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箭射陈王,贤相国相

第228章 箭射陈王,贤相国相

“好!”

面对萧玄所提出,要跟自己比试一下箭法的提议,刘宠立刻答应下来。

既分高下,也决生死!

就跟萧玄预料中的一样,刘宠对于自己的箭法十分的自信。

萧玄有着天下第一勇士之称,骁勇善战,要是跟萧玄正面厮杀,刘宠自己的心里都打怵。

好在比试箭法的话,刘宠有自信自己能击败萧玄,甚至是一箭射死他。

萧玄要是死在了刘宠的箭下,说不定他刘宠还能取而代之,夺得其天下第一勇士的名号!

说不定还能成为中兴大汉的功臣,甚至是更进一步,跟当年的光武帝刘秀一样,开创季汉!

“驾——”

较量一开始,对视一眼的萧玄和刘宠就都拽着缰绳,驾驭着胯下的坐骑飞驰起来。

在距离一百步的地方,二人一边纵马疾驰,一边取出箭囊中的利箭,而后张弓搭箭,拉弓如满月……

“咻!”

二人几乎同时放箭。

箭矢的破空之声响起,锐利的箭芒在空中划出了嗜血的弧度。

萧玄只是侧过身子,又有胯下的踏云乌骓马的配合,轻轻松松的就躲过了那致命的一箭。

“噗嗤!”

“啊!”

刘宠被箭矢射中了肩头,顿时鲜血喷涌而出,箭头射穿了他的肩膀,深深地嵌入了骨头里。

这钻心的疼痛,此刻只有刘宠自己能体会到!

嘴里发出一声惨叫的刘宠,不由自主的就摔下了战马,摔得七荤八素的,眼冒金星,差点没有晕厥过去。

而萧玄趁着这个时候,便已经驾驭着踏云乌骓马,飞驰而过,一戟就抵在了刘宠的咽喉。

“拿下!”

随着萧玄的一声令下,早就等候在身后的虎卫,立刻就上去将刘宠五花大绑起来。

看见刘宠被萧玄生擒之后,其麾下跟着出城的将士一阵骚动,都不约而同的逃回了城内。

其实,萧玄是可以一箭射杀刘宠的。

只是刘宠在陈国的人望颇高,杀死他的话,可能会激起民愤,让陈县的军民抵抗更加顽强。

这与萧玄的初衷是相悖的。

所以,与其杀了刘宠,还不如留着他,这对于萧玄而言大有裨益!

“开城门!降了!降了!”

被生擒的刘宠,也是信守了自己的承诺,命令守城的将士打开城门。

此时的刘宠心里是后悔不已。

他对自己的箭法太过自信了,不,是自负!

遥想当年,在黄巾之乱的时候,各地郡县官兵都弃城逃走。

当时刘宠拥有数千张强弩,于是征召境内兵士,屯驻都亭,守卫陈国。

陈国人平素知道刘宠善射,因而惧怕他,不敢叛变。

这也成了刘宠引以为傲的资本。

未曾想,正是这份自信,现在坑害了刘宠!

萧玄也是利用了刘宠的这种性格缺陷,才能做到兵不血刃的拿下陈县。

就跟郭嘉的评价一样,刘宠的确不是一个干大事的人。

志大才疏!

昔日,陈国国相师迁追奏陈国前任国相魏愔与刘宠共祭天神,有不法企图,实属大逆不道之罪。

有关的官员上奏派遣使者案查此事。

当时的汉灵帝刘宏刚刚处罚勃海孝王刘悝,不忍心再施刑罚,于是诏命用槛车传送魏愔、师迁到北寺诏狱,派中常侍王酺与尚书令、侍御史共同拷问。

魏愔借口说是与刘宠共同祭祀黄老君,求长生之福而已,没有别的企图。

王酺等人上奏说魏愔的职责在于匡正,然而却行为不正,师迁诬告他的国王,以不道欺骗国王,于是全部诛杀。

不过,汉灵帝下诏赦免刘宠而不追查……

躲过一劫的刘宠虽然有所收敛,却还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此时此刻,在陈县的城头上,守城的将士都将目光放在了骆俊的身上。

骆俊是陈国的国相,一向很有威望。

在这种兵荒马乱的世道中,各个封国的王、侯都已不再享有租赋收入,反而不断遭到抢掠,有的两天才能吃上一顿饭,流离在外,死于荒野。

只有陈国仍很富强,邻郡的百姓纷纷前去投靠,骆俊拿出全部资财赈济他们,使他们得以保全性命。

而陈国之所以富强,是因为境内没有受到战争的破坏,民生安定,百姓对骆俊的政令乐于顺从。

官民相安,农民勤事生产,天公作美,粮食连年丰收。

别的地方天灾人祸接连不断,只有陈国境内家家户户安居乐业,有吃有穿……

比起陈王刘宠,陈国的老百姓其实打从心里更加感念骆俊的恩德。

“降了。”

见到刘宠已经被生擒,大势已去的情况下,骆俊只能长叹一声,下达了投降的命令。

“陈国相骆俊,参见秦王!秦王万年!”

打开了陈县的城门之后,骆俊就领着陈国的一众文武,前来城门口迎接萧玄。

陈国的将士都跟着卸下了武器,来到一边的空地上,灰头土脸的向秦军投降。

萧玄快步上前,扶起了下跪的骆俊,并握着他的双手,一副求贤若渴的模样,缓声道:“孝远(骆俊表字),孤对你,可谓是慕名已久了!”

“孤几年前就派人到陈国征召过你,想让你到洛阳,入朝为官,甚至是出任刺史这样的封疆大吏,何故孝远对此置之不理,没了音讯?”

“孤爱才、求才,对于孝远你这样的能臣,更是求之不得。”

“……”

看见萧玄这般热情,骆俊不禁汗颜起来,连忙口称不敢。

“还请秦王切莫折煞在下了。以在下的能力,为陈国相,已经是侥天之幸,何敢出任更高的官职?”

萧玄的确是礼贤下士的。

早年,萧玄还写过一封亲笔信,派人去征辟骆俊入朝为官,只可惜骆俊并没有回信,宛如石沉大海一样。

骆俊的能力,的确非同一般,可谓是文武兼备。

虽说,在名气上,骆俊远不及诸葛亮、周瑜、鲁肃、荀彧这些人,但是他在内政上的成就便值得称道。

他年轻时在会稽郡当小吏,太守见他精通经史,又懂军事韬略,因此对他特别器重,随时留心观察。

会稽郡太守认为骆俊的人品才干,正是朝廷要求征拔茂才的最佳人选,于是按照惯例向皇帝举荐骆俊为“孝廉”……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开局拯救貂蝉何太后,三国大奸臣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军事历史 开局拯救貂蝉何太后,三国大奸臣
上一章下一章

第228章 箭射陈王,贤相国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