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长安花

第5章 长安花

北周文泽六年十一月初,天色已经渐渐寒冷了下来。

北周的首都是在关中的长安,这里在黄巢起义至今遭遇了无数灾难,当年大唐年间人口百万、万国来朝的景象早不复存在。

但北周建国以来之所以选择长安作为国都,自然是想向天下彰显一番雄图大志。

当今天下,北周雄踞北方,所对峙者,唯有南方的南唐、蜀国,北方的夏国、北汉、契丹,其中尤其以契丹为最强大,耶律氏控弦二十余万,几乎有当年汉时的匈奴气象。

在此次的伐蜀一战之后,南方的蜀国已经被平灭,魏王姚兴又被封为西川节度使,控制蜀地梁州、益州、宁州、播州,使蜀地成为大周粮仓,可以说,姚荣已经再现了战国时期秦国的基本盘,一统天下,灭掉南唐只是时间问题。

当今陛下春秋鼎盛,文泽之前的年号是神元,用了十年之久,已经御极十六年,神元年间征战无数,统一了北方、将南唐赶到襄阳之下。

而文泽年间修生养息,六年至今只打了这一次浩大的战争,百姓有地可耕,国家愈发富强。照此趋势,在姚荣有生之年结束乱世,统一天下是计日可待的。

太玄宫内,御花园中,此时的皇帝姚荣正身着舒适的常服穿梭在花园之中,花瓣片片飘落,散发出沁人心脾的芳香。陪同他的是大将军燕安明。

姚荣与燕安明的感情十分深厚,甚至可以用刘备与关羽来相比。两人相识于年少之时、江湖之间,姚荣长燕安明一岁,二人经常比武、谈论国家大事,共同游历四方。

姚荣本来是先帝姚方的养子,并非血肉至亲。姚荣小时候被遗弃在荒郊野外,是周庄帝姚敬真发现了他,十分怜悯所以收为义子,视若亲子教导,情深似海。

但那北周动荡的年代,想要在混乱百余年的世道建立起稳定的国家何其不易,外敌与叛乱几乎就是家常便饭。周庄帝姚敬真也是从自己父亲周太祖艰苦创业后接下来的基业,在多年征战中,姚敬真的三个亲儿子都先后死去,或因为战争、或因为阴谋。三子都死去之后,庄帝也渐渐积劳成疾,不再生育新子,登基十五年后逝世了。

临终前,庄帝在众多外甥宗亲的热切期望下,仍然决定将帝位传给文武兼备的养子姚荣。

姚荣继位,宗亲多有不满。是他与自己的草莽义兄燕安明一起勠力同心,做出了神元年间的丰功伟绩,镇住了朝中不满之人。二人的感情可谓堪比桃园。

闻着芳香,姚荣捋了捋自己已经有些发白的胡须,笑着对燕安明说道:“贤弟,这年岁过的甚快。朕还记得上次来此赏花还是征蜀之前,转瞬之间,一年便过去了。”

燕安明身材高大魁梧、面容方正,也笑着回答说:“是啊兄长,时光易逝、天下形势也变幻极快,谁能想到当初两个一起游历江湖的浪荡子居然可以改天换地至此呢。”

姚荣闻言大笑道:“哈哈哈,小安子你可别瞎说,朕当年是个意气风发的少年郎,风度翩翩的,你才是个浪荡子。”

燕安明挖苦道:“哦?那是谁偷看世家美人沐浴险些被抓到了?还叫我帮忙当打手咧!”

二人有说有笑,一路行到了御花园中青水池中的湖心亭中。

姚荣挥了挥手,常侍太监柳信就扯着嗓子大喊一声:“陛下有令,传膳~”声音绵长阴柔,传出极远。随即一位位宫女太监端来炭盆、御膳、帷幔等将这湖心亭打造成了一个温暖的小天地。

燕安明笑骂一声柳信,道:“他娘的,你这死奴才,嗓门还是那么大。”

柳信的脸上堆笑,答道:“谢大将军夸奖。”

御膳都上齐且柳信一一试毒过后,皇帝亲自为燕安明与自己斟酒两杯,是皇宫中御用的宫廷玉液酒,民间传言制作成本就需要一百八十金一杯。

燕安明端起酒杯与皇帝对饮之后,赞叹一声好酒,说到:“兄长今日竟然出如此好酒,莫非有大事相商?”

姚荣道:“不错,知我者,贤弟也。”他夹了口菜吃,说:“来,贤弟,我们边吃边说”

燕安明是大将军、素来习武,吃的极多,因此也不客气,与皇帝一起使劲造,没用多久,他俩竟然把桌上的菜吃的干干净净。

大快朵颐一番后,燕安明摸着肚子问:“兄长,有什么事吩咐我,但说便是了。”

姚荣微微叹息一声,起身拨开帷幔,让湖中凉风习习吹入,驱散了亭中丝丝闷热。

燕安明顿时会意,说道:“新风吹入,旧气排出。恭喜大哥以及可以放下以往之事,开始新路了。”

他脸上有着止不住的真心笑容,荣泽三年太子姚风忽然病逝、皇后长孙倩也悲痛过度,随后去世,这两件事对姚荣打击重大,甚至使他大病一场,如今眼见终于可以放下,燕安明也是真的为这位大哥高兴。

姚荣说到:“不错,贤弟果然知我。自风儿与倩儿走后,朕不仅悲伤至极,还时常忧虑大周后继无人。”

“二子载儿,孝顺善心,是皇家少有的孝子。三子恩儿,急躁如火,但喜爱兵事,有用兵之才;四子风儿,文武兼备,且颇为肖朕;五子桓儿、喜爱礼仪诗书之道,是个明理的;,他还小。”

燕安明了然,姚荣果然是问自己立储之事,他这番话也确实是精辟简要。大哥有六个儿子,太子姚风与相伴多年的大嫂长孙倩先后亡故,确实令人伤悲。但国家不可无储君,确实应当早立。

这几年下来,其余诸子也陆续成年,是应当早日定下来了。

二皇子,恭王姚载,孝顺心善,在出征蜀地时,正是恭王与丞相张舟在后方稳定局势,治理能力是有的,颇有争储之心。

三皇子,渊王姚恩,性情急躁但心直口快,就藩已有两年,并无争储迹象,素有贤王之名。

四皇子,魏王姚风,智勇双全、颇类姚荣,是个栋梁之材。

五皇子,安王姚遵,在外就藩,自幼喜欢儒家诗书礼乐,是个君子。

五王都各有长处,立谁都是不错的选择,但恭王与魏王更显突出。

唯有六皇子东阳王姚遵,是姚荣在民间宠幸女奴所生,天性沉默、不善言语,一直为杂役,荣泽元年,十岁的姚遵才被姚荣想起接回宫中,养在身边,因此燕安明也对这个不善言语有些自卑的六皇子不太了解。

姚荣十分纠结,他动情地说道:“朕自即位以来,夙兴夜寐,未尝荒废政事,自觉为帝者负担甚重。多年至今,朕才不过三十六岁,却须发染白了。”

燕安明闻言,微微一愣,随机仔细打量这位相识多年地兄长,这才惊觉其人已经须发有白色渐出、身形虽依旧挺拔但放松时脊背竟有些佝偻,显出一分老态。

都说伴君如伴虎,老年地皇帝最为威严深沉、令人恐惧。但燕安明却看地泪流不止,才明悟了如此多年,自己只要领兵打仗即可,而这位兄长不知为治国耗费了多少心血,竟在鼎盛之年显出老态。

燕安明哽咽了,他说道:“苦了陛下了,是臣弟之过,未能为兄长分忧。”

姚荣也眼眶湿润,但随即洒然一笑,威严地脸庞咧嘴一笑,露出感激地神色,说道:“你已经帮了我大忙了!罢了罢了,不说这个,贤弟且继续说说立储之事。”

燕安明稍作平复,分析道:“陛下诸子皆为英才,但唯有恭、魏二王最为出色,都是值得托付大事之才。若立储,当从此二人中选择一人,早日定下才是。”

“但恭王工于心计、沉稳持重,若立他,好在天下安定,守成有余,但开拓不足。”

“魏王殿下文韬武略俱全,尤善军略,若立他则统一大业后继有人,只是内政怕稍显不足。”

燕安明又建议道:“明年六月是魏王加冠之时,陛下可于那之前慎思,再作出决断,此二子难分高下,臣弟也难有抉择,望陛下深思。”

皇帝点头,随即二人又闲聊一阵,便到了晌午。

皇帝一拍大腿,说到:“朕久不曾出宫细察长安变化了,今日就与贤弟同出宫去,微服私游一番可好?”

燕安明应诺

旋即两人换上普通地锦缎衣服,只扮作富商样子,出宫去了,暗中有太玄护卫十余名保护。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大燕王朝之雁南飞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大燕王朝之雁南飞
上一章下一章

第5章 长安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