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讨董联盟
荀彧递上纸墨,束手静坐。
曹操接过檄文,看那字体铁画银钩,撰文行云流水,情感饱满跃于纸上,情不自禁咏颂起来:
董卓欺天罔地,灭国弑君;
秽乱宫禁,残害生灵;
狼戾不仁,罪恶充积!
今奉天子密诏,大集义兵,誓欲扫清华夏,剿戮群凶。
望兴义师,共泄公愤;
扶持王室,拯救黎民。
檄文到日,可速奉行!」
念罢,荡气回肠,曹操抚摸檄文,叹道:
「文若,你这檄文可抵十万精兵,定然唤使众诸侯前来助阵,也定然让那董贼寝食难安!」
荀彧回道:
「明公过誉了,我只是把明公所想写于纸上,全仰仗明公!」
曹操见这人持才不傲物,居功不贪功,甚是欣赏,俯身拜倒:
「吾拜兄台为侍中,万望不要推辞!」
荀彧同拜答曰:
「明公厚爱不敢推辞,吾愿随明公征战天下,荡清寰宇!」
曹操大喜:
「吾得兄台,何惧董卓半分。
不过天下纷争,不是源于董卓,也不会于董卓而止。
文若有否见解,请详谈!」
荀彧见曹操高瞻远瞩,并不局限当前局势,由衷叹道:
「吾曾侍奉袁绍,此人与明公相比天差地远。
袁本初目光短浅,明公鉴往知来,不可同日而语!
的确,天下群雄你来我往无不是争名夺利!
常言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
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我看来如果短期内讨董大军不能取胜,将变作一盘散沙,作鸟兽散?」
曹操点头赞许:
「文若所言不差,众诸侯得檄必然赶至战场,但谁又肯耗费自家力量成就他人,必然爱惜羽毛,坐山观虎斗!
文若以为,讨董联盟一旦成立谁可担任盟主。」
荀彧不做细想回道:
「明公不可当之。
当世英雄论实力,论家世,还是袁绍和袁术两兄弟遥遥领先。
二人为同父异母的亲兄弟,出身于东汉末年的著名官宦之家「汝南袁氏」,源自高祖,代代相传,承袭三公之列,当今首屈一指的名门望族。
两人血脉相连,却水火不容。
袁绍为兄,是为庶出。
袁术身为嫡次子,占据天时,更加骄横昏糜。
从实力上来说袁术兵峰更甚,但不得人心;
袁绍谦和能礼贤下士,但有时固执已见,闭目塞听。
两人都有致命缺陷,久之崩塌一时。
明公可推举袁绍为盟主,加深两兄弟间隙,待日后鹤蚌相争,渔翁得利!」
曹操见荀彧所见与自己策划不谋而合,更加器重其的谋略,携手道:
「文若高见,今晚与我同眠,畅谈时势,如何?」
荀彧欣然受命。
曹操檄文发出,袁绍首先响应,领麾下文武,聚勇兵三万,离渤海前来与曹操会盟。
余诸侯见袁绍当先,一番审时度势后也相继起兵,共往一处。
洛阳城外义军泉涌,营帐累累,连接二百余里,军马围城,气势如虹。
讨贼诸侯分做十八路,书曰:
后将军南阳太守袁术、冀州牧韩馥、豫州刺史孔伷、兖州刺史刘岱、河内郡太守王匡、陈留太守张邈、东郡太守乔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北海太守孔融、广陵太守张超、北平太守公孙瓒、上党太守张杨、乌程侯长沙太守孙坚、祁乡侯渤海太守袁绍、骁骑校尉曹操、西凉太守马腾、徐州刺史陶谦。
檄文字字珠玑,又如刀锋杀人于无形,片即传遍神州大地。
刘备与禹山一行人安顿在环谷山寨,时日不多,立足未稳。
这日,听闻檄文讨贼聚义,环谷山寨未受到邀约,刘备却执意前往。
张飞有些不满:
「大哥,这些老几都是人精,打架都是靠吼!
我们去凑这热闹怕捡不到相因哦!」
刘备不语,望向禹山,禹山当然知道刘备的小心思,自己当这军师就得揣摩刘备的意图,并做个传声筒。
禹山笑道:
「三哥,我哥几个也不是憨包!
虽然这曹操没邀请我们入盟,但我们也得厚着脸皮去蹭下热度!
不是非要在各路英雄面前露一手,至少要混个脸熟嘛!
出名要趁早,这么大的舞台,机会难得哦!」
关羽插话道:
「讨贼联盟十八镇,个个名号震古烁今,其实都是些酒囊饭袋,乌合之众!
关某切那走上一遭,让十八路义军不能小瞧我等。
大哥,要得不?」
刘备颔首道:
「此行,我等必不受待见,兄弟伙些不要稳不起,跟那些人扯经过孽。
朝廷需要我们切匡扶,我们也需要打出一些名号,要不然一辈子呆在这个冾冾头窝起瞒?
你说喃,禹军师?」
禹山答话:
「现在这是个风口,天下豪杰俱汇聚于此。
我们实力不济,不能独揽头功,但要去见见世面,这些烂眼些以后都是我们的对手,先打个照面,了解一哈,以后有机会逐一攻破!
记到起哈!
我们的任务是切围剿董卓,驱除国贼,匡扶汉室。
而我们的大哥是汉室血脉,刘皇叔,于情于理都该切保家卫国!」
张飞点头答道:
「这个我记得到,大哥就是切帮自己家的兄弟伙撵跑董卓,处理家务事!」
四人合计后达成一致决定赴约。
至于谁留守山寨,早有了统一意见,着伍德兴闭寨驻扎,等待三人归期。
因为檄文传达过境,四人后知后觉,为不延误期限,四人带领骑兵二百,轻装赶至洛阳。
纵马疾驰,日夜兼程,赶到时讨董联盟营寨已闭门谢客。
以刘备区区这些人马,自是不被重视,任凭张飞训爹骂娘,守门兵卒仍是不予回应。
队伍进不去营寨只得解甲卸鞍,歇于路旁。
且说第十四镇,北平太守公孙瓒处理北平匪乱,姗姗来迟。
他统领精兵一万五千前来助阵,遥遥望见寨门旁横躺斜卧的兵卒,驻马问道:
「尔等归属何人部下,为何野卧于此不进寨门?」
张飞还未气过,骂道:
「这看门奴才自定门规,说我们来晚啰,要通报后才开门。
分明是故意装怪!
等劳资进切,劳资弄得他娃今生难忘!
这瓜娃子……」
公孙瓒听张飞骂骂咧咧,再后来污言秽语脱口而出,不悦,催马离开。
一人阻止张飞笑道:
「飞哥,你还是气鼓气胀的没怄过哈,发啥子火瞒?
来,我这哈还有点酒,你咂一口消消气!」
公孙瓒听这笑声熟悉,别马回头道:
「敢问阁下可是禹司马,当日一别,别来无恙否?」
禹山茫然,这马上大将为何开口就道出自己的名号,他大为震惊,抱拳恭礼:
「将军认识我?
这可怪了,我竟不识得将军,怪我眼拙!
请问将军名讳?」
公孙瓒哈哈笑道:
「这怪不得禹司马健忘,当日我俩黑灯瞎火见面,相貌不清,是以相见不相识。
如果不是禹司马发声,我也无法得知故人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