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抽丝剥茧震惊全场
赵警官决定相信林飞一回。
半小时后,苏家宅子外停了一辆警车。
下来了赵警官、两名勘查技术员、还有一个打扮成法医的人。
林飞戴着白帽白口罩,没人知道他的身份。
一身白大褂的法医形象也让人敬而远之。
苏家人不解。
不是有法医将尸首拉走了吗,怎么又来?
跟苏家人解释的事情交给赵警官去做。
林飞到达现场后就戴上了头套、鞋套、手套,并跟勘查员借了一盏足迹灯,开始了痕迹搜索。
室内的情况与现场勘查报告记记录的如出一辙。
他将重点放在了窗台与外墙上。
在蓝色的痕迹灯下,可清晰见到几只没有纹路的手印,与一个半只脚掌的脚印。
林飞闭上眼回想起来。
赵警官靠了过来,低声问道:“怎么样?”
林飞低声答:“我昨晚也来过这窗台外待了一分钟左右,左边这两只无纹路手印是我的,左边两个手印与半只脚印则是凶手的,同样是无纹路,说明他当时也戴了手套。”
赵警官眼角微抽,听林飞讲解只感觉怪怪的。
就像一个小偷,让他指认现场,他居然拿出勘查人员才有的技术来跟你讲。
生怕你听不明白。
林飞用灯向下照了照。
“走,到楼下去看看!”
楼下有绿植与鹅卵石铺成的小路。
在这种略微凹凸不平的地面,就算有脚印也很难提取完整。
林飞蹲下身子观察了许久。
“凶手有用带树叶的树枝横扫过足迹,以扰乱足迹的完整,正是因为这个工作量很大,所以他干脆连摄像头也破坏了!”
林飞又走向了附近的一个摄像头。
发现破坏方式是人被剪掉或用刀割断了电线。
林飞在摄像头下站立了很久。
认真观察着周边的一切。
电线被割开的位置很高,必须攀爬上去。
相信痕迹也必然被清理了。
只是。
摄像头下方的一团水渍引起了林飞的注意。
这像是园丁给花草浇水时留下的。
由于地面向下凹陷,所以形成了一团几日不散的水洼。
水不深。
最厚的地方水深约有0.5厘米。
但,一道像彗星尾巴一样的痕迹让林飞久久的盯住不放。
“快,拿荧光悬浮显影液来!”
两名勘查人员对视一眼。
这小子专业呀。
连这玩意也知道,这可是近几年才出现的新药剂。
“要什么颜色?”
“绿色!”
一名勘查人员回到了车里,从后尾箱里找了一瓶药剂过来。
林飞接过后。
不停的摇晃,然后均匀的喷洒到水面上。
绿色的水剂,开始是平整得像一张纸,而后缓缓的移动、凝聚,变成一个个图形。
林飞用纸巾一点点的吸走那些无用的图形。
最后。
水面上形成了两个悬浮的脚印,一个完整,一个只有末端清晰,而前端像扫帚一样。
“快,紫光灯,相机,提取脚印!”
看到脚印显现。
一名勘查人员连忙取出随身的紫光灯对着脚印照射。
脚印立刻发出绿色的荧光,像夜间的霓虹一样。
另一名人员则取出单反相机,从上方以垂直角度向下拍摄。
如此一来。
就提取出两个水中的脚印(真实技术,非虚构)。
赵警官看后大喜。
“好小子,有两下子,有了脚印就有方向了!”
随着科技的进步,勘察技术也在不断的升级。
很多年前,警方提取指纹主要靠石墨干粉配合毛刷来显现,再粘到透明胶带上提取。
这样的方式,局限性很大,只能提取于类似玻璃、瓷砖、车漆之类的光滑表面。
近些年来就不同了。
随着刑侦技术的大发展,被水浸泡过的潮湿地方,可用荧光悬浮液显影;
纸张表面的指纹可用茚三酮发生氨基酸反应显现;
地毯、毛织物之类的不平整面,可用凹凸面痕迹提取仪以静电方式吸附脚印...
总之,天网恢恢,是越来越不漏了!
这个脚印之所以会被凶手忽略。
很简单,在常识里,水是抹去痕迹的好工具。
可是他不知道,现代刑侦技术已经发展到了可在静止的浅薄水渍中提取脚印或手印痕迹。
正是因为这种认知差异。
凶手才没有用带树叶的树枝去破坏掉这个脚印。
一个脚印,带来了新的侦破方向。
“尺子,计算器!”
在一阵测量并套用公式计算过后,林飞朗声道:“只要这个人发育正常,身高在1米75至78之间!”
“根据左右深浅关系,体型中等,无肥胖,无o形足!”
看完正常的脚印。
林飞又仔细观察着那个前端像彗星尾巴一样的脚印。
然后沿脚印的反方向地毯式查找。
在痕迹灯下。
林飞找到了一个带小红点的玻璃渣子。
顿时。
林飞大喊一声:“快,拿个证物袋来,速送去dna检验。”
赵警官见林飞一脸兴奋。
忙问:“发现了什么?”
林飞一脸自信道:“哈哈,天大的发现!”
“看到那个有拖痕的脚印没,那个脚印证明凶手当时不小心摔了一跤!”
“是屁股与左手同时着地,而地上的一个玻璃渣子刺破了凶手的手套,产生了划痕的同时还带出了一点血迹,虽然这点血迹的量跟被蚊子咬了一口差不多,但足以检查出他的dna信息。”
“而且,这名凶手的左手掌上,一定有一个像被蚊子叮咬一样的小伤口,不排除还带有一丝擦痕!”
林飞的话一出,赵警官深感震惊,这小子要么是刑侦高手,要么就是犯罪高手。
总之,都不是泛泛之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