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周奶茶的《晴天》
过几天月考,因此最近李景坤没去网吧。
月考后,他总算可以放松一下;因此便在当晚逃掉了晚自修,继续去网吧上网。
结果刚登上企鹅号,就发现有人加了自己;点开一看,是一个网名叫“繁花”、自称为《嫩芽》编辑的人加了自己。
于是他先点了通过,然后点开她资料扫了一眼,最后才去看下邮箱。
邮箱里果然有一篇回复,还是今天中午才发来的,也是够巧的。
回复里说他的小说过了审核了,不过看出是篇长篇小说,所以要确认下大概会有多少字,大概什么时候能写完。
而且里面没附上简介,他们希望李景坤能把小说简介写给他们。
同时还需要他的一些个人的资料和家庭电话等等。
李景坤不知道这个叫繁花的女编辑有在线没,因此还是在邮箱里做了回复。
他说不用写简介了,小说是十二万字左右,已经大体写完了,现在还需要修改一下。大概三周左右能把剩下的都发给他。
家庭电话也写上了,不过他说自己现在住校,周六日才回家。
最后想了想,把自己的一些资料也写给她:1989年12月出生,姓名李景坤,16岁,男,现读高一。
高一就能写小说并且眼看着要出书了,在以前会是件挺轰动的事。但是自从韩涵出现,《三重门》面世之后,一时之间便涌现了很多年轻的作者。
甚至还有一个跟李景坤一样大的女孩蒋芳芳,人家七岁开始写作,九岁就出散文集了。
所以李景坤能写出这本书,令人惊喜,但不足以令人震撼。
《嫩芽》现在就有很多跟他年龄差不多,甚至比他小的初中生在上面发表文章。而且很多他自己都非常喜欢,只不过因为很多都看过了,所以现在买的不多。
回复了邮件后李景坤继续写小说,打算加快点进度了。毕竟现在除了吉他,又多了一个要买的东西:手机。
现在的高中生有手机的不多,不是买不起,而是怕影响学习。
只是这一现象不会维持多久的,过几年就几乎每个高中生都配有手机了。
第二天李景坤继续出现在网吧,不过叫“繁花”的编辑没给他发什么信息,邮箱也没收到新邮件。他也没多想,继续写他的小说。
这几天月考成绩出来了,李景坤总分在班里排名第十,全年级一百出头。英语是全班第一,语文并列第五,数学和物理排名比较靠后。
因此后面得在这两科多花点精力了。
一周后,他又给《嫩芽》那边发了三万多字的内容。
……
前几天他已经加入了吉他社。一般社团的加入很简单,填写一张报名表就行。少数的要交点社团费。不过吉他社不用。
市一中的下午上课时间是14:00—16:25。然后16:35—17:15还会有一节课,被称作是第九节课。
通常这节课有奥数辅导或者社团活动,当然也可以自习。
这天李景坤就被通知到“明正楼”一楼开会,他按时去了。人数倒是不少,很多人还带着吉他。
不过跟其他所有事物一样,都是一开始人多,但是后面能坚持下来的比较少。
一开始是社长黄学智讲话,接着是一位叫邱树铭的老师上台。
原来吉他社还有老师在带,因为跟合唱团、舞蹈社那边一样,吉他社每年也要为元旦晚会和校庆活动等安排节目,所以一般都有老师在跟着教和策划节目。
接着是高二高三的老成员上台自我介绍,最后轮到新成员。
既然是社团活动,当然没那么严肃,而且很多人也显得很大方,毕竟是以后要上台表演的人。
不过零基础的人也不少,而有基础的,带了吉他的人,邱树铭老师也会让他们小弹一段。
李景坤上台的时候说他也练过一年多,不过基础一般。
邱老师说没关系,来一段。然后让人借了一把吉他给他,他就弹了一小段周奶茶的《晴天》。
随后邱老师鼓励了几句,说基础还是可以的,以后继续练习。
最后会议要结束的时候,社长宣布以后一三五第九节课的时候都会在“艺术楼”三楼306教室练习吉他,周二周四则随意,不过到时也是会有很多人在那里练习的。
要求是每个人都要带吉他,邱老师也会经常过去给他们上课。平时有什么不懂的也可以多请教学长学姐等等。
这天晚上他再次去了网吧,刚登上就收到一条信息,是《嫩芽》的编辑“繁花”发来的信息,让他上线了就回她信息。
这阵子他们已经简单聊过几句了。女编辑说她叫胡云英,是《嫩芽》的编辑,他可以叫她胡编辑。
之前没回邮件是想看下后面的内容。毕竟李景坤还是新人,而且小说这种东西有时变化会有点大。
既然之前李景坤说这本书已经是写好的了,那么就再看下后面的质量再继续聊了。
现在她们已经收到了六七万字的内容,基本可以确定是可以上的了。只不过没那么快而已,毕竟现在还有另一本没连载完。
而且后面几期的内容大部分都是确定好的了。
“可能要到元旦才可以上了,也就是2006年1月上半月那一期。然后一期上五千字,一个月发表一万字左右,如果全部连载,十二万字的话就是大概会连载一年。”
胡云英的话有点出乎李景坤的意料,他没想到会连载那么久;上一世只是一个杂志读者,倒真没去注意一本小说会连载多久。
这要是在网文里,作者会被人喷死。
12万字的小说,你分12个月更新?你是想上天吗?
“不过很多时候并不会连载全本,一般会连载到一半或一半以上的内容,就会结束连载,然后视情况再推出单行本。”
有很多东西确实得自己经历过才懂,原来里面还有这么多行规在里面。
比如李景坤现在才知道,原来不是说能连载了就一定能出单行本的,还是要看市场反应的。
如果他的小说连载一两期后反馈和反应都一般,甚至还可能被撤下。
“不过以我的经验来看,你的小说是有吸引力的,是可以出版的。”
胡云英保证他的书可以出版,因为包括她在内,杂志社的编辑都认为小说写得不错。只不过出版后首印出多少,后面大概能卖多少没说而已。
因为图书的东西谁也说不准。
不过这个倒不是李景坤现在关注的重点,因为他相信书的质量和他们的专业性。
现在他在意的是什么时候能拿到钱,如果没钱的话,别说买吉他和手机了,他要连上网的钱都没有了。
“那我大概什么时候能拿到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