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6章 大不易(4)
瓦特从最初接触纽可门蒸汽机的1761年算起,经历了21年的漫长岁月才试制成功了带有齿轮联动装置、把活塞的往返直线运动转变为轮轴的旋转运动的蒸汽机。而朱由榔只用了短短的一年多,毕竟发明和仿制难易程度差别太大,如果不是机加工条件的限制,速度会更快。
有了蒸汽机,朱由榔设计和改良了很多机械设备用于他旗下的工厂、矿山,比如鼓风机,粉碎机、球磨机等等。
在没有蒸汽机之前鼓风机只能用人力或水轮驱动,有了蒸汽机之后鼓风机的动力简单而稳定,从而大大提高了炼焦、炼铁、玻璃等产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没有蒸汽机之前,炼铁厂粉碎焦炭、矿石,水泥厂粉碎各类原料效率都很低,水泥厂最后的细磨工序甚至一直用人力研磨,就是先初步破碎,然后用大量人力使用各类大小不一研钵人工细磨,不但生产效率低下,而且产品质量也不好保证。
有了蒸汽机做动力,朱由榔又「发明」了很多东西,比如丝杠、齿轮、轴承、瓦壳、螺栓、螺母、螺钉、弹簧、垫圈、弹片、螺丝刀、呆口扳手、梅花扳手、活口扳手、管钳、老虎钳、板牙等等,太多太多了。
在轴承的发明和批量生产的基础上,朱由榔设立了马车厂,专门生产马车。
陶家马车不仅比一般马车宽、长,载重大但省力轻便,而且加了减震,乘人颠簸感减轻很多。
有了陶家马车,大大方便了陶家商队,提高了商队的运输带货能力,效益自然就大幅度增长。
有了强大的机加工能力,朱由榔便着手炼铁、轧钢方面的改进和提升。借助「系统图书馆」的帮助,又有前世的实际经验,一套套设备图纸,一份份工艺配方不断出炉,旗下钢铁厂从设备到工艺不断提升。
钢铁产能增大、品质提升以及品类增加,促进了朱由榔旗下各类工厂生产工艺的改进,各种「生产线」应运而生,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大大提升,效益自然如芝麻开花节节高。
有了强大的机加工能力,朱由榔自然就开始「研发」制造火器,这个留待以后慢慢说。
......
「哦?船山,参之现在研究的东西怎么不简单了?」朱由榔问道。
「马车的改进就不说了,行舟不用桨、橹也不说了,单单改进了水车就大大方便了农民,提高灌溉能力而提高了亩产......」王夫之滔滔不绝说了一大通。
「嗯,这么说,在你看来,参之所学可以算作经世济民之学?」朱由榔耐心听完王王夫之的长篇大论然后问道。
「当然,但学生认为经史子集同样重要,无圣人之言何以教化万民?」
「哦,圣人之言能教化那些流寇和鞑靼、建奴?鞑靼是太祖打跑的还是被教化之后自己跑的?鞑靼、建奴扣我边关杀我百姓掠我财富时可以用圣人之言去劝说、教化?那些流寇四处烧杀抢掠时能听教化?船山你想去试试?」
「王爷,您这样说有点...」
「强词夺理或者说抬杠是吧?船山,教化不是万能的,「仓廪实而知礼节,民不足而可治者未尝有闻」,让百姓吃饱穿暖而且有银子花靠的绝不是「子曰诗云」,而对于那些狄夷,道理只在大炮的射程之内!」
「真理只在大炮的射程之内!」这是朱由榔前世最信奉的哲学!
「还有,大明养士200多年,科举三年一次,每科取士三百多,这就是教化万民?天下有多少百姓识字?有多少百姓能供得起孩子读书?读书人一次次科考不第有多少人能养家糊口?格物学堂免费教孩子们识字,明白初浅的道理。格物学院教的都是实用之术,从格物学院毕业最起码有一技之长,最起码能养家糊口,甚至能过上富裕的日子,这些不比什么「子曰诗云」强吗?」
「王爷所说极是,王爷经年免费为百姓提供读书机会,可谓万家生佛!」王朝聘由衷地说道。
「武夷先生言重了,格物学院毕业学员基本都在陶家、王家的商铺、商队、工厂、矿山就业做活,说起来还是主要为本王服务。」
「但他们确实都过上了富足的生活。」
「这话我爱听,也是我想看到的,不管初心如何,实际达到了富民的效果,同时能为我们培养有用之人才。」
「王爷自谦了,王爷的初心可昭日月!如果说开设格物学院王爷有私心,那么格物学堂对王爷有何益处?而且,王爷这些年为社学的投入巨大,衡州府九县一州目前格物学堂总数已经达到五十九处,仅授课的先生就有三百六十余人,每年的薪资就将近八千两银子,加上各类书籍、黑板、粉笔以及笔墨纸张的花费,可真不是小数目。」王朝聘由衷地说道。
「是呀,要不是本王发明了粉笔,而全用笔墨纸张教学的话那投入更大,可能本王真的投入不起。」
「不仅粉笔黑板,王爷发明的铅笔和蘸水笔、墨水也是极其节省的。」王介之插话说道。
「节省是真节省,就是不能体现毛笔用笔、用墨的书法效果,稍有遗憾。」王夫之说道。
「那个本王也没有办法。本王发明铅笔是为了画图纸更方便,发明蘸水笔是为了会计记账更方便,并不是为了教学之用,只能算是歪打正着。」
「王爷,崇祯十年机工班的60名学员在年前我亲自组织的考核中全部考评合格,而且优良率超过八成,王爷,可以让这批人提前毕业吗?」王参之问道。
「可以,你和陶公商议安排就好,别忘了招收新人入学。」
「好的王爷。王爷,工业系热工专业去年就选了七个学生、材料专业就选了11个学生、自动化专业9个学生,去年三个专业一直在一起授课,主要加强学习数学、物理学知识,可是以后怎办?」王参之一脸愁容。
王参之在格物学院领导着工业系和工匠堂,还兼着科研院院长,自己的研究项目又铺得很大,整天忙得脚不沾地,好在他身体很好,目前还能扛得住。
「等教授完基础课再说吧,我们可选的生源就那么多,总不能滥竽充数吧?实在不行到时候让这批学员直接跟项目吧,边实践边学习,也许会有不错的效果。」
朱由榔也很头疼,他所倡导的自然科学开大明教育之先河,去哪里找合格的生源?