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杨居
肖忠和史西驱车向南,不一会儿,便来到了白河边。
到了滨河路,经过肖忠的指路,史西开车驶向了滨河西路。
在一处民宅前,肖忠睁开了他的睡眼,示意史西停车。
为了不引起注意,他甚至把车子里放的工牌号给拿了下来。但是他更不知道,危险正在来临。
肖忠下了车,前去宅前,那是一座较大的民宅,民国风的建筑,一看就不是仿制的,实打实的货。
史西停好了车,也过来了,看到前门上有一块匾额,就念了起来:“居杨御?这名字怎么这么奇怪?”
肖忠无奈地看了看他,道:“大史,你是怎么混到现在的呀?这块匾额念御杨居。是民国时期南北十三门五门杨家掌门杨禁尘的一处房产,现在的户主是他的孙子——杨清。”
“哦,就是那个抖手平台住宛城玩古玩儿的那个老头?”史西问。
“对,就是他。”肖忠回答道。
二人说完,就上前去敲门。
“清叔,清叔,在吗?”肖忠一边敲门一边问。
这时史西的电话响了,他来到了一棵梧桐树下打电话。
时间不大,门开了,杨清走了出来。
“你是?”杨清问。
“我是育阳探案组的成员,肖忠,就是抖手上的小众。”肖忠说。
“哦,小众啊,我们还是互关!”杨清激动的说。“那你来的目的是什么?”杨清又问。
“一言难尽啊清叔,无事不登三宝殿,今天早讯的新闻看了没?南博的一件展品失踪了,还有那个符号,我来就是来咨询这件事的。”肖忠说。
这时史西打完电话回来了,对肖忠说:“忠儿,刘酉的案子有进展了,李局让我回去拿资料,你回去吗?”
“额,我先不回去了,你把车开走吧,我先办陶狗的事。还有,他叫刘腾酉。”肖忠说。
“那我走了,要是早的话我一会儿来接你。”史西也挺闲的,上车前还不忘抽一根烟。
与此同时,杨清将肖忠请进了屋内。
到了屋中,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庭院,院子挺美的,像是一座小花园,院中种着一棵桔子树,四边有四块草地,种着当季的花卉,最显眼的,也是最多的就是花中四君子了。
“请到东屋。”杨清说,顺便指了一下东边一间屋子。
来到了东屋,肖忠一眼就看出了这是杨清的工作室,工作室有一片展示区,那里放着很多古玩和文物,也有一些相关介绍。
肖忠看到了放在东南角的几只陶狗,你问到:“清叔,可以给我介绍一些陶狗的历史吗?”
杨清顺着他的目光看去,那正是他爷爷留下的陶狗。
杨清现在五十多了,他还记得他爷爷,那个南北十三门五门杨家当家的,他沉浸于自己的小世界,不管大世界有什么变化,他总是对他的小世界有很大的兴趣,总是废寝忘食,研究那些古董文物。
“好,可以。”杨清回答到。
“你先做这儿,我先去沏茶”杨清又说。
时间不大,杨清端着一个托盘过来了,托盘是木制的,盘边有一圈边沿,盘中有着一只陶质的茶壶和两只钧窑的茶杯,在一边上还放着一只茶宠,是一只蟾蜍,这一套茶具一看就不是一套的。
“额,清叔,您这套茶具不是一套的吧。”肖忠问。
“嘿,你眼可真尖啊,这都能看出来。上次喝茶的时候,
那一只的茶壶给摔了,所以就又配了一只,现在还没回来,现委屈委屈,用着一只吧。”杨清说。
杨清给茶壶沏上了水,有撒入了些西湖龙井,就说:“肖警官,我们现在来讨论讨论陶狗的事情吧。”
以下是肖忠在杨清那得到的关于陶狗的内容:
我爷爷是民国时期的一位土夫子,年轻时喜欢倒斗,也下过不少古墓往冢。他很喜欢狗,也经常收集文物,其中他除了养狗外,还会收集一些陶狗,他经常把一只陶狗钻一个孔,然后吊一根绳子,挂在脖子上,他最喜欢的一只陶狗叫做小蓝铃,这也是他怀袖中经常藏的一只小狗,这只小狗有一种袖珍病,天生长不大,所以就藏在我爷爷的衣袖中,陪着我爷爷。
还有那只丢失的陶狗,那个应该就是任式后代的的陪葬品。
还有我再给你说说那个符号吧,你可能在网上查过,应该没有查到多少内容,他们叫做洛阳帮,那个探铲就是洛阳铲,它是后沟李鸭子的徒孙创办的,在当年也是一个小有名气的帮会,但是近年来他们却杳无消息了,知道近两年才偶尔有些事闻。
还有一件事,他们的成员一般会在手臂上纹上一枝黑牡丹,这很好分辨。
他们的老大和我爷爷有过交集,但是却只是表面上的,洛阳帮经常和十三门抢生意,后来十三门就和牡丹帮断交了。
杨清说完了,喝了一口水。
“那他们为什么会偷那只陶狗,那个剑影是怎么回事?”肖忠问。
“可能是那只陶狗中有什么线索之类的东西,洛阳帮创建的目的有两个,一个是求富,一个是长生。那只陶狗中可能有关于富有或者长生的什么线索,至于那个剑影,就可能是他们用了什么法器或者科技,不要只觉得这个世界没什么玄幻的东西,有些东西是可能有的,在对比上一次的昆仑山事件,我觉得他们应该是得到了火系的龄疾剑,上次可能就是他们不会用,才引发的火灾。我爷爷的笔记中就有洛阳帮和五行剑的记录,等一下我拿过来让你看看。”
杨清去书架找书,肖忠看到了一本书——《倚马千言》。
“您也看《倚马千言》?”肖忠问。
“哦,挺好看的,我一个朋友送给我的。”杨清回答道,但是手中却不闲着。
“这本书是我一位同学郭雨泽写的,他还把自己写进去了,一出场就把自己写爬了。”肖忠说,还笑了起来。
“你们笃行班可真是多才多艺啊,网上那个《盐糖》的故事写的也真好看,好像是主人公写的吧。”杨清找完了笔记,过来了。
“笃行中队?您也是五泉中学的?”肖忠不解地问。
“嘿嘿,在贵校上过两年。”杨清说,“给,笔记给你,我都标注好了,记得研究完还我。”
肖忠把笔记装到背包里,道完谢后就要走,“谢谢清叔的招待。”
“记得多来串门啊。”杨清的声音慢慢拉远了,他还想送送,但是肖忠就只让他送到门口。
肖忠拦下来一辆出租车,他上了车。杨清看到他上了车,车子顺着小道来到了滨河路,一直向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