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拜祭朱元璋
马得功顺利杀过来,晏子宾必死无疑,朱颐垣大胜,他也逃不掉。
怎么看都无路可走,竟然让晏子宾见缝插针给跑了,这份机敏劲儿,简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难怪逼得李自成造反,还能保得性命,连朱颐垣都要给这位竖起大拇指。
“你们晏知县是怎么逃跑的?”朱颐垣淡淡问道。
方师爷苦着脸道:“小的也不知道怎么跑的,只是在二堂发现了一束珠花。”
“珠花?女子戴的?”
方师爷点头。
朱颐垣忍不住摇头,莫非说逃跑的第一要义,就是先要学会女装?唯有女装大佬,才能万花丛中,片叶不沾?
“传令,注意搜查,抓住晏子宾,立刻送过来,枭首示众!”
朱颐垣果断下令,丝毫没有怜悯宽宥的意思,他滥杀百姓,造孽太多,本就该死。
此时的莱芜县,连知县大人都没有了,确确实实没有做样子的必要了。
而且马得功被俘,义军大获全胜,已经足以亮明身份,跟清廷周旋了,要是连一座莱芜城都不敢进,又如何光复山河?
想到这里,朱颐垣大声道:“入城!”
上一次进入新泰,谭七爷明明是最有资格的,奈何不在,这一次朱颐垣拉着他,并肩入城,算是弥补了遗憾。
他们刚刚进城,从新泰那边就来了一匹骏马,是宋琏送来了紧急消息。
朱颐垣接在手里,展开一看,顿时心就是一沉,脚步也不由得停了下来。
谭七爷一愣,就知道出了大事。
“朱公子,可是清军又要来犯?”
朱颐垣微微摇头,声音低沉道:“江阴失守了。”
只是短短五个字,就让在场众人都是一愣,尤其是原本就留守莱芜的赵士哲,他两眼无神,呆呆看着前方,突然老泪横流。
没有声音,可眼泪就是止不住。
江阴到底是陷落了!
同样是因为剃发易服,在山东,爆发了谢迁起义,朱颐垣也被卷入其中,两个多月之后,有了如今的局面,三县之地,数千士兵,刚刚还俘虏了大清总兵马得功。
江阴和朱颐垣的路不一样,十万军民选择据守城池,鏖战整整八十一天,近十万军民,殉国战死,毙杀清军超过七万五千人。
一群普通百姓,能打出如此骇人的交换比,能坚持这么久,当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奇迹。
江阴百姓,雄哉!壮哉!
无愧八十日带发效忠,表太祖十七朝人物;十万人同心死义,留大明三百里江山。
他们确确实实做到了,千秋史册,也会铭刻上江阴军民的英勇无畏。
只是仅凭一个孤城,十万军民,到底不能扭转乾坤……偌大江南,最积极抗清的江阴沦陷了。
还有许多其他城市,也已经沦陷。
清军疯狂屠戮,诗书礼乐的江南福地,遍地腥膻,血流千里。
更有上百万百姓,为了避祸,逃亡福建,江西等地……清军驱使流民,冲击隆武政权,弘光之后,只怕隆武也撑不了多久。
江南尽数落到了清廷之后,近在咫尺的山东又能怎么样?
我们的抗争最后也会失败吧?
我们这些人,也会像江阴的军民一样,全都战死?
……
几乎刹那之间,义军的士气就消失了一大截,俘虏马得功的喜悦荡然无存。
抗清,抗清,清廷那么大,是我们能抗衡的吗?
朱颐垣的心同样在下沉,
尽管他也知道江阴守不住,但他依旧希望能有奇迹发生。
可事实证明,历史的惯性仍然在向前横冲直撞,朱颐垣觉得自己就像是一个螳螂,张牙舞爪,对面来的却是一辆几十吨的坦克。
别说阻挡了,甚至看他一眼,都算大清输了。
自己在山东折腾的这些事情,到底有什么意义?
未来的路到底在哪里?
迷茫的不只是将士们,朱颐垣迈着沉重的步伐,直奔县衙大堂,他的心很乱,他想和大家伙商议,如何鼓舞军心士气,坚定斗志,继续打下去。
眼瞧着来到了县衙门。
朱颐垣的脚步突然停了下来,县衙门旁边是一座皮场庙,供着几个黑乎乎的玩意,据说那是明太祖朱元璋处置贪官,剥下来的人皮,放在这里,用来警醒百官。
在皮场庙的前面,还有一块戒石,上面就是那个耳熟能详的十六个字:尔俸尔禄、民脂民膏。下民易虐,上天难欺。
朱颐垣驻足庙门,向里面看去,众人不解其意,也都停下了脚步。
朱颐垣往里面走,足足过了一个时辰,他从里面出来,已经恢复正常,手里还托着一只缺了口的供碗,他看了看众人,尤其是东山先生赵士哲。
“东山公,你说当年太祖皇帝,拿着破碗,外出化缘的时候,可曾想过,能灭亡大元,开创大明朝?”
赵士哲看了看皮场庙,想起老朱,也忍不住长叹道:“太祖皇帝,出身寒微,以乞丐起家,夺得天下。三代以来,论得国之正,无过大明。奈何子孙不肖,没有守住祖宗基业,当真是愧对太祖皇帝!愧对天下苍生!”
赵士哲老泪横流,几乎扑倒在地上。
在场的义军士兵未必懂赵士哲所讲,可亡国之痛,却是刻骨铭心。
我们还有出路吗?
不会重蹈覆辙,和江阴百姓一样下场?
朱颐垣缓缓走到了赵士哲的面前,“东山公,我在庙里的时候,就反复思量,太祖皇帝到底给我们留下了什么?是一个煌煌烨烨的大明朝,还是别的东西?”
赵士哲陡然一惊,“朱公子,你的意思?”
朱颐垣将那一只破碗举了起来,“当初太祖皇帝在皇觉寺,手捧着一只破碗,每日乞讨为生。一个乞丐,寺庙的奴仆,能够打下一个王朝。太祖皇帝给我们的,就不只是一个大明朝。更是勇气,是无畏,是一切皆有可能!”
“清军固然张牙舞爪,横行天下,但是就在山东,在莱芜,我们全歼了三千清军,还俘虏了一个总兵。更为关键,我们已经探索出一条道路。那就是动员百姓,依靠百姓,真正争取民心,积蓄力量,挫败清廷。”
“江阴军民的英勇,是我们需要敬仰的。但是我们也必须清楚,困守孤城,硬碰硬,我们远远不是清廷的对手。所以必须采取灵活机动的战术,用脑子去打仗,去胜利。”
朱颐垣朗声道:“这些话是我在皮场庙里想到的,但我想说的,还有十六个字。”
朱颐垣把目光落在了赵士哲身上,“东山公,你可知道我要说什么?”
赵士哲凝重了片刻,缓缓道:“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
朱颐垣用力颔首,“没错,这十六个,道尽了太祖皇帝的一生。上半生驱逐胡虏,恢复中华。下半生励精图治,救济斯民。如今鞑虏又来,我们应该怎么办?”
朱颐垣目视着大家伙,“我以为,正是我们重拾太祖皇帝初心的时候,正是我们秉持着太祖勇气,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的时候!”
朱颐垣感叹道:“过去我时常听到,大明气数尽了,改亡国了,那么烂的一个王朝,还有什么好留恋的?哪怕到了现在,也有太多人不愿意做大明子民。我们起兵,虽然号称大明山东都指挥使司,但我也一直没有多说大明二字。”
“如今江阴陷落了,十万军民遇害。我们全歼了三千清军,赢得了大捷。在这个十分特殊的当口,我以为我们该亮出自己的旗帜。”
朱颐垣笑道:“又要劳烦东山公了。”
赵士哲此刻已经从极度悲伤中清醒了一些,他凝视着朱颐垣,沉声道:“朱公子,你想要什么旗帜?”
“驱逐胡虏,恢复中华!”
赵士哲咬了咬牙,突然厉声道:“拿大笔过来!”
有人急忙送来了笔墨,赵士哲提起大笔,不假思索,八个斗大的字,一气呵成。
朱颐垣抚掌赞叹,“好字!把这八个字,高高举起。”
士兵立刻答应。
朱颐垣又道:“可还有太祖皇帝圣像?”
过去几乎家家户户都有,如今清廷入关,很多朱元璋的画像都被烧了。
好在方师爷记性好,他从衙门的库房里翻出了一张满是灰尘的老朱画像。
朱颐垣立身朱元璋的画像前面,“太祖皇帝在上,子孙后辈率领军民人等,在太祖面前盟誓,必当驱逐胡虏,恢复中华!还请太祖英灵庇佑!”
说完,他跪倒,郑重下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