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章狠毒计策
“教主,现在朝中大臣已有大部分被咱们控制,宫中太监也有部分人员归归顺我教,属下觉得有两件事如果做好,教主定可取代现在的皇帝。”
“李染副教主,你我兄弟一场,情同手足,有事不妨直说。”
“教主,第一件事就是民心所向。大金国这几年连年征战,又赶上干旱和蝗灾,有的地方百姓已无活路。
这个时候,如果教主能乐善好施,搭粥棚为百姓施米粥,建医馆为百姓免费治疾病,想必百姓一定拥戴你。”
“副教主,你这个想法不错,而且我教现在钱粮充足,可以拿出一部分来积德行善,救济贫民百姓。”
“第二件事,就是想方设法把这六万禁军调出都城。咱们和大臣,太监们来一个里应外合,用武力逼迫现在的皇帝下禅位诏书,传位于你,昭告天下。
教主,建都称帝指日可待,属下愿为教主出一份力。”
“李染副教主,你可有良策调动禁军,这可是大辽皇帝最后的倚仗,他不会轻易把禁军调出的。”
“教主,属下有一良策,定能让禁军出城,而且远离都城。”
“副教主,你有何良策,快和本教主说说。”
“属下计划将飞鹰教,江湖义士笼络在一起,聚成两万人左右。”
“等等,李染,莫非你要采取强攻硬碰硬,那可不成。
这个想法想都不要想,那六万禁军如虎狼之师,不是我辈所能撼动的。”
“教主,你误会了我的意思,我的想法是将这两万人乔装打扮成边军。
然后对大余国边境的各村镇,进行骚扰,抢粮,杀人,放火,有必要进行一两次屠城。
这样做,势必会激怒大余朝,他们必将动用军队对大辽国进行征讨,边境将硝烟再起。
现在边军人手紧张勉强应付,如果再起战事,皇帝想不用禁军都不行,他不能眼睁睁看着领土被大余朝吞并。
只要禁军调出都城,对咱们而言就是天赐良机,再加上大臣和太监配合,民心所向,教主夺权定能成功。”
“好,好,都说李染副教主是我教智多星,果然不同凡响。
这件事就交由全权负责,不过这两万人的行踪可不好隐蔽,一定要小心行事,切不可麻痹大意,露出马脚。
如果被朝廷发现了,咱们的计划不仅失败了,你我这么多年的心血也将付之东流,所以一定要谨慎行事。”
“教主,你就把心放在肚子里吧,这两万人我计划都安置在边境周围,这里官兵防范和警惕意识不强,远离都城适合长期屯粮养兵。
关键行动起来更加方便迅速,若有风吹草动,马上就地解散,最坏的打算还可以去那穿云峰。
所以,教主不用多虑。”
“没有想到李副教主胸有成竹,胜券在握,可谓是有勇有谋。
有你在,我称帝之日可待。
好兄弟,记住教主我一句话,如果我真的能一统天下,定不会忘了这帮兄弟们,封王拜相近在咫尺。”
远在大余朝京都周边的快活林,此刻在舵主飞鹰教舵主杨允的组织下,大摆筵席,山上五百多人正在推杯换盏。
“杨兄弟,你已经是咱们飞鹰教的教众了,这段时间通过观察,你对我教还算忠诚如一,这汾酒和肉食送的也及时,而且肉质新鲜。
我代表山上的兄弟敬你一杯酒,来把这碗酒喝了。”
一旁的教众,跟着一起起哄“喝了,喝了,喝了!”
杨宝玉此刻也只能硬着头皮把酒干了,还不忘说道“谢谢舵主赏识,谢谢兄弟们支持,以后我会继续把酒和肉送好,保证兄弟们吃好喝好。”
邀请结束后,杨允把杨宝玉叫到屋里“杨兄弟,现在有一个棘手的事情需要去处理,不知你可有胆量接下来。”
“舵主,入教之时,属下就曾说过,只要不让我去干杀人放火,伤天害理的事,你让我干什么都行。”
“杨兄弟,你不要多想,只是让你做一回试金石而已。
实不相瞒,最近飞鹰教分舵吸纳了一个朝中大员的子弟,我想试试他们是否对我教忠诚,是否听命于我。”
杨宝玉此刻已经想到了,就是准备拿他去实施萧夫人一家。
“舵主,不知属下可以为我教做些什么,请舵主明示。”
“杨兄弟,事情很简单,明日我安排人把你送去刑部,就说你盗窃,刑部会审时你就如实承认,他们一定会把你关入大牢。
这个时候,我会让那个官员想办法把你从大牢里捞出来。
如果他能想方设法把你保出来,就说明他忠诚我教,如果他推三阻四,那就是不忠,别怪我不讲情分。”
“教主,去刑部我倒是不怕,不过我怕刑部衙役对我用刑,刑部大牢同地狱一样可怕,只怕我有命进无命出。”
“杨兄弟你放心,刑部衙役和堂官我们已经打点好了,保证万无一失。”
“舵主,这事恐怕一两日不能有结果,我先回去安顿安顿家里。
还有就是万一,我说万一我不能从刑部出来,还望舵主想方设法救我,同时一定要照顾好我的家人。”
“杨兄弟你放心吧,这事咱们飞鹰教都会给你做好的。”
用杨宝玉来试探周东雨的反应,这事杨允已经思考很久了,这种试探是必要的,当然也不会经常有。m.
如果周东雨按照飞鹰教的意思去做,一切皆大欢喜。如果和飞鹰教有二心,那么杨允也不会手软,明里暗里都会让萧家付出惨痛的代价。
这段时间,他已经派人去龙门村,秀水庄园和山水庄园打探消息了。
如果惹怒他,快活林五百多个兄弟,一定把这几个地方搅得人仰马翻。
在周东雨的跟进下,定点帮扶的逐鹿县已经开始春耕了,花生,向日葵,辣椒,蚕豆,辣椒等作物已经种下。
齐王刘恒在青州府西峰县亲自坐镇指挥,县令罗成带着县府衙役和官差深入各个村镇,和老百姓一起将两季稻,土豆,红薯和玉米已经全部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