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将相不和
秦时明月关山垒,燕赵将相和合美,
一文一武乾坤定,一刚一柔写经纬。
曾是敌概言语过,也还仇目论是非,
佳语一段颂千古,负荆请罪传奇飞。
这是描述将相和中的故事,现如今关飞也面临着这样的困境,只不过能不能将相和关飞一点都不担心,毕竟诸葛亮可比蔺相如高明。
话说酒宴上关飞相互介绍文成武将的时候,其他人的时候都是敬重有加,独独在介绍诸葛亮的时候,关羽不悦的声音想起。
「诸葛先生有何本事,能寸功没有立,就身居丞相。」关羽略带不悦的讲到。
关飞稳稳当当的坐着并未多言,在关飞看来与其把矛盾按下去,以后爆发,还不如现在爆发出来马上解决。
诸葛亮看了关飞一眼,当即会意,笑呵呵的说到:「将军说的不错,将军是天下间难得的名将,其力败吕布,勇退夜叉,早已天下扬名,这些我自然是听过的。」
关羽略带高傲的说道:「先生莫不是只靠着这阿谀奉承的能力身居高位?」
诸葛亮也不恼火,笑道:「《尚书·旅骜》中说:「轻侮有德有才的君子,人们就不肯为你尽心;狎侮庶民百姓,人们就不肯为你效力了。」因此,用兵的要务,在于收揽天下英雄之心,严格执行赏罚奖惩,操持允文经武之道,熟谙刚柔互济之术;将军不知人才能就轻言慢之,不知刚柔能互济之,可不为大将矣。」
「叮咚,诸葛亮技能卧龙发动,正在舌战,智力+5,当前智力104.」
关羽怒意上升:「既然先生认为我不是大将之才,那我是如何将领,莫非只是山间的匹夫不成?」
诸葛亮言道,「将领的才具约可分为九种:
能以仁德引导部下,能以礼法来治理军队,能体恤士兵饥饿寒冷,洞察士兵辛劳艰苦,这样的将领称为仁将。
遇到因难不苟且逃避,不被名利困扰,有为国捐躯以死为荣之志,决无苟且偷生甘受耻辱之意,这样的将领称为义将。
地位显贵而不骄慢,打了胜仗也不居功自恃,贤明而又能甘居下位,刚直而又能忍受屈辱,这样的将领称达礼将。
有变幻莫测之术,进退呼应,能随机应变,备有多种方案,能够转祸为福,面临危境而能克敌制胜,这样的将领称为智将。
对勇于前进的给以优厚的奖赏,对于临阵后退的给予严厉的惩罚,奖赏不逾时,惩罚不避贵贱,这样的将领称为信将。
脚步轻捷,胜于奔马,勇气超人,善用戟剑等武器,常是战场上的灵魂人物,这样的将领称为步将。
善于攀登高山,深入险地,驰骋射箭,迅捷如飞,进攻时身先士卒,撤退时殿后掩护,这样的将领称为骑将。
奋起神威冠盖三军,激扬意气蔑视疆敌,不屑于小小的争战,面对疆敌能勇往直前,这样的将领称为猛将。
亲近贤能的人如同感到自己的不足,听从正确的意见如顺流的河水一般,宽厚而又刚直,勇敢而又多谋,这样的将领称为大将。
将军自然非大将而一猛将也。」
关羽气急:「我自以大将自居,天下间除了岳飞岳鹏举之外,并无一人是对手,我现在手上有10万人马,我可西进沧州,战无不胜,匹夫安敢辱我只是一猛将,只怕我手中青龙偃月刀不利呼?」
「依我看,将军未必能带得了10万人,根据将领的才器不同,我浅谈自己的想法,
若能洞察女干佞,侦察祸患,为大家所佩服,这就叫作十夫之将。
能起早睡晚,说话周到明晰。这叫作百夫之将。
直爽而又有谋略,勇敢又能拚斗,这是千夫之将。
仪表威武,内心炽烈,了解部下的辛勤劳苦,体恤部下的饥饿寒冷,这是万人之将。
能荐贤举能,一日比一日更加谨慎,真诚守信,宽宏大量,擅长治理纷乱的事务,这是十万人之将。
能以仁义友爱与部下和谐相处,以信用义气使邻国顺服,上知天文气象,中察人际世事,下通山川地理形势,看待四海之内,如同家室—般,则是能治理天下、威服四夷的大将。
将军可为万人将而非十万人将矣。」
关于这被诸葛亮一顿损,心里面虽然很认同这个说法,面子上却有些挂不住,诸葛亮见状连忙说道。
「适才我是故意激云长也,这三天内常常听主公讲云长之才华不下于岳飞将军,来时我看关将军军容严整,此言不虚也。今日,我用言辞激怒云长,云长却仍在听取谏言,这是真正的具备了一个大将的潜质,我有五善四欲和骄吝之将说于云长,若哪日云长能够身体力行,则可为上将矣。」
关羽回身抱拳,「请先生指教。」
诸葛亮朗朗道,「—位出色的将领,必须具备「五善四欲」。
五善:
善知敌之形势。
善知进退之道。
善知国之虚实。
善知天时人事。
善知山川险阻。
四欲:
战欲奇(作战要能出奇制胜)。
谋欲密(谋略要能密不透风)。
众欲静(治军要能严守纪律)。
心欲一(意志要能坚定如一)。」
「敢问先生何为骄吝之将。」
诸葛亮言道:「将领不能够骄傲,骄傲就会失去礼义。失去礼义则亲信就会离去;亲信离去,部下士兵就会背叛你。做将领的不能够吝啬,吝啬就不肯给予部下奖赏,不给予奖赏则士兵不会效死命去作战,士兵不肯效命就不会建立军功,不能建立军功则国家就会虚弱,国家虚弱则敌人就会相对的强大起来。一个人如果有世间最好的的才能和美德,假如他骄傲而吝啬,其他方面也就不值一顾了。将军其他的才能都是世界顶尖,但唯独是骄傲是将军的罩门,望将军纳之。」
关羽心悦诚服,当即跪拜道:「多谢丞相指教。」
诸葛亮扶起关羽,二人相视一笑,此谓将相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