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孔圣庙还愿
苏闻看着苏父的眼睛,郑重地点头。
看着其乐融融的父子二人,苏母笑着说:“在闻哥儿你病重的时候,咱们全家都向孔夫子许了愿,只要你平安无事,我们就要捐个二十文钱。
刚好你能走动了,我们挑个好日子,全家去还愿,再替你许个高中的愿望……”
苏闻很是感动,苏父苏母都是好父母,自己省吃俭用,好的全部留给他。
上个世界他是个孤儿,一直幻想,有苏父苏母这样体贴的父母。
现在老天给了他这个机会,他怎能让自己的父母失望。
无论前路怎样艰难,他一定要出人头地。
让父母脱离底层的劳苦,过上好日子。
唯一让苏闻苦恼的是,在“才气世界”谋个官身,对他来说,难度着实不小。
-------------------------------------
旭日东升,新的一天开始。
苏闻想清楚自己日后要走的道路,首先决定要加快身体恢复的速度。
他从最简单的跑步开始。
至此玉溪村的村道上,每日就多了一道奔跑的身影。
苏闻每日晨跑到家,芸娘都会贴心的为他准备好热毛巾。
防止他晨跑后带着满身汗,受凉后得了风寒。
苏闻坚持晨跑,已经持续一月。
这天,他跑完步后,坐在院子里的凳子上。
芸娘仔细的为他擦拭身上的汗。
正要出门的苏父苏母二人,看着他满头大汗的样子,微微皱眉:“闻哥儿,这些日子,每日你都是跑圈读书,很少听到你自己作诗作赋,是没有作吗?”
苏闻一愣,思绪飞转,笑着说:“最近孩儿在查漏补缺,上次州试的失败,让我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
我每日诵读经卷,就是为了让我的基础更夯实。”
苏闻当然不能告诉苏父苏母,自己是“文盲”,根本不会作诗作赋的事实。
“唉……家中财力不足,不能为你找一位,高明的老师。”苏父叹气后,自责的说道,他自认为是自己没本事,拖累了有天赋读书的苏闻。
苏闻见状,连忙解释:“这和有没有老师没关系!公学的老师已经教的够好了!是孩儿自己的问题……”
听到苏闻解释是自己的原因,苏父稍稍减轻自责:“村里的李半仙,说你是天上的星宿,天生就是读书的料子。
你可千万不能浪费,希望你早日当上大官,为我苏家,光宗耀祖!”
苏闻静静的听着,满脸受教的样子,躬身行礼,送苏父苏母出门。
父母离开后,苏闻内心松了一口气,差点露馅。
对于做官的心思,变得更加渴望。
自己不是“文抄公”,在这个才气世界,就是“文盲”。
想要在科举中考取功名做官,有点像“水中捞月”。
这次苏闻找到借口,将自己“奇怪的行为”掩饰过去,下次可就不一定了。
“查漏补缺”一个月后,苏母到了苏母选的吉日,全家一起去“孔圣庙”还愿。
站在“孔圣庙”门前的苏闻,细细打量着记忆中的“孔圣庙”
按照苏闻前世的记忆来看,这就是一个简单的“土地庙”
只有一座庙宇,并不奢华,烟雾缭绕,香火很旺。
每日坚持锻炼,让他溺水惨白的脸,红润丰满不少,加上高大的身材。
洗的浆白的书生袍,
掩饰不住,他丰神俊逸的气质。
“这个世界,孔圣就是唯一的神明,不知道佛教和道教,在这种情况下,是如何发展的……”
苏闻原主没有一点,关于佛教和道教的记忆。
是消失了?还是从来就没有?
“小闻!你快点!一会儿人一多,我们就排不上了!”
走在前面的芸娘,娇声呼唤,打断了苏闻的思考。
“知道了!”
苏闻三两步赶上众人。
进入到庙中。
庙中央,端坐唯一的“孔圣”神像,没有吸引苏闻的注意力。
吸引苏闻目光的是,油光满面的老儒生,他是这里的庙祝,恍惚之间,在苏闻的眼里,他变成一只大老鼠。
苏闻愣神的时候,“大老鼠”走到他的眼前。
“这是溺水的苏家老三?怎么好的这么快?”矮胖老儒生眯着眼,踮脚抬头,打量着苏闻,“一个读书人,和你爹身子一样健壮,真是不得了……这得让多少小姑娘心醉。”
这矮胖老儒生谈吐,不像读书人,怎么张口就是小姑娘。
他不应该夸自己长得帅吗?
苏闻有些尴尬,不知该如何接话。
“还是托圣人的福!这不是我们全家来还愿了吗?”
看出苏闻的为难,苏母主动搭话道。
“听来上香的村民说,你每日鸡还没叫,就起床读书,真是刻苦,比以往还要用功许多。”
“三年之后,你铁定能一路高中,到时候中了进士,可别忘了我们这些乡里乡亲,传授点心得,让我们这穷地方,多出几个文曲星。
我也好早日到更大的圣人庙去……”
庙祝没有理会苏母的搭话,抱着苏闻的胳膊,自顾自的说了一堆。
苏闻不敢抽身离去,他怕稍微一用力,这个“大老鼠”就会被他甩到地上。
“真是太巧了!老苏你们一家,也是在这个吉日,来圣人这里祈福。”
苏闻苦恼如何摆脱庙祝时,熟悉的声音,在苏闻的耳朵里响起。
“原来是牛保正!”
众人扭头看向声音传来的方向。
庙祝看清来人后,松开苏闻的胳膊,迎上前去:“原来是牛保正来了!上次你答应的,多给庙里捐献的米粮,什么时候送过来?”
“这个好说,到了收成的日子,自然会将上次许你的米粮送来。”牛二给了矮胖庙祝一个放心的眼神,然后眼神落到了苏家一家子身上。
“看来你家闻哥儿的身子好了许多,真是恭喜了!”牛二和苏父客套着,“还有一件事顺便通知你们了,省的再到你们家叨扰一番。
再过些日子,就是收粮的时候了,县里人手不足,所以各家都要出些青壮,配合县衙的大人,处理一些不纳粮的刺头。
我还考虑要不要推荐,你们家人呢,看到你们一家子红光满面的样子,我的顾虑就打消了。”
说完,牛二背手捶打,佝偻的后背,笑眯眯的看着苏家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