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发债

第三章 发债

其实胤禵对于讨债和借债内心还是有偏向的。

虽然都是从别人身上把钱转移过来,但是讨债就像是割肉,有去无回且疼痛难忍。

夺人钱财,如杀人父母,这样干肯定是要被很多人记恨的。

借债就不一样了,这是一门生意。

既然是生意,可以探讨和操纵的空间就大很多。

毕竟大家虽然嘴里提的最多的是「君恩深似海,臣忠重如山」之类的,但是心里想的更多的不外乎还是生意。

看到自家四哥还在两难之间,甚至有点想提前爆发自己身上的抄家属性,胤禵不由出言提醒道:「这不是个选择题,咱们只能借债。」

听到弟弟已经拿出决定,胤禛问道:「该向何人如何借债?」

「当然是谁有钱就向谁借。」胤禵果断的回答道。

「国朝入关已经近六十余年,天下承平已久。该升官的升了官,该发财的发了财。国家不是没有银子,只是不在朝廷征税的序列。」

「长此以往,朝廷征税的人越来越少,财政压力会越来越大。不如这次就给大户们一个报效朝廷的机会,表一表他们对于朝廷的忠心。」

胤禵又补充道:「这个事情要分为三步走。第一步是先巧立名目,把大义拿到,不至于被人攻讦。」

「该如何巧立名目?」胤禛问道。

胤禵答道:「有两个原则,名目要对大家有好处,同时借的钱还能有偿付的保证。」

「当下,咱们可以以重新修建通州到京师运河专用款项的名义,进行一期发债两千万两白银修建专用河道。」

「修好之后,进行全封闭管理,沿途设关卡收费通行,这样既安全又快捷肯定能够盈利。同时修运河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工代赈的目的也能同时实现。」

「这第二步就是要拉拢榜样,比如让皇阿玛和太子都带头购买朝廷债,形成示范效应,这样诸王爷贝勒以及城里的大户才会跟进。」

「第三步就是先把皇阿玛和太子的银子连同利息,提前偿付,余下的银子在四哥手里,具体怎么支用就看您统筹安排了。」

胤禛听得目瞪口呆,十四弟的套路现在已经这么深了吗。

看来皇阿玛派十四弟到户部观政,果然大有深意。

想了一下胤禛补充问道:「十四弟,这债务到期,财政还是吃紧应该如何处置?」

「发新还旧呗。同样的套路再来一遍,只要朝廷不关张,就不担心债还不上。」胤禵理所当然的说道。

胤禛不由默然,今天真特么长见识了,世间竟有如此奢睿之人。

「但是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户部不能直接去借银子。」毕竟满朝读书人,总是要点体面的,孔夫子他老人家,也总是教导大家「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胤禛道出了自己的担忧。

胤禵道:「这个问题很容易解决,反正户部归根到底要的并不是银子,而是能够去赈灾。」

「不若如此,安排十三哥选个门人出面,单独成立一家商号。」

「将户部的存货以及接下来的税收,清理一下转手到商号作为抵押。」

「由商号出面向大家借贷银子之后,再负责赈灾事宜和通州到京城专用道路的修建及维护。」

「并且,由商号出面进行通京专道的收费管理工作。」

「这样户部不用过手银子,只需要提供保证即可解决当前困境。」

胤禛道:「能如此,则大善。我这就给皇阿玛上书。」

不过胤禛到底还是不想贪墨弟弟的功劳,在奏疏中特别注明,这么优秀的主意,确实出自十四弟胤禵之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康熙四十年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康熙四十年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三章 发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