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二.(一)文化之路
元旦假期的第一天,暖阳高照,风轻云淡。即便烈日当空,且这冬日里的寒风也不算凛冽,但于人的体感仍是觉得赤冷。
千百年来,在HZ市郊的汤泉有数具泉眼,却仿佛隐世一般,隐身于三面环山的泽谷之中。不过泉眼倒是源源不断的有泉水喷涌而出,伴随烽起云烟,是为温泉,将温暖洒向人间,用泉露润泽大地。苏东坡曾在此处留下传世佳句:“汤泉吐艳镜光开,白水飞虹带雨来。”
苏子州的东坡庄园位于汤泉的一片平壤开阔之地,与三面环山的泉眼相去不算太远。他最初买这块地的时候,一直想着汤泉这边既然有泉眼,那么在汤泉的另外区域应该还有其它的泉眼。可惜的是,他的地根本没有泉眼,只能作罢。不过这平壤之地在冬日里,似乎离得日头近一些,阳光直照,所以甚是温暖。
他的庄园几乎照搬西湖东坡园而建。仿建的六如亭,四柱四角砖瓦亭立,一副对联凹刻在亭柱上,“如梦如幻如泡如影如露如电,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亦有院落式布局的景贤祠,里面有不少古代贤人诗文碑刻,环境甚是雅致。别致一格的归醉亭,呈现古代的各种特色酒壶,里面都装有酿酒,当然是现今的各类陈酒。潋滟亭是为“水光潋滟晴放好”诗句而建,亭子的左右两旁各种有一棵垂柳,却因柳树尚小,不为特赏之物。还有一亭是啖荔亭,其中一角有苏东坡吃荔枝的小型铜质雕像,其右手持芭蕉扇,左手持一挂荔枝,神态怡然自得,栩栩如生。
亭落之后比较有东坡韵味的则数东坡纪念馆。偌大的馆内,四周墙壁刻有楷体小字的诗文,都是苏东坡的诗词。还有数十幅裱框起来的东坡字画,这些字画都是赝品,仅是苏子州爱好收藏。馆内四个墙角分别有四个特大的玻璃箱体,里面是苏东坡的生平艺术陈列,从眉山苏氏、宦海沉浮、旷世奇才,到谪居惠州、父老相携、为民请命、交友广泛,再到天女维摩、长眠西湖及坡公遗韵等专题史料,充分展示的是他寓惠期间留下的丰富物质及精神遗产。
在这些建筑之后,苏子州本很想将朝云墓也一并筑建,只是又觉得不妥,毕竟是人住的地方,暂且搁置王朝云的芳冢。他在这些主建筑的完备之后,对园内的绿化更是讲究,草皮绿意盎然,花色红黄橙蓝,树干槐柳榕梅,木枝荔桃李枣。这一切都有专门的园丁打理,可谓是托心付出,精神可嘉。
所谓的游园与美食活动,其实不过是一个企业内部的年会活动。到会的中层干部职员有好七八十人,搞得整一个庄园是热闹非常。
整个庄园占地面积有好几万平米,游览用不上太久的时间;倒是有关于苏东坡的文献史料、诗词歌赋等,则是宛如知识海洋、辽阔天空,真要咬文嚼字的话,几天几夜的时间也有可能是阅览琢磨不过来。
郑秋娣与三几个要好的闺蜜同事花了大半个小时游览了庄园,只是略微参观庄园景物,没有深究里面的诗词歌赋。自从苏惠民告知她苏子州是其父亲之后,她是一直持怀疑的心思,觉得这真有点不可思议。自己竟有这么一个厉害的公公,无论是干企业,还是在文学文化造诣等方面,都给人一种仰视膜拜、伟岸高大的感觉。对比丈夫,与他一起走过的岁月里头,他整个人表现的只是一个平凡的普通人,有血有肉、要吃要睡、会哭会笑,一具血肉之躯,
再也普通不过。一父一子,鲜明的对比,怎么会是两父子呢?
在平坦开阔的草地上,几个重要的董事成员在偌大的中央舞台上,轮番上台讲话,都是讲些激励人心的话语。郑秋娣远远望着苏子州的演讲,虽然只是简短的几分钟,他也讲得铿锵有力、激动人心。在他的演讲过后,她不知为何,是特别想靠近他并与之交谈,随便聊聊工作,说说家常文学什么的都可以。她在他身上见到的光芒与神秘,不是一般的好奇;他除了给人一种领导亲和力之外,还有一种莫名的亲切感,似乎是亲情的感觉。
几个领导的演讲结束之后,这会她倒是瞧见一个熟悉的身影,是邓茹芸。她站上了中央舞台,音乐伴奏响起,她这是要唱歌表演助兴。首先一曲《但愿人长久》,阳光之下,悠扬动听的低声歌唱,令人感觉是在诉说一个淡淡惆怅的故事;夹杂着若有若无的鼻音,又仿佛是给人抚平心中的波澜,令人心灵产生静谧的共鸣。接着一首《定风波》,即便艳阳高照,音响带起的鼓琴弦箫,竟是奏出狂风骤雨一般,“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面对困难挫折,古人屈原是一死了之,李白是一醉了之,陶渊明是一走了之,唯独苏东坡是泰然处之、一笑了之,真乃心胸阔达,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怀。第三首是《阳光总在风雨后》,黎明前的黑暗,阳光前的风雨,在晨曦破晓之后,在拨云见日之后,在经历风风雨雨之后,阳光依旧是灿烂明媚,彩虹总会绚烂美丽,世界也依旧光彩动人、充满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