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大儿初长成
转眼间,老大李建国满十八岁了,长成了大小伙子。
周围人总打趣他什么时候娶媳妇。渐渐地,他也上了心。
直到有一天,李建国偷偷摸摸地站在老李身后,头低着,低声说:“爹,别人都问我啥时候娶媳妇。”
说罢,抬头看了老李一眼,又马上低下头去。
老李来不及惊讶。看着李建国涨的通红的脸,老李想了一下,对李建国说:“我知道了。等收成好了攒点钱给你娶媳妇。”
李建国听到后,又抬头看了老李一眼,眼神充满着欣喜,跑开了。
到了农忙时节,李建国跟着老李一起干活,他总是干得十分起劲,仿佛不知道累。
父子虽然交流不多,但却是心照不宣。
老李也祈祷着老天眷顾,保佑收成,好给老大早点娶上媳妇成家,也算是对早去的老伴有个交待。
可是李建国运气差点。
第一年,碰上干旱,地里的庄稼收成大减,没卖到钱。
第二年,发大水,庄稼几乎颗粒无收,老李不得已借钱维持家用,更别提存钱了。
第三年,气候稍微稳定,庄稼的收入除了一家支出外,还不够还债。
很快,李建国已经过了二十一岁,这个岁数在农村实在不算小了。老李当初这个年龄,怀里已经抱上李建国了。
慢慢的李建国开始着急起来,却也只是干着急,他知道种庄稼是靠天吃饭,怪不到任何人身上。仟韆仦哾
终于,第四年,老天可能也不忍心伤害庄稼人了,风调雨顺,庄稼茁壮成长,是这些年以来收成最好的一年了。
收获庄稼后,老李终于攒了一笔钱。
孩子们个个都很开心,指望老李像往常收成不错的年份一样可以给每个人一笔零花钱。
大女儿李春春想买件新裙子。
小女儿李冬冬想买件新大衣。
二儿子李建军答应跟朋友去城里一趟,听说城里很不一样。
小儿子李建党想吃烤鸭很久了,想着等拿到钱就马上去买。
老李又开始发愁。
好不容易盼到这一年的好收成,才换了一笔钱。
现在五个人都欢欢喜喜等着他给零花钱,要是每个人都给一些钱,五个人加起来可不是个小数目,那好不容易这次丰收换来的积蓄一下子就变少了,下一次丰收谁也不知道要等多久;不给又怕伤了孩子们的心。
接着又想,女儿们总是要嫁人的,衣服会有人买,现在就先不给她们钱吧。
二儿子和小儿子的事也不急,先缓一缓,晚点有钱了再给他们补上也不迟。
先办老大的事。就这样决定了。
接着在吃完饭的时候,老李宣布了这个决定,只说家里有急事要用钱,所以今年没多的钱给大家分了。
老李刚说完,顿时屋内鸦雀无声。
除了李建国之外,其他人脸色都不好看。
李建国心里是愧疚的,觉得自己占了兄弟姐妹的便宜,感到过意不去。
但是想想自己快要娶媳妇了,心里又美美的,欣喜终究占了上风。
李建军心里不服气,凭什么自己也出力干活,拿不到钱。
要是收成不好就算了,今年是大丰收。
往年收成好的时候老爹每一次都给零花钱的,怎么说变就变了,更何况自己还没有要求平分每年收入呢。
于是李建军忍不住抱怨道:“爹,这太不公平了。今年收成好,咱家粮食卖了不少钱。为啥反倒连零花钱都不给了。我可早答应我朋友了,要去城里一趟开开眼界。现在没有钱,我要食言了。爹,你让我以后怎么在朋友面前抬头啊?”
老李知道开弓没有回头箭。要是现在反悔,不仅已经伤了其他几个孩子的心,老大的事也半途而废了。
顿了顿说道:“城里今年搬走还是明年搬走?它不搬走,你啥时候去都行!”
接着又说道:“今年有事,急需用钱,没有多的钱。晚点给你们一个个都补上。”
李建军听到这不敢发作。闷头吃完饭进屋了。
小儿子李建党年龄最小,对于这情势,显得没有什么反应。
自己默默吃完饭。像往常一样,该干嘛干嘛,仿佛没事发生。
两个女儿不敢当面抱怨,只等到晚上在屋里才开始讨论。
李冬冬问道:“姐,我觉得爹变了。往年爹主动给我们钱让我们买布做衣裳。怎么今天说这话。我想不明白。”
李春春随后回道:“爹一定有他的理由。别多想了。睡吧。”
这一夜,李家人心情各异,有人欢喜有人忧。
第二天,媒人上门找老李。
几个孩子见了,一开始还以为媒人这是给老李介绍对象。
联想到昨天发生的情形,他们更加确信这个想法是正确的。
接着恍然大悟,可能是因为老李自认这个年纪还考虑找对象自然不好意思跟儿女们直说,想到这里,反而觉得有点搞笑。
不过,谁也没有当着老李的面言语,只是悄悄讨论可能发生的情况。毕竟,老李还是一家之主。
在他们印象里,模糊记得上一次媒人上门还是他们幼年时候。
那天,媒人安排一位女子跟老李见面。
当时孩子们先是躲在房间里,透过门缝偷看。
女人身材矮小,肤色黝黑,扎着两条长辫子,穿着朴素,上身浅蓝色外套,下身灰色裤子。
老李和女人坐了一会儿,没聊多久,直到女人起身离开。
从那以后,他们再没有见过那个女人,也没有见过媒人上门了。
直到几天后,李建国一早上就开始洗漱。
接着换了崭新的衣服,站在镜子前左看右看,一会儿扯扯领角,一会儿拉拉衣摆。还不时朝老李的房间方向张望。
”大哥,今天穿这么正式,还照镜子,打算干啥去?“小妹李冬冬打趣道。
”我去哪里还要跟你报告啊。“李建国心不在焉回复道。
”有啥好事告诉我啊!“李冬冬不死心继续问。
”不是你该知道的事。“李建国不松口。
李建军不知道什么时候站在了院内。
随即接话道:”大哥要给我们找嫂子了。“接着笑眯眯地看着李建国,问道:”对吧,大哥?“。
李建国听到这话一下愣住了,仿佛守了许久的秘密和自己偷偷独自品尝的甜蜜被人一语道破而暴露在众人之间,一时不知道怎么应对。
李建国感觉有些不好意思。但是一想到期盼已久的“约会”即将到来,也不计较。不理李建军。继续在镜子前摆弄着头发和衣服。
倒是李冬冬听到这话,感到吃惊和兴奋,大声喊道:“姐,是大哥他......”朝厨房奔跑过去。
李建党仍然没什么反应,一声不吭,只是在一旁静静看着眼前发生的一切。大概这事也跟他无关。
吃饭的时候,老李宣布:“今天我跟你们大哥有事出去一趟。你们几个看家,别惹事。”
李建国听到老李这么说,仿佛受到了鼓舞,只想快点吃完饭早点出发。
想到还要去临近的商店准备糖和点心,心里又是一阵激动,又快速地扒拉起饭来。
李建军接话道:“原来是为了大哥。爹,你前几天说有急事要用钱,我还在想是啥事呢,几天也没想出来到底是什么事。这娶媳妇可是大事,是咱家的大事。爹,你放心吧。你们尽管放心去,家里有我呢。”
接着转向李建国说:“大哥,今天一切顺利,争取年前把嫂子娶回家。”
老李听了这番话,顿感欣慰,心情稍稍松弛下来。
毕竟是第一次作为老子为儿子张罗人生大事,缺少经验,显得有些焦虑不安。
李建国听到这话,也备受鼓舞,不好意思却藏不住笑意地看着李建军。
终于,老李带着李建国出发了。
先要去邻村的商店。按照传统,第一次“约会”男方要准备糖和点心,还要给媒人包红包以示感谢,条件好的还要额外给女方买点别的礼物。
到了商店,李建国看着店里的东西摆得眼花缭乱,好像忘了自己是来买东西了,稍显局促。
店老板娘一看一老一少,这穿着打扮,料定是为男女见面准备东西的。直接向老李恭喜。
听了这话,老李和李建国都喜笑颜开,仿佛增添了信心。
接着老板娘一一介绍商品种类和价格。
李建国站在一旁不说话,全靠老李拿主意。
老李比较来比较去,选了中等价格的商品,付款前朝李建国看去,李建国给了老李一个感激的眼神,老李结账。两人拎着大包小包走向邻村媒人家。
到了媒人家,媒人热情地迎了上来。接过手里的礼品,一边走一边打开看。
“你们太客气了,还买这么多东西。不是都提前说了不让你们买东西吗,怕你们买这些,我都交待了又交待,说了多少次,让你们不要破费,这些东西用不到,也不知道买了干啥。今天孩子们第一次见面,就是相互认识认识聊聊天,看彼此印象怎么样。”媒人说道。
“建军,等会儿姑娘来了,你可要说话,别一句话不说。这姑娘可长得漂亮,又高又瘦,比你小一岁,住邻村,离得也近。”媒人继续说道。
“姨,我听你的。”李建国应道。
媒人给老李和李建国倒了茶水,开始讲述自己的辉煌战绩。
媒人兴奋地介绍着,自打她从事媒人事业以来,撮合了多少对夫妻,造福了多少个家庭;接着说经她介绍成婚的各个家庭如何感谢她。
但是她坚持声明,自己说媒不为钱财,只是因为看不过有男子女子单身,希望更多的人享有家庭幸福,自己做的好事只当是积福。
老李在一旁附和,表示感激。
等了一会儿,女子仍不露面。
老李从里兜里掏出来一个红色小信封,塞给媒人。说:“他姨,建国的事靠你了,还要请你多操心。”
媒人一边作势推脱,一边应道:“他叔,你这话说得见外了。往上数三辈,我们两家还都是同一辈姓李的,多亲的关系。一家人不说二家话,我这当姨的,每回看到哪家有姑娘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建国。建国这小伙子长得一表人才,我看这事能成。”
老李和媒人你推我我推你,终于媒人收下了红色小信封。出去了。
没过一会儿,媒人领着一个姑娘进门了。
姑娘长得白白净净,瘦瘦高高的。长发披肩。穿着白色羽毛外套,搭配浅蓝色牛仔裤,黑色小皮靴。
李建国看了一眼,瞬间脸红到耳朵根,害羞地低下了头,不言语。
姑娘倒是高高兴兴,笑着看媒人。
媒人赶忙介绍:“这是建国,比你大一岁,我们村的。人老实,勤快。干农活做家务都是一把好手。这是建国爹,家里地多,人很能干。谁嫁到他家可只等享福了。”
又转向建国:“建国,你跟小红好好聊聊啊。”
拉着老李出去了。
建国被小红的美貌震撼到了,仍然感到不好意思。虽然尽力说服自己说点什么,但是除了感觉到发烫的脸之外,似乎脑袋空了不运作了。
憋了半天,问了一句:“你家是哪里的?”
小红回复:“邻村。”
李建国轻声回复:“我知道。以前经常去。”
沉默。
小红问道:“你家都有谁?”
“我爹,还有两个弟弟两个妹妹。”
“哦。你娘呢?”
“早没了。”
又是沉默。
正当李建国沉浸在甜蜜幻想与绞尽脑汁思考怎么继续话题时,小红站起来想要离开。
李建国指了指桌上的糖和点心,说:“你吃。”
小红看也没看,朝门外走去。
就这样,李建国期盼已久的第一次“爱情”无疾而终了。
老李和媒人在一旁谈话,李建国耸拉着脑袋像蔫了的黄瓜一样,不吭声。
回去的路上,一路无言。
李建国委屈地流出了眼泪,他想不明白,哪里出了问题。
老李叹一声气,看了看李建国。安慰道:“别哭。还有下一次。争点气。”
听到还有下一次,李建国抬头看老李。
老李接着说:“跟你姨说好了。再给你介绍别的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