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引起轰动的论文
八点半,黎明同课题组的另外两名师兄刘卓凯和卫昌平也到了实验室,两人都是南大天文系毕业的硕博连读生,也是黎明大学时参加社团活动时认识的学长,大家毕业之后都来到了紫金山天文台做研究生,算是熟的不能再熟了。
“黎师弟,晚上和我们一起开黑啊,把新出的LOL世界赛通行证门票早点做了呗,课题你不用担心,反正大学时候你也用AstroPy处理过,在加上新卫星的观测数据,小论文肯定没问题的,而且我们这个方向又不是个热门项目,审稿人要求不会那么严格的,同行课题组还用着我们的二手数据呢,别慌!”刘卓凯和黎明搭起话来,作为研三师兄,不但要完成各种科研任务,还经常跟随导师刘世明参加各种学术会议,对于这一套流程早已了然于心。
“不是师兄,你们过来看下,我好像发现了个不得了的问题”看见两位师兄,黎明腾地一下子站了起来,手指着眼前的电脑屏幕,招呼刘卓凯和卫昌平两人过来。
“你这分析结果,应该时参数导入错误吧,怎么可能会出现这么强烈了变化呢,太阳明明才演化到达壮年时期,恒星的光热条件都应该时稳定的。这样,你把原始数据传我们一份,我们操作一遍,帮你找找问题出在哪了,应该不是什么大问题。”
黎明把数据传给他们一份,脸上挂着忧心忡忡的表情,打开手机,点开战舰图标,发现任务并未完成,于是他在脑海里问起了小爱。
“小爱,我这样子算完成了观测分析结果吗?”
“你好,小黎,请将自己的验证分析结果公布在地球文明的著名学术期刊上,这样才算完成任务,请记住,领航员系统的初衷是引导文明的进步与探索,请继续加油!”小爱带着鼓励的声音回复到,随后便继续蛰伏起来,不再打扰黎明。
一个小时后,两位师兄也做出了自己的数据分析,两人一对比,不可置信的表情同时浮现在脸上,他们又不约而同的快步跑到黎明的办公桌前面,进行最终确认。
三人面面相觑,沉默许久,刘卓凯缓缓说到:
“还打啥英雄联盟啊,麻烦大了。
于是在一种惶惶不安的氛围中,三人合计了一下,共同整理了一份研究资料,打算一边通知正在外出参与学术会议的刘导,一边撰写研究论文,并且利用三天后的最新数据进行验证。
上海,某高校行政楼学术会议中心。
“感谢刘世明导师带来的有关太阳高能与相关过程的研究概况阐述,请参会来宾们茶歇小憩,下文我们继续有关深空观测领域的学术报告,谢谢大家”
忙碌了一个上午的刘世明,刚刚结束自己的学术汇报工作,他喝了几口已经微凉的信阳毛尖,打开了自己的工作手机。
“消息提示:黎明:导师,我们今天从内网下载了羲和号的最新观测数据,并进行了数据分析,结果很不正常,我请刘卓凯和卫昌平两位师兄也分析了一遍,得到的结论是一样的”
“我们把数据分析结果发到了您的邮箱里面,请您看一下,事关重大。
“目前我们还没有把相关研究结果公布出去,不过三天之后,国内外相关研究机构应该就能获得这份羲和号的原始数据了”
“[表情]紧张”
刘世明关闭微信,登录工作邮箱,打开了那份名为“羲和号近三天太阳观测数据分析概况”的PDF,摘下眼睛仔细的看了起来。
“刘教授您好,请问您需要什么帮助忙”一名校方工作人员靠近询问到,脸上带着尊敬的神色。
这位可是太阳高能观测领域的前沿专家了,这次难得来校演讲,校委特地叮嘱要满足刘教授的一切需求。
“啊,不用,你去忙吧”,刘世明摆了摆手,随后继续眯着眼自己阅读手机上的分析资料。
过了一会,他叫住刚刚整理完会场的工作人员,语速略快的说到:
“帮我和孙院长打个招呼,解释一下,我下午有一个紧急工作要参与,就不叨扰他了,下次欢迎他到紫金山天文台做客。”
“好的,好的,祝您工作顺利!”
“谢谢。”
西部某军区,执行完某先进型号战机试飞任务的飞行员和工程师抱怨道:
“飞机的电子系统应该再重新调试一下,这次总计一个小时的飞行任务就出现了两次问题,我记得以前型号的飞机没有出现过这么频繁的问题啊。
“......”
类似的情况不止发生在一处。
当天下午,刘世明乘机返回南京,指导学生们进一步开展研究工作。课题组实验室的灯光一直亮到深夜。
三天以后,黎明一行人验证了羲和号最新的观测数据结果,确认了问题的严重性,开始着手向国际顶级天文期刊TheAstrophysicalJournal、MNRAS等投稿了加急论文。
为了表明事情的严重性,黎明甚至不惜违规规则,采取一稿多投的方式,向世界各大天文期刊进行投稿,并在每封去信邮件上附上了导师刘世明的详细解释与担保。
......
一切都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于此同时,国内外的一些天文爱好者也开始逐渐发现了一些端倪。
黎明手机上,趣拍星团队的资深成员刘伟已经在向他发出了请教。
趣拍星团队,是国内天文爱好者为了满足观测需要所共同建立的天文摄影平台,几位有钱的富哥们联合相关领域设备厂家,技术人员,在国内外各地搭设了远程天文台,并且以相对平民的价格分时段租给国内天文爱好者进行天体观测、深空摄影等拍摄活动,刘伟是其中一名已经工作了的天文爱好者,平时经常拿一些天体和星云照片像黎明请教,作为天文系专业的研究生,有时也无偿帮群友们进行科普讲座,因此很受欢迎。
“黎哥,这几分照片你帮我看下呗,都是我这两天观测太阳时候拍下的。”
“怎么样,这效果可以吧,黎哥,这太阳黑子比平常好拍多了,我这照片拿去投个稿,应该能被选上吧!
“当然,我肯定不是看上那点稿费,老大不小了,毕竟有个追求爱好嘛”
“......”
黎明在点评了一番他的拍摄技巧后,并没有选择告诉他有关有关太阳活动的真相,对于刘伟这样的普通人来说,告诉他们太阳有异常,除了让他们人心惶惶之外,并没有其他任何好处,自己要是像外界抛出太阳要氦闪的“暴论”,估计不出几天就得以危害公共秩序罪被请到局子里喝茶了。
社会需要安定,天塌下来有个子高的人扛着,对于普通人,能够养家糊口,在业余时间能够拥有自己的爱好,已经算是理想中的生活了。
两天后,世界顶级天文学期刊MNRAS在头版刊登了题为“Possibleimpactsofrecentabnormalstrongactivity(近期太阳异常强烈活动可能造成的影响)署名文章。
(第一作者黎明通讯作者刘世明)
文章详细介绍了有羲和号观测数据分析研究的相关结论,将近期的太阳异常活动现象分别与附近星域内50亿年、70亿年、85亿年黄矮星高能活动进行比较,引述了前人研究结果,最终推断出结果如下:
假如太阳的高能活动现在在今后若无法遏制甚至继续加速,太阳将会再未来180-220年内进入演化末期,最终引发著名的“氦闪”现象。
文章一经刊登,便引起了天文学术界的广泛讨论。各种相关研究结果也相继发表。
但不出意外的是,相关的讨论被刻意的限制在学术领域,包括黎明在内的天文学研究人员都收到了相关通知,禁止向社会宣传有关太阳“氦闪”论。
三天之后,相关论文也从各大期刊上悄无声息的撤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