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种田
“刘兄请坐。”
“甘兄请。”
甘宁带着刘璋来到城中的一家酒馆,边招呼着:“将你们店里的好酒好菜都上来,今日我要与刘兄喝个痛快。”
刘璋听着这话翻了个白眼,来到这个时代后,刘璋已经尝过了好几种酒,满满的都是酒糟的味道,实在难以下咽,还喝个痛快,能下咽就不错了。
这也是刘璋比较挑剔,没看酒一上来之后,甘宁给自己倒了一大碗,喝完之后一抹下巴,对着刘璋说道:“如此好酒,刘兄为何不喝。”
我还是喝我自己蒸馏过的吧,说着对着身边的仆人说道:“去马车上将我那两坛酒拿出来。”
这几天刘璋除了晒盐之外,还制作了蒸馏器具,制造了5坛高度的酒。
其实中国是最早掌握酿酒技术的国家之一,中国古代在酿酒技术的一项重要发明,就是用曲造酒,酒曲里还有使淀粉糖化的丝状菌及促成酒化的酵母菌,利用酒曲造酒,使淀粉质原料的糖化和酒化两个步骤结合起来,这对造酒技术是要给很大的推进。
在发明蒸馏器具以前,在中国的酒主要是黄酒,因为酒精是酵母菌糖代谢的产物,对酵母菌的发酵有一定抑制作用,党酒精成分达到10%作用时,酵母菌就停止繁殖,发酵的过程也就随之放慢,只有出现蒸馏器具之后,才能制造出高度的蒸馏酒。
而刘璋拿出来的,便是这几天制造出来的烧酒,因为是粗略制造,酒精度能达到30度左右,别小看30度左右,在这个最高能有10度左右的时代,30度就已经是深水炸弹般的存在了。
两坛酒刚拿到桌上,便散发着诱人的香气,甘宁鼻子动了动,指着两坛酒说:”刘兄,这是何美酒,如此清香。”
“这是在下酿制的,技艺繁琐,目前也只有这几坛,今日与甘兄一见如故,美酒赠英雄,如此美酒才能与甘兄一醉方休。”
甘宁闻言哈哈大笑,吨吨吨,自己先干了一大碗,顿时面色通红,喊到:“好酒,痛快。”
说完又给自己倒了一碗,咕嘟咕嘟的喝了下去。
酒过三巡,期间甘宁向刘璋讲起自己年少期间,做过游侠,四处游学,如今刚回到巴东,听闻朝廷派遣了州牧,正准备投靠,博个功名的时候,今天见那胡商将稻种卖20金,便大怒将竹筐踢倒,从而遇见了刘璋。
其实甘宁自己介绍的时候把自己形容成一个行侠仗义的游侠,但是刘璋能不知道他,别人敬重他,他便愿意为人两肋插刀,别人一旦轻视甘宁,甘宁可是记仇的很。
刘璋心想,送上门来的猛将,可不能让你跑了,历史上刘璋懦弱多疑的性格被甘宁不喜,刘焉病死后刘璋任益州牧时,便带头反对,后来被镇压后出走,流落到荆州,最后变成江东的大将,可见历史上的刘璋是有多不得属下的爱戴。
刘璋看喝的差不多了,故意卖了个关子说道:
“甘兄可知,这稻种别说20金,即使万金,我也会买。”
甘宁听见刘璋如此收,脸色立马严肃起来问道:“哦,刘兄何出此言。”
刘璋解释道:“这稻种名叫占城稻,早熟、耐旱,不择地而生,适应性强,生长周期段,自种至收仅五十余日便可,你说如此良种,值不值万金。”
甘宁激动的从凳子上站了起来,惊讶的问道。
“嘶!天下竟有如此良种,当真如此”
刘璋脸色认真的回答。
“当真如此。”
甘宁得到肯定后,忍不住说道:
“刘兄,依你之见,此稻种推广开来,天下百姓必然人人吃饱,都会感激刘兄你啊。”
听甘宁说完,刘璋苦笑的解释着:“干甘兄想的太过容易,稻种如今就这一筐,怎么推广,而且就算你把稻种给到百姓的手里,人家种不种还是两说呢,谁知道你这个稻种是好是坏,辛辛苦苦一年,最后颗粒无收怎么办。”
甘宁听到刘璋解释了之后,冷静了下来,便问到:“那刘兄可有解决的办法?”
刘璋思考了一下说道:
“办法自然是有的,先先将稻种试种下来,有效果了再大规模推广种植,到时稻种也会多出许多,可大规模向百姓推广”
但这个事情还得说服自己的老爹益州牧刘焉,空口白话也没有说服力,干脆找老爹给自己划一片实验田,先种着,种出来成果以后在进行推广,想必任谁看到了一年两熟而且产量大增的稻子也不会无动于衷的。
想通了这些关节,刘璋在想该如何把甘宁留下呢,要不让老爹给甘宁个屯田校尉,农忙就种地,农闲就训练,一举多得,这样长期接触下来,不怕我折服不了你甘宁。
刘璋对着甘宁抱拳说道:“兴霸兄,实不相瞒,我父亲乃益州牧刘焉,我与兴霸相谈甚欢,也知道兴霸兄一身本事,暂且与我一同操持种稻一事如何”
甘宁知道了刘璋的父亲是益州牧刘焉后也没有震惊,仿佛早有所料。
甘宁思考了一下,反正自己现在刚回益州,之前的锦帆兄弟已经许久不见了,而且从遇见刘璋开始,刘璋就对他很尊重,眼神当作也不似作假,不如先跟着刘璋一阵子,看看他有什么本事再说,便答应下刘璋留下来帮他。
刘璋听到甘宁答应,脸上也露出来高兴的神色,便准备快点去刘焉那里汇报这个好消息。
一行人到了州牧府之后,刘焉正在和吴懿、贾龙、张鲁、张修等人商议安抚叛乱的事宜,半个时辰后,刘焉来到刘璋的面前,拍拍刘璋肩膀说到:“我儿这些天受苦了,待到为父过些时日带你去城外狩猎可好。”
刘璋听见刘焉的关切话语,也是心里一暖,对刘焉行了一礼之后说道:
“见过父亲大人,这位是方才城中认识俊杰甘宁,甘兴霸,武艺不凡,胸有韬略,是大将之才。”
刘焉闻言看向了一边站着的甘宁,之间甘宁虎背熊腰,高大威猛,有股凶悍之气,气势不必军中大将差多少,笑着夸奖了一句:“嗯,不错。”
甘宁看刘焉夸奖自己,也赶紧向刘焉行礼说道:
“见过州牧大人”
刘璋向他爹这么卖力的介绍甘宁,甘宁心里特别感动,相识虽然不久,心底却有一种士为知己者死的感觉。
刘焉此时心里想到,我儿经历了变故以后也开始成长了,知道结交俊杰了。
刘焉自己就不是个安分的人,刘焉活了半辈子,初拜中郎,历任雒阳令、冀州刺史、南阳太守、宗正、太常等官,在官场浮沉半生,不说多智近妖,起码得是老谋深算了吧,看人的本领还是有的,起码刘璋这次领来的甘宁看着却有几份本事,但观其本人似有桀骜之气,以后在刘璋身边做事,不知道刘璋能不能有本事降伏他了。
在刘焉想事情的时候,刘璋开口说到:“父亲,我在来的途中发现一稻种,一年可两熟,耐旱,适应性强,不择地而生,我想请父亲赐给我500人马进行试种。”
刘焉听着刘璋说的话若有所思,心想着是少年人的胡闹罢了,刘璋长这么大别说种地,养尊处优,活穿衣住行都有下人服侍,给他500人能种地都奇怪了,必然是出行前呼后拥,任性胡闹,想到此处便笑着同意了,还将绵竹十里外的一片地给了刘璋,任他胡闹。
刘焉确实不知道这个刘璋已经不是原来那个四体不勤,懦弱无能的刘璋了,是二十一世纪五好青年,种地都是小儿科,现在虽然还不是很适应这个古代的社会,但加上后犹如电脑一般的大脑让他能够快速的学习,加上过目不忘,给刘璋一个机会,必然会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