?”
这也是个戏精,只是演错了地方。
而且高估了宋歌的对人情世故的包容。
同时还低估了他深沉的心机。
既然阿朱不高兴了,也就不能忍了。
忍了是窝囊,不忍是嚣张,那还是嚣张吧。
“你就没说对过一句话。”
宋歌冷冷回头,冷不丁一句,吓了侄儿一跳。
这样的对话本不会引起注意,但时机凑巧,正好掌声停了,正好导演和唐老师都听到了,不免有点错愕。
导演恐怕是出于不屑,也可能好奇这三个原本一挂的人竟然当众内讧,故意问了一句:“有哪拍得不对吗?”
宋歌智商情商都没问题,这时候有问题的是导演,压根就不该给一龙套说话的机会。
还是那句话,过几天戏杀青了,大家各奔东西,也许这辈子都不会再碰面。
宋歌可不认为自己未来混得好坏,取决于给这些人留下好印象。
那也就没必要继续忍耐挑衅和不屑。
“唐老师的表演很精彩,我很敬佩,其余我看不出有哪拍得是对的。”
宋歌只给唐老师留了情面,话说得有些极端,一竿子打翻一船人,听起来不知天高地厚。
“哦?”
地位太悬殊,导演并没当回事,瞟了一眼刘制片,又笑着问宋歌:“你是说我们拍错了?”
刘制片一句话就把自己摘出去了:“真看不出你还懂拍戏,早知道就不介绍来跑龙套,直接让你开部戏得了。”
大家都笑了起来。
这几天宋歌跟在唐老师身后一句台词没有,两人也从未有过交流,这时老艺术家很有风范地一挥手。
“年轻人想法多,不妨听听嘛,兼听则明,集思广益。”
不知大家怎么理解的,又都笑了。
宋歌看了一眼阿朱,淡淡道:“这是一部戏作,原本无需较真,只要编得好看就够了。”
侄儿在背后插嘴:“这部戏可不是戏说,是尊重历史事实的。”
宋歌没理他,既然大家等着看有人下不来台,那就拆台好了。
别的知识储备不好说,历史绝对是他强项,特别是涉及宫闱、叛乱的,与业务有关,历朝历代都门清。
他看了一眼饰演玳姬的女演员,继续道:“高阳公主是唐太宗的第十七女,唐史没有记载她的名字,甚至没有留下母亲名字和出生年月。
按通常惯例,这说明她绝非嫡出,甚至不是其他嫔妃所生,母亲应该地位低下上不得台面,所以公主在太宗的众多子女中地位应该也是比较低的。”
这一套一般人不了解,宋歌为皇家服务多年,当然一清二楚。
“如果不是地位低,也不可能把她下嫁臣子之子。
所以她不可能是前太子之妻所生,否则史书必定记上一笔。”
兄终弟及在古代是常态,李建成死了,老婆孩子也就岌岌可危,不被尽数诛灭是万幸,其实最好的归宿还真是被李世民接盘。
那么之后有一儿半女并不奇怪,史书也不可能避讳,毕竟武则天侍奉唐太宗然后改嫁李治,以及杨玉环曾经是唐玄宗儿媳这类更离谱的事,史书都没回避。
宋歌说的都是实情,编剧也在场,闻言有些不悦:“这样安排是有道理的,正因为这样的出身,导致了高阳公主反叛的性格,才与辩机走在了一起。
”
既然开始当众打脸,那也就一点脸也不留了。
宋歌依旧淡淡道:“高阳公主史上无名,故事之所以流传下来,只是因为与辩机私通。
其实与她往来的和尚道士众多,幽会时甚至要求丈夫在门口把风,她只是纵欲无度而已,与反叛性格无关。”
宋歌又看了一眼玳姬:“如果高阳公主因为是前太子妃被太宗强暴所生,而心怀怨怼行为乖张,这是皇家大忌,恐怕活不到成年。”
大家面面相觑,虽然未必了解历史,但也都明白皇家内斗残酷,显然是宋歌说得有道理。
给他这么一说,这部戏的思想立意就有点塌了,狗血过了头。
到这还没完,宋歌突然问编剧:“高阳公主几岁出嫁,几岁与辩机私通?”
编剧悻悻道:“你刚才都说了高阳出生年份不详,史书上没有她太多记载。”
“这个可以推算,大唐的公主出嫁都比较早,最小的十二岁就嫁人了,比较大的文成公主,入藏时也只有十五岁。
高阳公主是太宗第十七女,李治是第九子,按道理她比李治要小,当然也可能大一点,但也就在两三岁之间。
唐太宗驾崩李治登基时是二十一岁,所以高阳的年龄当时大概在二十到二十三之间,那么倒推辩机十年前被腰斩,当时她应该只有十岁到十二三岁,勉强算少女。”
这个大大出乎大家意料。
“高阳公主和辩机恋爱时才十一二岁?”
“也太小了吧,真的假的?”
“李治登基二十一,排行十七的高阳公主显然不会太大,这么倒推还是有道理的。”
宋歌历史烂熟于心,不过没事分析这个,看来还是吃太多了。
不过给他这么一分析就全乱了,辩机被杀时已经三十,而高阳公主可能才发育,这并不是个年纪相当的爱情故事,而是萝莉和大叔的狗血故事。
身后不知谁说:“没想到高阳当时那么小,怪不得唐太宗对辩机下手那么狠。”
连唐老师都不得不表示了赞许:“年轻人知识面挺广,看来是认真分析过的。”
阿朱很高兴,笑逐颜开:“宋哥说得很有道理。”
刘制片傻眼了,作为总负责竟然让自己推荐的人当众打脸编剧,实在有点说不过去。
他赶紧圆场,却不太敢正面惹宋歌:“我们这部戏是情史,不是还原真实历史,你别在细节上瞎琢磨。”
既然嘴硬宋歌就再踹一脚:“说到细节,请问玄武门之变事发突然,秦王冲入东宫,玳姬哪里来的匕首?
宫闱之中不可能有这样的凶器,连女红的剪刀都刃不及寸,太子妃私藏匕首,这是宫廷大忌。”
道理是这样的,但凡事都有意外,侄儿在身后不服气:“当时叛乱,禁军与秦王打来打去,或许是玳姬捡来的。”
“禁军是进不了内庭的,一旦防线被攻破,能继续抵抗的也就剩下宫女和内监了,这是常识,你可以问问编剧。”
编剧很不爽,没有吭声。
大家又面面相觑,宋歌说的没错,太子妃哪来的匕首?
这么一质疑,剧情都开始塌,太子妃并不能预料李世民会来强她,如果没有贴身的机会,准备一把匕首有何意义?
李世民武功不错,征战天下举世皆知,一个弱女子竟敢计划对他动粗,忘了自己有五个孩子?
刘制片仍嘴硬:“无巧不成书,剧情需要一些非常规的冲突来推进,这是很专业的事。”
言下之意你跑龙套的懂个屁,看不出这是编剧在制造戏剧高潮?
唐老师也笑而不语,知道再说什么就得罪人了。
“好吧,既然说到专业,我就从饰演的护卫角度来说。”
宋歌对唐老师笑了笑,示意大家看仍在地上的匕首。
“我不明白为什么要设计李世民把匕首咬下来,他南征北战经历丰富,难道就没意识到匕首可能淬毒?”
“如果他如此轻佻莽撞,恐怕成不了一世雄主。”
一时间现场鸦雀无声,从导演到编剧以及刘制片,甚至包括唐老师,都有点下不来台了。
这部戏显然不够完美,但宋歌这年轻人作人未免太差,锋芒毕露阴阳怪气的。
懂点历史也犯不着如此犀利,把我们的戏一股脑推翻了有什么好处?
这样的人品态度,以后还想不想在演艺圈混?
不懂得尊重人,恃才傲物,这种人是不会有大出息的。
然而宋歌只是霸道惯了,有点老毛病发作。
他回头冷冷瞥了一眼木然的侄儿:“我没鼓掌关你何事,是否现在鼓两声给你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