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好事将近
「你不是莫言的良人,莫言想要嫁人,我会给她寻一个门当户对的好人家。」
这人怎么就这么死心眼,怎么就不明白自己就是不想他和莫言在一起,他就不能识趣点。
如果不是怕破坏他和莫言之间的关系,东方正宇真的很想直接下道圣旨,阻止两人在一起。
「曹兄,少夫人守寡多年,要是有合适的人选也不会等到今日还未再嫁。何况我已经得到老夫人的认可,只等少夫人点头,我就可以入赘君家。」
君慕寒心里冷笑,他可是莫言名正言顺的相公,想要拆散他们,皇上恐怕要失望了。
他离开这么多年莫言都没有再嫁,现在他回来了,更不可能让这种事情发生。
东方正宇脸色黑的如同锅底,少楼主是提醒他老夫人已经同意了,他无权干预吗?
哼!他要是强行干预,这东陵国没人能够拦得住他!
「我这么做都是为了莫言好……」
「曹兄,你所谓的为了少夫人好,只是你认为的而已。奉劝曹兄一句,千万不要好心办坏事!」
口口声声是为了莫言好,到底是为了什么,皇上心知肚明。君慕寒心里气不过,直接打断了皇上的话。
「我怎么做,还轮不到少楼主来教。既然你铁了心的要和莫言在一起,那我也不能做那棒打鸳鸯的坏人,只要你能够得到莫言的认可,我不会阻拦。」
有顾忌他就已经输了,现在他能做的就是成为莫言的坚实后盾,在他需要的时候给予帮助。
「但是你要是伤了莫言的心,我不管你是暗影楼的少楼主,还是江湖杀手,天涯海角,我一定会让你付出代价!不信你就试试看!」
作为如今整个大陆最强国家的统治者,他有这个能力,毋庸置疑!
「曹兄,说的再漂亮不如做的实在,你就拭目以待吧!」
君慕寒对皇上的感情很复杂,当初君家陷入危机的时候,他暗中伸出援手,让君家顺利度过危机。
他同时又是莫言的结拜大哥,在他离开的这几年照顾君家颇多,君家能够到现在才搬离大将军府,这其中不乏皇上的袒护。
今天在得知皇上竟然对莫言生出了那种心思,说不生气是假的,他心中愤懑,可是又无处发泄。
出现这种状况,自己的问题更多一些,让别人钻了空子,是自己的不是,他更多是气自己当初年少不懂事,错过了太多。
往后余生他是她的!
「希望你说到做到!」
两人暂时算是达成了一致,君慕寒舒了一口气,他真的不擅长处理感情上的事情,表面上他很镇定,其实内心很慌。
他对自己其实没有多少信心,莫言和皇上的关系明显比自己更亲近,莫言和皇上相处的时候更轻松自在,两人在一起的时候,有一种微妙的氛围,别人很难介入。.
在山里的时候,莫言没有回答皇上之前,他紧张的手心都是汗,心里想万一莫言也对皇上有意,自己该怎么办?
他发现自己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办,和皇上抢女人,他敢!可他不知道怎么赢回莫言的心。
王莫言不知道两人去溪边交谈的事情,她现在心里很不平静。
之前山里发生的事情,两人虽然都装作没有发生一样不再提起,可已经发生的事情,怎么可能装作没有发生?
东方正宇怎么会生出这种心思,她至今也想不明白。他们两人是多年的好友,死党,算是最了解对方的人。他是再直不过的直男,难道是穿越的时候发生了什么意外。
看来她要和君慕寒商量一下,他们的事情要加快进度,只要她嫁给了少楼主,就能断了东方正宇的念头。
原本他们计划在西山玩上四五天的,可是现在出现了东方正宇这个意外,王莫言决定第二天一早就收拾一下回帝都。
「娘,可不可以再玩几天,我只去山里打了一次猎。」
点点委屈的差点落泪,来之前说好了要玩几天的,现在才过两天,明天就要回去。
只有昨天去山里打猎了一次,今天一天都呆在营地,只在附近挖了一些野菜,根本就没有好好玩。
「点点,对不起,这次是娘食言了。现在娘有急事,必须回家,娘答应你,下次我再带你们来玩个痛快。」
在教育孩子上面,王莫言一直是言出必行,答应孩子的事情一定会做到,这是唯一一次食言。
「我听娘亲的。」
娘说有急事,那一定是有急事,玩什么时候都可以。
等到莫言宣布第二天一早回帝都,东方正宇和君慕寒都没有异议。
王莫言他们回来的后直接去了君家新的府邸,忙碌了这么久,终于搬完了。
君家新的府邸位于大兴坊,和蓝氏的娘家隔了两条街。当初决定搬到这里,是考虑到距离蓝家近一些,以后两家有个照应。
蓝家老爷子前两年已经去世了,现如今蓝家是老大蓝锦山当家做主。因为有君家庇护,之前的动荡并没有对蓝家造成太大的影响。
蓝家如今没有能力出众之人,蓝老爷子去世以后,蓝家已经大不如前,蓝锦山和蓝锦岳听从蓝老爷子的吩咐,低调守护蓝家。
君家搬家,蓝家派了人手过来帮忙,两家现在住的很近,随时可以走动。
君家新的府邸比起大将军府小了很多,布局也和曾经的大将军府差别很大,不变的是他们住的院落名称。
蓝氏住的院子依然叫锦华苑,王莫言的青松苑,点点的紫竹轩,纤儿的宁安居……
「快去看呀,少楼主去君家提亲了!」
一声吆喝,呼啦啦的人都跑去围观。
帝都的百姓都在猜测少楼主要多久才能抱得美人归,没想到这么短的时间就上门提亲,少楼主是真猛呀。
「哇!少楼主这是带了多少聘礼呀?」
当人们看到少楼主去提亲的队伍的时候惊呆了,这哪里是提亲,这是直接下聘了。
长长的队伍让帝都的百姓想到当初君家下聘的壮观场景,仿佛又回到了那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