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 古法味精,海肠粉
胡惟庸领了朱元璋的命令,从马皇后那里领走几筐的红薯。
回到家中,胡惟庸看着下人拖进来的几筐红薯。
他望向四周的柱子,脸色变幻阴晴不定,心中想法颇多。
他在那里听皇上说的头头是道,可转念一想:「真真假假倒是另一说法,来年若是种不出皇上说的红薯,岂不是人头落地?」
「来人。」
胡惟庸唤来自己心腹手下。
「老爷,有何吩咐。」
「去附近找几个最好的农伯过来,记住,最好要能找到种……。」
胡惟庸思考一下,找专门种红薯的,说是会种的,怕就是想要骗钱的骗子,这也有些难为那些下人。
不妥。
「算了,这种事情还是交给工部办理。」
「是。」
下人领了命令,退出房门。
胡惟庸拿起红薯,闻了闻表皮芳香:「
好香,就是宫中太过拘谨,没有好生品尝够红薯的味道。
东西的确是好东西,听陛下说的以后此物产量极高。
不如现在趁着还没有推广开来大面积种植,留下几个招待宾客也是再好不过。
明天光禄寺请我吃饭,拿上几个让他们尝尝,特别是光禄寺的那群厨子,让他们知道知道什么叫做好货。
他们可以天天骗骗皇上这个乡巴佬,却是骗不了我胡惟庸。
」
刘基一死,胡惟庸一身轻松,从此整个大明都是自己的一言堂,谁还能掣肘自己?
皇上?哪怕天大的错,也是一张免死铁卷在身,谁能动得了我。
胡惟庸得意洋洋,脸上笑出了花。
他甚至于感觉自己要是有所需要随时能够一脚踹开当今皇上自己坐上龙椅。
他认为自己治理大明不输于朱元璋。
朱元璋运气好,走了大运,有个好岳父郭子兴,还有个刘伯温,否则天下是谁的还说不定。
胡惟庸双手负背,脸上自信得意,神气十足。
他潇洒的走出了大堂。
「今日天色不早,明日还有一场宴席要应付,需要养足精力才行。
听说光禄寺找了一个厨子,做的菜肴可谓一绝。
光禄寺那群人也是好笑,自己手下的厨子不用,反倒是愿意花大价钱找厨子做饭。
」
……
又是一日,汪文早早的站在石磨旁,不断研磨光禄寺采购送来的干海肠。
汪文在前些日子当中同黄老头交谈一番。
他左思右想,忽然间想到了最早的味精其实不是隔壁小日子,而是来源于鲁菜某位大师手中的海肠粉。
只是由于当时菜肴传承极为隐秘,几乎没有笔记,都是口口相传。
海肠粉这个秘密也是随着许多年后一切新的文明秩序建立,人们吃饱喝足,有了精神追求,变得自信自强以后才发现自己文化当中存在的瑰宝!
唉!也是可惜。
自家文化不是隔壁玉米偷了就是隔壁小日不错抢去了。
一个不认,说是自古以来宇宙都是自家的;一个学了个小家子气,无甚道理,自诩正宗在此。
那些倭奴匪寇有机会也得一一解决一番,叫他们这辈子都别看向这边,好好的多才多艺,能歌善舞。
汪文心中感叹一番,继续推磨制作简易味精。
海肠粉制作起来简单。
那就是把海肠烘干,磨成粉,将其收集起来作为最简单的味精。
海肠粉就是最简单的味精。
海肠当中含有丰富的谷氨酸钠。
而味精的主要风味就是谷氨酸钠。
大明古时候自然没有什么高精尖设备能够提取,但大明不同21世纪的,他们没有受过各种高科技,对于一些细微的味道还是十分敏感。
哪怕是海肠粉中谷氨酸钠含量不如21世纪,可对于大明时代的人来说也是足够刺激味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